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青山无古今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是杜甫题赠卫八处士的一篇著名的诗,描述他与卫八处士别来有似天上的参商二星难于相聚,可是却有缘重上卫八处士的家园,于是举觞叙旧。但这终是匆匆相聚,于是又不禁“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古代交通艰险,关山遥隔,不能不起这样的浩叹。

古今之异,而今有如天壤之别。不论是乡亲、朋友、同事、同学……虽然各居东西,只要有相聚会晤的需要,现代的海陆空交通,以至电视网络,都能让人不再有聚少离多之憾。这种新的人生体验,还有谁会不珍惜呢?

可是,世事却常出意外,最近从电视上看到附有解说的镜头,说是在一些同学会上,有人发出了“相聚不如怀念”的慨叹声。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同学会中因各人的身份、穷通、级别、名衔……等等,出现了区别、歧视、冷遇的现象。哪怕是数十年前的老同学,如果自己事业无成,有潦倒的形象,就在“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

当然,也有心存忠厚、不忘旧谊、笃守道义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相聚不如怀念”。因为相聚毕竟无多,他们更看重对有限的生命历程的情谊的怀念。所有这些,都令人不胜今昔之感。

谁也难以否认,自古以来,所谓同窗、同学,也是朋友,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朋友属于一伦,这是每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所难以避免的。按照伦常推理来说,人对家庭、对亲属或不免存有私心,但与朋友交却可以超越利害关系,因此友道一伦为古今所崇念。此中包括着互信、互助、互勉,也有互相的求同存异与宽容。而重利害的结合,就呈现为另一种丑恶的情景了:利尽交疏,甚至因妒忌而陷害朋友,攫取私利;或一朝得志,就如鲁迅所形容的,“一阔脸就变”。而正是那些炫耀势利的同学聚会中出现的丑态,令老同学、老朋友尝到了清代诗人黄仲则所叹息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的滋味。

在钱欲狂潮席卷之下,钱、权结合已损害了传统伦理道德,也抛弃了人文情操。古越歌谣写道——

君乘车  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  我跨马

他日相逢为君下

这真是遥遥千载以上的古风了,今日连怀这古风,也恐怕要被讥讽为“老土”或“食古不化”了吧。

可是仍有“相聚不如怀念”的道义和感情在。诗人陈凡在题赠天津作家方纪的诗中有这样的警句:“可叹交亲每为荣悴改”,于是诗人赞美青山永远不变,永以翠色迎人。青山是不以荣枯看待人的,他以此形容与方纪的友情。唐代诗人李白放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含有青山不变的道理在。而南宋的词人辛弃疾更以《贺新郎》描写了他与青山的关系:“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比辛弃疾看青山更深一层的是另一位宋代诗人戴复古,他讽吟道——

摩挲老眼从头看

只有青山无古今

想来,朋友之伦,不应落到“只有青山”,而再也不见青山似的人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文学】贾世昌:相聚不如怀念(散文)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穿越古今~美人依旧
早上好,今天7月9日,星期二,好运祝福送给你,青山愿你一切都美好
世上伤心处,送客劳劳亭——八首送别诗,哪首打动你?
诗人主客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