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阳天宁寺塔、韩王庙与昼锦堂【河南安阳】



   安阳天宁寺在文峰南街,二刷此国保。街名也是来自于该塔,乾隆年间彰德府知府脑洞大开,将佛塔增加了一款功能,为提振本地文风,题匾“文峰耸秀”,变成了时尚流行的“文峰塔”。明清的风水塔多傻大黑粗笨丑,几乎不走文艺路线,而安阳的大概也是中国最老、最漂亮的“文峰塔”了。

   天宁寺进寺要买票,登塔再掏钱,也配有免费的义务讲解员。其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这些对我来说,没兴奋点,都是新上架货,唯塔是真爱。对于此塔记忆犹新:一是上大下小,颠覆传统构造,二是塔上有塔,楼阁式塔的塔刹竟然是10米高的覆钵式塔,三是楼梯踏步垂直跨度太大,上塔如山倒,下塔如抽丝。








   天宁寺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元明清等朝接替续修。国保名录中断代为“五代-清”,所谓的清就是最上的喇嘛塔。塔为5层八面,高约38米,砖木结构。塔基上有仰莲七层花瓣,一层面南开拱券门,其余为装饰性盲门,门楣为双龙戏珠砖雕,8根角柱是高浮雕盘龙柱,栩栩如生。

   龙柱之间,门楣之上是8幅砖雕经变故事图,太子诞生、苦行修定、说法、涅槃等等内容。每层均有仿木斗栱,一层以上每层开有交错门洞。塔檐逐级增大,以上檐水不滴下檐为限,这样在视觉上形成了塔身上大下小的认知。塔内有盘旋梯直达塔顶,内有鸳鸯交手等仿木斗栱。


























   做攻略的时候,总感觉韩王庙、昼锦堂不在一起,一个好像还在学校里。一去释然。韩王庙、昼锦堂遗迹、昼锦堂记碑和碑林都在一个院里。韩王庙即祭祀北宋名臣韩琦的庙,又称“魏公祠”。“魏国公”是治平元年宋英宗赵曙感恩所封,韩琦妙手调和两宫嫌隙有功,终使皇太后撤帘,英宗亲政。

   西边的韩王庙由大殿和偏殿组成,偏殿里有宋元明碑碣,其中有几块是有关韩氏家族的墓碑记。




《韩恺墓志铭》,宋嘉佑7年(1062年)。韩恺是韩琦长兄韩球之孙,该碑由韩琦撰文并书。


《韩翼胄墓记》,宋绍圣3年(1096年),韩忠彦记。韩忠彦为韩琦的长子。


《韩僖生母时氏改葬墓志》,宋大观3年(1109年),韩僖记。


《韩炤之孙韩子说墓记》,宋宣和,韩绍记。


左:明正德12年(1517年)重刻的《韩忠献公墓志铭》,文彦博篆额,陈荐撰文,宋敏求书。右:《韩魏王新庙碑》,元大德2年(1298年),高书训撰文并书,碑阴董业书。


《韩魏王新庙碑》背面局部,董业书法还有点颜体的味道。


   韩王殿是面阔3间的单檐悬山建筑,正中塑韩琦及两侍人像。今天的殿都是在元、清重修的基础上再落架大修的产品。紧贴韩王殿的就是商王庙,传说韩琦对殷商王崇敬,它是韩王庙的附属。







元大德8年(1304年)《商王庙碑》,记述的是商朝第12任君主河亶甲功德。


   商王庙的旁边就是碑亭,这个封闭的亭子好在有玻璃,能勉勉强强目睹几块碑碣。《昼锦堂记碑》高2.7米,原刻于宋治平2年,现碑为元至元年间复刻。其号称“三绝”,记述的是韩琦事,邵必篆额,欧阳修撰文,蔡襄书丹,碑阴还刻有司马光撰写的《北京韩魏公祠堂记》一文,碑文原在大名魏公祠,元人重刻时将此合体,可惜背面看不到。欧阳修的《昼锦堂记》洋洋洒洒,通篇歌颂韩琦的丰功伟绩。









   曾有“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之说,韩琦反其道,那我昼锦。昼锦堂始来,其实它是韩琦回乡任知州在州署后院盖了个读书乐园而已。欧阳修的《昼锦堂记》太过给力,让其名声煊赫。而现在的昼锦堂并非原址,明弘治年间,是由知府移建到此的。现在也只有一幢硬山房和一个似是而非的两层建筑。







   韩琦是北宋仁、英、神三朝宰相,是出生在泉州的安阳人。曾和范仲淹同事,镇守宋夏交境。“庆历新政”时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石介等贤臣励精图治。宋英宗赵曙的“濮议之争”与明代“大礼仪”如出一辙,似乎关系到“国本”,韩琦和欧阳修是挺派,反方则是王珪、司马光、贾黯、范纯仁、吕大防等众人,结果还是皇家完胜,挺派功不可没。这其实是党争,北宋中后期的正常政治生态。而后来的“王安石变法”中,他又成为司马光集团的坚定拥趸。

   昼锦堂还与岳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小岳岳16岁时应聘到韩家做庄客,那时韩琦已升天半个世纪,家业由曾孙韩肖胄等承继。农民军头张超围攻韩家大院时,岳飞一箭射死张超,随众作鸟兽散。在世代公卿之家的耳濡目染下,小岳岳的“三观”形成。岳飞后来成了将星,韩家子弟还有意无意得提起他的小保安出身。而韩琦的另一个曾孙韩侂胄则是“崇岳贬秦”为岳飞恢复名誉的强推者。到了宋理宗时代,岳案彻底昭雪,他也走上了神坛,随后吸粉千年。

   另外还有好事者考证出宋庆龄的爹地宋嘉树(韩教准)的祖先是韩琦六子韩嘉彦的三子韩诫的次子韩仿胄的儿子韩缙选的次子韩显卿,即椰子省“韩一代”。韩琦有5子、34孙、88曾孙,开枝散叶hold不住,这一圈转下来,爪哇尼加拉瓜什么的都有亲戚。

   院的东边是碑碣、石柱、龟趺、石像生、石棺等集成地。有些碑刻不知是旧物还是新刻,发一些看看:




左: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宇文苌碑》,右:明万历2年(1574年)重刻的苏东坡《醉白堂记》。


韩琦狎欧亭诗


1大周天授2年(691年)《处士张弍墓志铭》,2大周圣历3年(700年)《杜夫人墓志》,3大周久视元年(700年)《范祠墓志》,4唐开元24年(736年)《王忤墓志铭》及盖。


大周长安2年(702年)《张宽墓志铭》


宋嘉祐7年(1062年)《安国夫人崔氏墓志铭》,2009年出土。崔氏为韩琦夫人,其治家有度,亦善文书。


墓志盖


宋绍圣3年(1096年)《平阳郡君文氏墓志铭》及墓志盖,2001年出土。文氏,文彦博孙女,16岁嫁给了韩琦的孙子韩治,元祐年间卒,碑文由小叔子韩澡书。


宋大观2年(1108年)《普安郡太君崔氏墓志铭盖》,崔氏是韩琦的继室,韩琦五子韩粹彦的生母,也是安国夫人的妹妹。


明嘉靖39年(1560年)《赵藩王朱厚绚墓志》


明天启5年(1625年)《赵藩王朱由桂墓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洛阳低调,不输开封的古都,原来这么好玩
安阳有座宋代三朝名相的故居,那里有通石碑,堪称四绝
参观安阳文峰塔、韩魏公祠
浮光掠影话安阳(二)安阳老城
河南旅行让我意外的城市,不是洛阳和郑州,而是这座古迹遍地的古城
安阳韩王庙与昼锦堂(国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