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不起的“五大名窑”:看看近年部分“五大名窑”成交价

中国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世界闻名,冠绝古今。至雅至美之姿,倾国倾城之容,让五大名窑成为宋代美学绝佳代表。在中国陶瓷之中,已经成为“美和雅”的代名词,西施见之沉醉,貂蝉视之痴迷。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汝窑天青釉圆洗

天成人造,雅丽脱俗,历经百世,仍受到历代皇帝喜爱,备受尊宠。爱瓷者,无一不欲珍藏之。五大名窑在宋代达到鼎峰,此后历代所仿皆不能呈现出原有美感与神韵。且数量有限,因而传世数量,少之又少,备受历代藏家挚爱。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钧窑天蓝釉碟

“五大名窑”是拍卖场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动辄天价,世界顶尖藏家竞相收藏。可由于受文物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价格还处在保守阶段,一旦放开,其市场行情将不可限量。今天整理出了近年成交的部分“五大名窑”瓷器价格,以供大家收藏参考。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拍品已售
2.94亿元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北宋晚期御瓷汝官窰,造于河南汝州,今宝丰县,近千年来地位至高,实为神品,乃中国历史之珍,显中国哲学之华,集中国美学之粹。汝瓷小巧朴雅,温婉隽永,不仅代表中国陶瓷艺术之真髓,历史意义更是深远,古今名藏均以其为首,然珍稀无比,一器难求。

此件汝官窑笔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緻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为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头等收藏
北宋 定窑划花八棱大盌

拍品已售

1.46亿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白瓷细密防渗,莹亮柔润,清丽可爱,逸雅高风,至今仍乃餐桌皿器佳选。定窰瓷器自古属中国名瓷之列,宋时已一枝独秀,古谓以之盛载食物汤药尤佳,昔时已多有仿製。定窰正品大多精製妙造,纹饰悦目,然此大盌胎质细腻,器形端庄丰盈,划花独特生动、爽快写意,出类拔萃,可谓冠绝同侪,举世无偶。


南宋 官窑青釉八方弦紋盘口瓶

拍品已售 

1.13亿港币 成交价(含买家佣金)


宋官窑,成于杭州,乃为供御而製,享负盛名,可谓上品重器,寥若晨星。其简洁端庄,唯覃奥渊涵可达,证故时匠人神技巧思,尽谙美瓷韵致,窑火斑斓处,看尽一代思潮,出窰成品时,溢散赵宋文士雅调。

宋时儒学,有欧阳修一门,承古法以修其德,遵古制以正其心。亦见王安石一派,意主变法,改除旧弊,行简约凡素,尚纯粹质朴。

此儒风一场,无情去,吹尽旧唐万种妖娆,但见有情还今朝,带来了谦谦君子之道。尽意之所求,古朴而简素,优雅而含蓄,不以材贵为珍,但求一品气韵精神。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界看点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

拍品已售

8135万 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微蓝,冰裂细佈,秀逸绝世,艺术地位至高,深得历代倾慕,傚仿不绝至今,然未能复造。

此南宋官窑洗,八瓣葵花式,浅腹,敞口,侧看弯弧雍雅。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柔美绵延。涩足无釉,底有支钉痕七颗。施釉天青微蓝,色泽温润澄澈,开片冰裂自然相缀,宛若宝玉,简约雅绝,浑然天成。


北宋 汝窑天青釉茶盞

成交总额 

HKD 5635万


汝窑茶盏风华绝代,将汝窑御瓷特有的淡雅温润诠释得淋漓尽致,观者无不一见倾心、爱不释手。此器的形制与釉色搭配得宜,其釉色纯淨莹澈、腴润如丝,历经数百年沧桑而风采依然,充份体现了这类珍罕名瓷的蕴藉之美。

汝瓷美不胜收,然寥若晨星,故从北宋末年以来,历代藏家一直汲汲以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历代陶瓷之中,汝瓷素来被皇室和文人藏家奉为圭臬。明清二代有「五大名窑」之说,所指的便是汝窑及官、哥、定、钧四窑。但五大窑系之中,仍以汝窑为魁。正因汝窑御瓷地位尊崇,所以自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器成以来,迄今仍备受藏家青睐。不独南宋宫廷对汝瓷趋之若鹜,明清君主亦珍若拱璧,并敕令能工巧匠复制这抹奇罕无比的天青釉。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明初 钧窑天青釉花盆

成交价: 港币 5555万


花盆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厚胎厚釉,施釉及底,裹足刮釉。器身通体呈天青色调,器腹及内底泛出淡淡海棠紫晕,口沿及足墙外侧釉水稀薄处,浅现胎骨色,底足施釉极薄,视为橄榄绿色。器底于入窑烧制前刻“六”字款(已磨),乾隆朝时加刻“建福宫 凝晖堂用”殿阁款。


南宋至元 官窰海棠式花盆

拍品已售 

38,51万 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此官窑海棠式盆素淨端丽,其釉色青灰,莹澈温润,片纹层叠,疏密有致,製于南宋至元朝年间(十二至十三世纪),为中华瓷海之明珠,熠熠生辉,甚为后世所珍。本品釉厚若堆脂,触之凝滑如丝,观之赏心悦目。将其置于放大镜下,可见釉层满佈气泡,细入毫芒,古称「聚沬攒珠」。

气泡经散射而晶亮通透,使器表隐现酥光宝晕,宛若和田美玉。釉上又以开裂缀衬,素有「金丝铁线」之述。此般开片虽因窑温差异自然形成,然瓷匠为求佳器,于施釉、柴烧工序间之往复探求及摸索,自不必多言。官窑胎土色深,于底足及器心支钉痕露胚处可窥一二,盖因富铁元素所致。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南宋 官窑十棱葵瓣洗

成交总额 HKD 3820万

官窑洗精美绝伦,充份体现了南宋御瓷的辉煌成就。此外,这批特为南宋宫廷烧造的官窑佳瓷,亦承袭了北宋宫廷的审美趣味。它们深受历代藏家推崇,对后世的御瓷烧造影响深远,时至清代仍方兴未艾。

在陶瓷史上,只要论及北宋美学,影响力之大首推宋徽宗(1100-1126年在位)。诚然,徽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非其为君之道,反而是他的收藏、艺术和美学造诣。他曾命人为其古董珍藏刊印图录,更谕令製成各式宫室庙宇用器,凡此种种,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丰功伟绩。若要探讨官窑瓷器,徽宗与南宋宫廷艺术之间的渊源亦不容勿视,因为徽宗朝中用器的典雅风格 (例如为其烧造的汝窑御瓷),正是南宋官窑御瓷的主要参照对象。


元/ 明初 鈞窑天蓝「四」字仰钟式花盆

成交总额 HKD 3370万


钧瓷的釉色奇幻,是宋金元三代最引人入胜的古陶瓷之一。大部份的钧瓷外表光素,以厚润乳浊而深浅不一的蓝釉为特色。钧釉为石灰硷釉,如其他青釉一样,部份蓝色由少量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这却并非造就钧釉美感的主要因素,而是归因于釉内若干现象。钧釉的主要蓝色为光线折射引起,最重要一点是「二液分相法」,即含高硅的钧釉中浮悬著微细的玻璃质粒子,相等于油和醋组成的沙拉酱汁。钧釉要产生这种乳剂状态,必须长时间停留在高温状态下,然后慢慢冷却。中国北方的馒头窑由于隔热功能优良,确能成就绝佳的钧釉效果。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界看点
元 哥窑倭角方洗
成交价:港币 3006万


此件倭角方洗,造型小巧可人,四方倭角,斜直壁,器身随口沿起伏凹凸变化,内外满施灰青釉,所敷施釉色厚润犹如凝脂,宝光内蕴,仔细观察可见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后世鉴赏家称之为「聚沫攒珠」,最为令人称道。周身纹片致密,静穆古雅,深者呈紫褐色,浅者则为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遂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底部四倭角处各有一支钉痕,可见黑褐色胎骨,细腻坚质。

哥窑多为精巧之物,常入文房清供,其中作为笔洗使用,更是后世文人所推崇。明·屠隆《考盘余事》「笔洗」条有载:「陶者有官哥圆洗、葵花洗、磬口洗、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蔗段洗、长方洗。」可知瓷质笔洗式样丰富,影响至广,并且当今的哥窑遗物皆与记载一一对应。北京故宫典藏一例「宋 官窑方洗」,造型与本件颇为接近,惟体量略小。


北宋 定窑刻花牡丹紋長頸瓶

拍品已售 

1990万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北宋 定窑白釉扣口弦紋三足奩式炉

拍品已售 

1810万 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宋初,士大夫经科举遴拔为官,取代世袭权贵执政治国,理学大兴,崇尚鉴史以修德。此炉形制古雅,仿高古铜奁,正与当时流行之理学相乎。尚古之风盛及瓷业,宋匠常依古玉及青铜器形製瓷,递衍递嬗。

本例式样可溯至汉;汉有鎏金铜樽,熊形足,配兽首衔环耳,附盖,可见一熊足兽纹樽例,铸有「温酒樽」铭,知其为酒器,并有西汉成帝「河平三年造」字,即製于公元前26年。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动态
北宋 钧窑紫斑盌

拍品已售 

1452万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此小盌绚丽夺目,属存世河南钧窰盌之佼佼。天蓝添艳紫,浓烈馥鬱,斑驳陆离,青红张弛,赏心悦目,色泽流光溢彩,纹理参差披拂,诚逸群出众。钧瓷有此品级者,皆得抽象画作之隽永神韵。

此类小盌,若釉色明亮,柔光之下恍如皂泡,是以西方有「bubble bowl」之称。手捧此盌,光影反射下,俨然有皂泡自口沿升起,浮于盌上,与其洋文雅称相符,实至名归,尤为难得。


北宋 定窑黑釉鹧鸪斑葵式盘

拍品已售 

1450万 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定窑葵式盘耀眼迷人,黑釉浓重且细腻,金褐鹧鸪斑洒落于上,优雅隽秀而酣畅淋漓,窄足宽沿,器形大方端丽,实为独一无二之作。葵口造形虽非刻意傚仿盛开娇蕊,此器之美宛似稀有的黑蜀葵,工艺超绝至臻,属宋代黑瓷中极少数能媲美同朝白瓷与青瓷之最,共列典范者。

此盘风格独特脱俗,需巧思卓艺,烧製过程极度精准缜密,黑瓷多造于北方窰口,属各窰主要製品之偏类,此盘即是定窰烧造的少数非白瓷,一如河南宝丰汝窰。曹昭《格古要论》,著于1388年,论及北方黑瓷,仅述河北曲阳定窰所出,「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俱出定州。」


元 清宫旧藏乾隆御题哥窑贯耳壶

成交价:港币 1281万


此贯耳壶仿上古铜壶造型,颈部凸起二道弦纹,肩部两侧各有管状贯耳,底足两侧设有两穿带,气韵古朴。通体施釉肥润,金丝银线开片遍布器身,疏朗有致,底足敷有深褐色铁汁,足端磨损露胎处可见胎体坚质。

瓶底部满釉,上以琢玉之划刻法镌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文为:「处郡章家弟与兄,弟陶纯美较兄精。春风堂不观随笔,那识哥窑所得名。乾隆乙未春御题。」 后钤刻「比德」篆书方章。诗文说处州有章家二兄弟,弟所烧瓷器纯美,品质较兄所制为精。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传说
元/ 明 哥窑花口盘

成交总额 HKD 880万


南宋 哥窑四方倭角小洗

拍品已售

672万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哥窑举世闻名,乃宋代名瓷之一,此倭角小洗为其经典之例。然哥窰样貌,众说纷纭,其名称未明示所属地区,难以判断确切窰址,或为浙江龙泉一对瓷人兄弟所立,瓷徵究竟为何,尚未能定述。

现今所述哥瓷多为高温烧製胎身,施开片青釉,甚是接近宋官窰瓷,但釉色乳浊不透,略带灰、或青、或褐调。古文献中二词用以咏哥瓷,「紫口铁足」,意指胎骨色深褐,「金丝铁线」,谓其釉面层叠丰富的开片纹,主纹深黑,细致密纹呈金红色,如本器所示。


明十五世纪初 钧窑玫瑰紫釉棱口水仙盆

拍品已售 

580 万港币 成交价 (含买家佣金)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联门
南宋-元 哥窑八方贯耳壶

成交价:港币534万


元/明 哥窑葵形洗

成交总额 HKD 376万


洗葵瓣形,五方倭角,内外满施灰青釉,通体开片纹,铁足露胎,底有三支钉痕。哥窰是宋代五大名窰之一,与汝窰、定窰、钧窰、官窰齐名。国内外对哥窰和官窑课题的研究一直从未间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权威榜单,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最高拍卖纪录10强!
2018 香港苏富比 明代瓷器重器成交记录一览!
伦敦苏富比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高古瓷器
玉器拍卖行情 |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暨香港家族旧藏鼻烟壶及玉器》上
广东中鉴:中国鉴定古字画收藏鉴定诀窍在哪儿
藏界新闻 | 群英荟萃:佳士得、苏富比、嘉德、邦瀚斯等各大拍卖行拍品争奇斗艳,吸引眼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