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户外之1105 再访朱家峪(下)与历史对话
   朱家峪的过往今来,既是一部中国人发奋图强的抗争史,又是一首人文传承谱写的交响曲,更是记录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过程的活字典。
   章丘自古人杰地灵,重视教育和文化,很早开埠,通商八方,铁匠曾红极一时,更有王莽、房玄龄、李清照、李开先、孟洛川等历代各界名人惊艳了章丘历史。
   朱家峪,作为国姓同族,闺锁深山,但因受大气候影响,村中有教书先生,出过进士、举人,而在古村形成崇尚文化、道德的风尚,读书人走出朱家峪,仍不忘祖宗教诲,用文化影响回馈生养自己的朱家峪,在古村开办学堂,鼓励穷人家孩子读书上进;生活拮据时,朱家峪人仍不甘命运,勇敢走出去,“闯关东”吃苦耐劳,用朱家峪人、山东人的质朴、勤劳、正直和大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发了家的商贾也不忘乡亲,投资办学堂、铺古道,造福村民;朱家峪人,不管是否富裕,祖上就都讲究俭朴反对奢华,使得朱家峪低调但厚实,形成踏实肯干、朴实无华的民风。
  现在的朱家峪古村,已被某集团买断经营权,村民即可选择山外的新村住新房,也可仍留在古村的老房子里生活,老百姓享有完全的自由,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
  Z的妹妹一家,古村内外各一套房。新村统一规划,条件好,地暖、太阳能、WIFI等一切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像大城市一样方便舒适;古村内的二层小楼,是祖上留下的老房子,按古村统一规划的建筑风格翻新,仿旧造旧,灰砖的墙体、尖尖的楼顶,很有明代建筑的韵味。敞开式的院子里,随便种几垅韭菜、芹菜、辣椒等村民或游客们喜欢的地道蔬菜,篱笆墙上生长着喇叭花,缠绕着的架上挂满一串串葫芦,游客可随意走进去,信手采摘,像自家院子里一样自由闲适。聊起将来,妹妹夫妻俩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已孕二胎的妹妹挺着大肚子骄傲地说:“光老祖宗给留下的房子就足够子孙们过好日子了!”妹夫则腼腆羞涩地道出了自己的苦恼:“小时候读书少,下力气赚钱的活儿以后不好干了,得下点儿功夫多学学新技术,长点儿现代化的本领呢!”朱家峪古村已在“古韵”中觉醒,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着现代化的新曙光。
  古村中仍有坚守着“旧道”的老人们,冬天里戴一顶毡帽,坐在门前暖阳下的马扎上,袖着手看人来人往;也有手艺人在现场编框当工艺品出售,柴火鏊子上的菜煎饼香喷喷地,烤地瓜的香味在寒冬更是诱人,山里树上的山楂、花椒、柿子、农家自产的小米、南瓜等是门前农户地摊上的通货,尽管模样不标志,但深受城里游客喜欢,也有山里挖来的红参、丹参等奇缺山货...
  冬阳中,古道上,残垣断壁间,游客来来往往,地摊主、农家乐的叫卖声、揽客声此起彼伏,活脱脱演绎着在历史长河中朱家峪的故事。   漫步古道、小径、树影,走过断壁、残垣、石墙,仿佛在聆听历史,和历史对话。对历史,既不能盲目仰望,也不可不屑俯视,应客观地平视,既不带个人情感和好恶,又不能被利益或欲望驱使,才能在纷纭的历史长河中辩证地借鉴、学习,在继承中悟得发展的道理,并勇往直前。
  历史说:淳朴、踏实,是民心的根基;文化、道德是民族的灵魂;传承、发展是国家的命脉。
P1  请跟我来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历史只能回顾,不可能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看章丘】秋雨中的朱家峪
朱家峪古村游
朱家峪的闯关之路
山东章丘朱家峪:再现“乡村记忆”
济南章丘朱家峪古村,在这个飘雪的冬天···
张民年2017水彩写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