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西安:草堂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名气最大的国际大都市,盛唐长安一直被后世赞誉。当我们走进今天的西安,千年古都依旧以众多历史遗存向我们展现了昔日大唐之繁华。

但有这么一个历史遗迹,却让我遥想起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河西走廊,遥想起了凉州与后秦:草堂寺。

草堂寺始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余年,它的历史前身与河西走廊、凉州、后秦紧密联系。而又将河西走廊、凉州、后秦串联在一起的,是草堂寺之旅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龟兹人,他的父亲是从印度迁徙到西域的贵族后裔,母亲是龟兹国王的妹妹。当时的龟兹国已是佛教圣地。

鸠摩罗什7岁时,随笃信佛教的母亲一同出家,12岁开坛说法,后来成为龟兹国的国师,但他的一生并非只在遥远的西域,他的命运终究是与古老的东方联系到一起,他的名声从西域传到了中原。

公元385年,前秦将军吕光带领军队,进驻河西走廊的凉州城,并在这里建立了后凉国。吕光奉前秦皇帝之命,从龟兹带走了鸠摩罗什,为他在凉州建立佛寺,弘扬佛法。 

但那时的鸠摩罗什一心想要去中原弘扬佛法,却没想到最先受其佛法影响的吕光士兵均来自中原各地,鸠摩罗什一边传法,一边学习中原各地方言,同时也深刻了解到中原文化。

公元401年,后秦国君姚兴为将鸠摩罗什迎到长安说法,不惜出兵十万讨伐凉州,那时的鸠摩罗什已在凉州待了17年。踏上长安之时,已58岁。 

姚兴在长安城大兴土木,为鸠摩罗什盖起了说法的场地:逍遥园。即今天西安的草堂寺,草堂寺于”逍遥园”故址重建。

鸠摩罗什不仅是在这里说法传法,更是开启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项宏大项目:翻译佛经。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译经大师,也成为了后秦的精神领袖。

姚兴为支持他,特地选派了800名僧人来配合他的翻译工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译经场由此建立。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均由鸠摩罗什在此译出。

其中,那句著名佛家之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他翻译的《心经》。这位来自西域的高僧,将印度佛经化作优美的汉语经典,这与他在凉州学习到的中原各地方言有着密切关系。今天生活中,我们常提到的“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等词语,都是由鸠摩罗什创造出来的。

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大译师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真谛、玄奘、义净、不空),且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五大译师中,有三位都曾到过河西走廊,但鸠摩罗什是年代最早的一位。

日本佛教日莲宗信徒将他视为初祖,草堂寺碑视为在中国的祖庭。同时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也是如此态度,这令草堂寺的影响力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刹。

寺内如今所建的“鸠摩罗什三藏大师纪念堂”则是日本人出资建造,以1600万日元修建纪念堂五间,十分宏观。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于逍遥园圆寂。据记载,鸠摩罗什临终前,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后,舌头不会焦烂。”

果然,他的形骸灰飞烟灭,舌头却依然如生。成语“三寸不烂之舌”就出此典故。后,大唐明君李世民为念鸠摩罗什之恩德,御驾草堂,祭祀并题诗。

弹指间,沧海桑田,一刹那,转身千年。如今草堂寺于中国古刹中,显得“默默无闻”。西安旅游,大慈恩寺(大雁塔)名气最大。在历史的长河中,自鸠摩罗什圆寂后,草堂寺屡建屡毁,或战火或山洪。虽然寺庙历经磨难,但最终得以于旧址上保存下来,也是历史寄予的考验与回报。

寺院遗存的历史文物有鸠摩罗什舍利塔、《草堂寺唐太宗皇帝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碑》等石碑、明代巨钟、莲花井等。其中鸠摩罗什舍利塔尤为珍贵,后秦遗物,是国家级文物。每一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或参拜的信徒,心中都怀有至高的崇敬。

而一代译经大师的的舌舍利则被供奉在今天鸠摩罗什寺(武威凉州)的罗什寺塔中,这座塔也纪念了他曾在河西走廊17年沉思默想岁月的历史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困河西走廊17年,从囚徒到精神领袖,他如何成为佛经翻译大家
鸠摩罗什被绑入中原
甘肃河西走廊最东城市,曾为五朝古都,如今因为“马踏飞燕”闻名
一场发生在武威的——文化大争抢
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游记|田中东作品《鸠摩罗什寺塔记》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