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孝义:中阳楼
吕梁14—孝义中阳楼(国6)



      中阳楼,位于吕梁市孝义市古县城中央大街,始建于汉魏,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时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遭雷火,现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之遗存。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2006年5月25日,孝义中阳楼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我开车来到孝义市中阳楼的东面。


      北面檐下悬匾“中阳楼”,北面二层檐下匾额"纵览四宇",侧匾书"倚太恒"、"拱北极"。


      北面一层檐下匾额"光被四表",两侧"控云朔"、"位中枢"。


      省保标牌。


      来到中阳楼的南面。


      南面檐下匾额"中阳楼",南面一层匾额"中和位育",侧匾书"带汾水,襟霍山"。南面二层匾额"行孝仗义",侧匾书"向南斗"、"衔衡岳"。

 
     中阳楼楼体平面方形,四层四檐,全木结构,十字歇山顶式。楼高23.14米,座落于3米见方,1.5米高的四个石砌墩台之上。底层高5米,通穿四向。礅台设楼梯列碑刻,井藻绘文王后八卦图。二层高3.64米,中建神台,列四方佛坐像(文革时砸毁)。三层高4米,中设莲花台,塑以5尺高观音大士泥像。四层高3米,中空无物为游人眺览全城之所在。


      南面顶部匾额“中阳楼”。


      中和位育,来自四书里面的《中庸》,原文是这样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意思?就是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普遍规律,致中和,如果能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必定会正常运转,万物茁壮成长,这个中和位育把天地万物概论了,这个匾正好挂在中阳楼上,俯视了孝义人民几千年来,在孝义人民心中价值高。


      行孝仗义,更是道尽了孝义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折射出了孝义文化的核心---孝和义。“孝”和“义”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涵盖了家庭和社会范畴这两大方面。孝一般在家庭范畴里面,感恩父母,感恩晚辈,感恩家庭,义是社会范畴,交朋友,办事情要义,孝和义虽然只有两个字,但他概括了人间全部,一个孝,一个义,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为人,一个处事,所以行孝仗义是中阳楼的一大特色。


      南面一层檐柱上挂一幅木刻对联,上联"孝为人之本"。


      南面一层檐柱上挂一幅木刻对联,下联"义乃君之宗"。


      楼内存碑六通,其中一通为中华民国五年所立《建筑中阳楼并永安市场记》,碑载:“自汉唐西河设郡,孝义为一方重镇,车骑缤纷,商贾麋至,往来郡城者,多道出期间,然孝义虽郡城之保障,而平霍襟前云朔控后久以为南北孔道此中阳楼之命名所由起也。”反映了中阳楼所处环境是历来文墨、商人往来必榻之地,折射出昔日之繁华。其余五碑皆民国所立功德碑。 




      中阳楼的西面。


      回望中阳楼的西面。


      中阳楼的西面,渐行渐远。


      谢谢浏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弹指七年间——游孝义古城旧照
歷史文化古跡——浙江浦江鄭義門古建築群(四)【圖文】
冯利花 | 中阳楼记
太原-晋祠公园
中华好风光(0031海南\山东\江苏\陕西\北京)
漫游姑苏城,悠赏古园林(二)狮子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