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乾隆御制朱彩镌铭黄玉提梁卣!

「乾隆年制」篆书刻款

H  15.3cm

估价HKD12,000,000–HKD18,000,000

成交价HKD18,100,000

来源:TheJadeCollectorGallery,比弗利山庄,1994年

HaroldE. Stack中国玉器珍藏

黄玉述古伴周卣 · 朱彩御铭扬苏工


黄玉材质温润,颜色酷似蒸熟的板栗色泽,于明清时期又有「甘黄玉」之称,纹理酷似青铜器沁色,仿商周时期酒器—青铜绳扭提梁卣造型而雕。盖内阴刻金文「永宝用」三字,器外底篆刻「乾隆年制」四字款。

据《清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甘黄玉提梁卣一件,传旨:着朱彩照『禾亭』二字,刻在提梁卣内底上面;『乾隆年制』四字,刻在提梁卣底外面;再『永宝用』三字,刻在盖内。钦此。」今拍品「禾亭」铭,与《钦定四库全书西清古鉴》卷十六所载周禾卣铭相同,则可知乾隆帝钦命刻「禾亭」二字铭之由来。

清宫活计档记录

《西清古鉴》周禾卣

青铜卣,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乾隆帝对于玉铭款字的深浅极为讲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二十九日,乾隆帝于如意馆选得新做白玉盌一件,传旨于盌足内篆「乾隆御玩」款,并交苏州织造安宁处照内务府所发款样,篆刻阳文款,并特地交代:「字要一分深,如不能,或七八厘深,钦此。」所以,由本拍品所见朱彩篆字深刻,而得乾隆帝之恩宠。

《清档》称此玉卣为甘黄玉,因明清时期以甘黄玉为上的记载。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论》曰:「黄玉如栗者为贵,谓之甘黄,玉焦黄者次之。」明高濂《遵生八笺》中也有提及:「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然甘黄如蒸栗色佳,焦黄为下。」乾隆皇帝定「钦定入干清宫做上等(头等)玉器」,其中「甘黄玉有盖提梁卣」一件,当即为此御制朱彩镌黄玉雕提梁禾亭卣。

如北京故宫出版发表有仿古青玉及白玉提梁卣四件,其中两件青玉制品皆落有「大清乾隆仿古」六字隶书款,分别出版于《邃古来今—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清宫仿古文物精品特集》,澳门艺术博物馆,2005年,页246,图88;及《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0》,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页86,图56。

青玉兽面纹提梁卣,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

通高22.3厘米,口径2.8×3.9厘米,足径4×5.2厘米


另两件无款白玉提梁卣出版于同上,页87,图57及页88,图58。

清·白玉宝相花蕉叶纹带盖提梁卣

故宫博物院

高19厘米 连提梁高25厘米 宽9.8厘米 厚7厘米

白玉质。器成椭圆形,造型仿青铜提梁卣。方环耳,提梁方折。圈足。器身上口沿雕琢一圈勾连回纹,颈部两面均浮雕宝相花纹,器腹下浮雕变形蕉叶纹,足部则浮雕一圈仰莲瓣。

台北故宫则有两件无款青玉仿古提梁卣,发表于台北故宫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内。

明 白玉兽面纹活环提梁卣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由北京故宫发表资料可知,「大清乾隆仿古」款提梁卣皆以青玉象征青铜器之色泽,并以「仿古」款识说明其制作缘由系模仿上古青铜器。而本拍品则将一种提梁卣形制,结合周禾亭提梁卣铭文,反映乾隆皇帝仿古而不拟古之新意,因此特落「乾隆年制」款有别于单纯仿古之作,为罕见的乾隆御制宫廷玉器艺术之翘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玉述古伴周卣 · 朱彩御铭扬苏工 — 清乾隆御制朱彩镌铭黄玉提梁卣
古玉拍卖
“睡美人”296万
一片冰心在玉壶!50件顶级“玉壶”大赏
【重磅】香港苏富比:御制器物专场高清预览(两场)
良渚博物院--故宫藏玉展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