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房山:千北沟二探北沿头
10月24日,再探北沿头。原计划:根据时间走通天井南沿头的一条古道
留有遗憾,但成功穿越了天井千河口北沟的上游沟段。图中黄线是新增。
为节约时间,停车点更深一步。8:10,停庙坨东侧的平缓坡地。
相隔多半月,日出晚了不少。
8:23,南沿头沟岔口
第二次走此段,速度快些。明暗交替,空气清凉。
过沟中羊圈,北拐,北沿头跃入视线。虽相隔挺远,可见龙潭北岩翻山垭口的方位。
9:06,北沿头沟岔口,比上次提前40分钟。
若可能,将从西向主沟回来。
北沿头沟口回望。
上次走西侧,很陡很窄。
试试东侧。
转北,果然宽出不少。
平缓易行,这才是进出北沿头主道
大致水平到沟台。一堆巨石中,人工垫铺石阶,容易登上。
左侧便上次走过的老道。
9:32,那处干瀑,比上次提前近1个小时。

若顺沟上行,便是走过的泥石流段。
仔细寻找,干瀑东侧发现一条向上小道。
这是北沿头东坡的第二道支沟,上面应是通南沿头垭口,路走这里也算合理。
然而10分钟后,直行小道离散、断续、松滑。干脆向北坡爬上。
这不是正路,爬行很累。北侧一个山头。
爬上崖下平台,来路很陡。
西侧隔沟,是上次错上的西梁鞍部
不能上顶,崖下东拐,像是老路,可红栌都这么粗了。
向前略下,还是伸向南沿头垭口,这只是曾经的放羊小道。
松散陡滑难走,再次伸向另一个山头。
有两层水平小径,选择向西。
便是前一个山头顶部。阳光下,红叶绿草,优美清静。
这是北沿头东坡分隔二、三支沟的山脊,有路迹东北而上。
绕上第二个山头,东北向为陡崖。按上次所见,陡崖顶高的左右支沟各有一片梯田。
山头休息,观景。
南向庙坨主沟岔口,远处可见庞家坨
西向,上次错走的西梁鞍部、曾到达的崖下,虽距环路不远,可上不去。
西坡有中下两条路迹,实际走的腰中路线。
北侧,上文所称东崖,将最险的一段挡住了。
山脊南坡很陡。转北坡林中横切,有路迹。
10分钟,西拐小道清晰。

10:48,这是东坡三支沟的一条小脊,虽然岩块坎坷,嶙峋陡峭,确是主路
主路在下方,此次走的是南侧山脊。沟中路口在哪里?
虽然难行,找到主路反而轻松许多。
东侧方崖。后来知道,东去南沿头环路就在崖顶。
来路全景,大好河山。
北侧,原称东崖
上面北岩,特点是顶部有棵柏树。中腰还有两个长方孔
坡台挺宽,荒草中路迹清晰
支沟东北而上,远处不就是白草尖过来看到的下垭口吗?
11:00,中部梯田。身后两层小道伸向方崖顶。
北岩半腰,那两个方孔高高在上。后来知道,那就是北沿头石窟佛龛
由此西拐,就能轻松到达北侧的龙潭石塘


不过,好奇心又冒出来:白草尖过来的下垭口路况如何?上去看看,不就将白草尖古道串起来了吗?
梯田上部,一片突岩磨得光滑,这是古道
上行密林,陡直起来,虽然古道明显,却少有人走了。不时有路迹西拐。
11:41,前方见亮,垭口快到了。
然而,沟中林木,左拐而上。判断上方应有条横向小道。
12:05,找到横向小道,下望来路,很陡很长。难怪这么累,北岩已在右侧下方。
向东便是垭口
到达垭口白草尖过来的山脊就在眼前。小道左下。
上南侧山头,高处清晰些。
北看,左下横切小道。右上是《房山147》走过弃村上垭口
现在看来,原住户可能迁到东关上沙地
小道北切挑台,那间石屋应在后下部。大岭鞍部露出大洼尖大小灰帽大碑尖
东向,脚下南沿头西沟大岭伸向远处喀杈山南沿头梯田在南侧山腰。
房山146》从那块突岩下沟。南沿头西沟汇入南沟,再汇人千北沟
这是北沿头东梁,远处庙坨庞家坨诸峰。庞家坨挺高,山顶小村。
西向,中脊很陡,隔开北沿头主沟,上部一个羊圈北岩已经很低,关键不走原道,怎么下去?
西去羊圈,小道大致水平。

然而,羊圈小道,很久没人走了,贴崖很窄。
左上是《房山147》所称中垭口,过来挺难。
12:30,羊圈。
北沿头东梁上部,前文自上垭口过来。
下垭口。刚才走过林中小道,应该是白草尖北沿头主道
主道很陡,看不见沟底。
顺梁下望,看不见山脊路况。
西侧,北沿头主沟,一片密林草坡,铺向崖边。
北向缓些,能不能绕下?前面山坡实际是条山脊,4日走过脊后密林。
入秋草黄,山头左侧是走过的上垭口
下坡回绕。齐腰高的草下,暗藏台坎。早期卫星地图显示,这一带也曾是梯田
一个水泉,这是龙潭石塘上部。这么高有水,确实宝贵。
前面就是直崖,崖边有挺宽的道路左拐。
顺道南进密林。
又回到中脊,路没了。羊圈就在上面枯杈台上。
顺脊下看,方向西南,能见北岩顶的柏树
南侧,可见上来的沟底梯田、那片突岩
继续下行。
不远,路断了,向东绕下。正对爬上的密林陡沟。
右转陡崖,一个人凿方坑,刚好能一大步能跨上,这就是北沿头故道?太难了。
下去回望,方坑挡在右侧孤岩后面。
终于来到北岩上部,脚下窄坡,下是凹槽。
左(南)侧,正好是上来的路线:远处主沟岔口、翻上来的两个山头、横切的密林小径、主路山脊、脚下梯田
梯田南延一条小道,顺窄边崖台绕上,这就是去南沿头环路窄边崖台就是下面看见的方崖。大有茅塞顿开之喜。
右(西)侧,龙潭石塘就在崖下。前面主沟,正好露出上次攀爬最危险的沟台崖缝
下凹槽不易,回看窄坡,巨石陡滑。
北岩顶的凹槽,石片如鳍。
南侧陡下。
看来中脊绝不是主路
绕到西南端,下去一段更为陡滑。下有条横道,远处挑出崖头。
咦,东侧一对门垛,羊圈?是远处看到的方孔吗?

14:00,下到横道。上望,太陡。
上面那片草坡梯田应属于东侧废弃、现东关上沙地某住户的故地。北沿头上去太难。
横道平整,下望,原来是人工垒石
这么高的斜面,上宽下窄,坚如原石,怎么做到的?
去门垛看看。
是那两个方孔。与其说是石塘,不如说是石窟,朝向正南。
要找它们,不想以偶遇的方式找到!曾当过羊圈,但残留台龛南沿头完整。
窟前草下平台,大部也是人工垒石。
西窟池台,曾经怎样布置?
千河口村民称:曾从北沿头搬下过一块石碑、三尊佛像,碑有嘉靖字样。
先存村委会,后来被盗,又找回来。但最终下落,有称某饭店,有称文物局。
东窟,半台半龛。
嘉靖年间,就对上了。明代三合庄南沿头北沿头庙坨都建过修行寺院。时间则先东后西,先近后远
道东稍下,还有一窟。
西侧佛龛完整,东侧存有壁眼。
西边龛台,已模糊。
这些洞塘应该是在天然石塘的基础上扩凿而成。有宗教遗存,应该称石窟
身后砌石终止。
横道西侧还有一塘,看不出龛台痕迹。
下方有垒石残留。
西下方也是人工平台,到树为止。
下面就是北沿头环路,两片人工凿平环台。
回望北岩,不上去真看不出石窟痕迹。左台右窟明代是怎样布局?
这一带还有僧人墓塔,在哪里?

已14:30,找墓塔、去南沿头?还是西绕天井南沿头到过,天井更有吸引力。
天井路远,但卫星地图清晰可见大部分路段,基本平缓。难点在于千北沟有无过高的沟台、瀑布和水潭?天黑赶到北沿头岔口,问题不大。
犹豫片刻,沿环路天井高处陡崖,应该能直接下到天井
赶路,过龙潭石塘,不进了。
主沟北上,秋意盎然。10月4日曾到右侧山头。
靠,僧人墓塔就在沟口鼓包侧,两次都是匆忙赶路,真没注意到。
回来看照片才发现,放大,还缠着经幡
环路南转,西侧羊圈石屋,上次攀上来的崖缝在下面。
回看北岩龙潭石塘
转个小弯,前面大弯,远处西梁孤峰。
再看北岩中脊,西侧峰丛叠嶂,不可能直接下来。
前面是个普通石塘,曾当羊圈。
一条纵沟,挺高,对应下面哪条?
环路看似近,绕弯不少。
两层石塘,上层上不去。
人工凿出的斜坡。
孤峰看似遥遥欲坠。
底部人垒小道。
这算三进北沿头了,除了主沟上部,基本都爬了一遍。
南沿头的路线也明确了。上来走右侧矮脊,主路在中间矮脊。
问题是,爬了两趟,竟然还没发现沟中主路口
孤峰南侧台地,逆光金黄。
南端猝然收窄。左侧依次千北主沟庞家坨支沟
下面是上次错走的西梁鞍部,看不出右侧能否上来。
前面直崖,下绕麻烦,上扣下蹬棱角挪过去。
15:00,过崖角,视野顿开,王老铺大岭横亘在千北沟西侧。
右侧东西向崖台挺宽,有个羊圈、石屋。
北侧,陡峰下,缓坡梯田。草挺高,但路迹清晰,好走。
看着近,走起来远,去羊圈得绕两个大弯。
回看东侧,层林尽染,脊岩如碑。
这还算北沿头地域吗?不过一脊之隔。算天井,相隔太远。
羊圈挺大,圆形。北侧石屋仅剩残墙。
西侧宽台。
回望东侧来路。
15:20,环路北转。
平台西南挑出,台下千北沟也北转。对面山脊峻峭,连接庞家坨北峰,北侧低处是蔡树鞍
王老铺大岭东侧,一条小道向北斜下,那就是通天井古道
南沿头沟口,就算王老铺地界。过去南、北沿头的村民就沿脚下古道王老铺,还不得走一天?
北拐密林,走过去,自然见路。

林中小路清晰。
明暗交替。
然而,不久东转。
进入昏暗的阴坡。
这是要绕山,昏暗中,感觉路很长。
好在不久北转。
这是北沿头西梁西侧的一条东西沟,远处石塘不知有无古迹。
路转西坡。
15:45,西端回望。
从沟中绕过来。
从对面逆光中下来。
接着北转,千北沟北部的天井村遥遥可望,发黄的树丛都曾是住户。
沟端左侧蜡扦山,右侧尖峰侧是翻榆树窑垭口
风景优美,但不敢停留,缓坡绕下。
15:55,终于看见左下方沟边的两座房屋。西侧暗处还有一座。
东北下绕。高处榆树窑垭口
下面沟岔,左沟通垭口,右沟东上大岭高处。
西侧绕上,回望东沟,可见北沿头北端的陡崖。东沟与北沿头不过一脊相隔。
16:07,两座房就在脚下。
村民称:天井东南西北四片,都是2、3户人。这里当为南天井。而一般地图标注北沿头,不对。
两座房基本完好,两明一暗,布局同南沿头
难的是院中荒草,比人还高。无暇找路,趟过来。

下到沟底。这就是千北沟北部,不宽,但荒草更高,不得不西上。
西崖东望两座房
脚下悬崖,继续西上。
绕下沟底。靠,路就在两间房南侧沟边,已16:40。
秋深日短,沟中昏暗,好在杂草不高,石块不大。
最担心的是,有无过高的沟台、水潭?
沟底变宽,石块变大。远处陡峰,应该是分隔庞家坨支沟蔡树鞍支沟的横脊。
17:10,果然出现高台。
西侧可下。
还有更高一台,棱角可下。
易下沟台。
17:20,蔡树鞍支沟岔口
很陡。
西绕蔡树鞍支沟
回看。
平缓一段。
一处转弯陡台。
右侧也高,还得沟中滑下。
两侧直崖相逼。
17:42,西侧庞家坨岔口,窄陡,估计难以上去。
主沟在右。
前面就是北沿头岔口
快到了,还有这么大个水潭。
17:50,北沿头岔口,天暗了。
没关系,前路来回已走三遍,熟了。当晚半月挺亮,暗处手机即可。
一路回想,北沿头沟中的主路口在哪里?墓塔未到,北沿头怎么东下南沿头的?
18:50,停车处。半个小时到千河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
顶级男人的四大特征
“和你能够过下去,因为我还有别人”
偷偷告诉你,社会的潜规则
已婚遇见心动的人,最好的做法:2个字
古今智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