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同老翟:大同雁塔的三个秘密
作者:大同老翟  转自:琵琶老店

名称:雁塔
地理位置:大同城区南城墙东端上

大同雁塔,原名文峰塔,位于大同市东南城墙之上,始建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是一座八角七层空心砖塔,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塔高约14米。外形秀丽,结构奇特,其建造位置极为特殊。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上是塔身,第一层辟有两门,其它六面各锒碑碣一块,上刻明、清两代部分举子的姓名、住处与功名。二层以上塔身各开四门,依八面方位交叉更替,每层上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斗拱上出有飞檐,檐角有风铃悬挂,风吹铃响,别有情趣。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游人可直攀塔顶。雁塔东濒御河,居高临下,依塔了阵,不易发觉,故又有瞭望塔之称。

1966年3月,大同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大同市人民政府拨款20万元,对雁塔进行了彻底修缮,并将塔下城墙修复了25米,使雁塔下城墙恢复了原貌。


1992年修缮现场,摄影老翟

大同雁塔为什么建于城墙之上呢?

有许多县城都把文峰塔建在平地之上,四周无山,都是平原,这样建塔可以显得高大,如果县城的四周就是有山的的情况下也将文峰塔随之而建于山顶,这样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文峰塔了。如江西瑞金县,县城的四周多山,有五座文峰塔,都一一建于山顶,到瑞金的人可以远远望着文峰塔到达县城里,这样一来,县里文气大盛,何能不出文人?何能不中举呢?而像大同这样的盆地地区,只能选择城墙之上,因为文峰塔都是大塔,平地而起,都是30~40多米高,地方经济力量不够时,不能建造高大的塔,那当然就建设小塔,这样可以节省开支。建在城墙上的塔的主因是地方财政没有钱,建立小塔时,小塔又不高,不被人们注意,所以把它建在城墙上,这样可利用城墙作为小塔的高大台基,不就使塔变为高大了吗?更主要是可以省去了高台基之建设。

大同雁塔为什么建在城之东南?

文峰塔即是风水塔,从十四世纪中叶开始在全国各地建造,特别是长江以南各地,风气尤盛,因为当时盛行风水传说;因为东南属巽位,属风,而我们中国人讲究北方为正,属坎位,此位属水,故为风水,这是最好的格局,我们大同人的四合院也讲究这个格局,把门建在巽位,你看看大同的四合院的格局就能知道个大概。另一方面世传的说法,东南位也称为文昌位,是学习与研究学问的好方位,文峰塔大多建于城之东南,这样可以解决对本县城不出状元,文人考学落榜,名落孙山的问题。县里建造文峰塔之后,文人兴起,状元及第,县里之风气大盛,这就是为什么文峰塔都建在东南方的原因。



雁塔的正立面图



为什么雁塔要迁址再建?


迁建在文庙的原雁塔

当年南城墙修复后,考虑到城墙两面包砖后,城墙显得高大,而当时雁塔的体量与城墙不匹配,便决定将雁塔迁入文庙异地保护,而在城墙旧址上新建一个与城墙相匹配的大文峰塔。文峰塔讲究高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地的文人出现比率。关于新建文峰塔的科学性,在网络上争议很大,见仁见智,很难说清楚,如果从文物角度考虑,不迁建是最好的,但不迁建,文峰塔在城墙上犹如一个模型或玩具,实在让文峰塔有失气势,重建与不建都是很纠结的事情。


雁塔之细部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同城墙上的雁塔
这座城池丨雁塔原来也是建在城墙上吗?
晋游记:塞上云中 巍巍大同
大同城墙 大同雁塔
题大同文峰塔
榆社文峰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