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显微工艺痕迹学 万象群研讨集萃(五)

        万象群一帮酷爱高古玉之人,以古玉显微工艺痕迹学为基础,潜心研究古玉尤其是高古玉鉴别要领,现把大家在微信群里的研讨集萃析出,以飨大家

李老师:系统玉器学-纹饰器型学,这课程是公开课,请大家也尽量去听,是帮助大家把大部分这个时期考古发掘的器物,按照器型和纹饰归纳总结,辅助大家分期断代的。其实你听课,就等于你去了一次博物馆,并且还有个讲解员给你讲解。@所有人 显微工艺痕迹-第八讲-磨痕后半段-会有很多考古出土器物的磨痕进行比对。大家对上次课程里,锉磨痕迹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疑问的,都请在群里问啊。

马老师:其实发现没,学习的人热情有,但是很难持久,和东西少,上手难度大有很大关系。高古玉的分化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未来很多人注定是走向国宝帮或者工艺品这条路,真品难触碰到了。现在需要认真考虑这两个方向的问题。

闲来坐 ®普洱-古玉:博物馆,大拍预展,聚会,基本就这些渠道了。

马老师:是的,极少数人才能接触的到。

王开心:现在学习的标本都很贵,还有很多标本也是高仿重灾区。

济榕:马老师说的太对了!除了老师给辅导还要有对的标本在自己手里作为标准!标准就是对的标本!

马老师:大家陆续收到这本书资料合集,这里包含了陈启贤从实验到理论成型的所有内容,看的时候注意留意理论发展-形成的轴线,能看出在不同的时期他的理论成熟的节点。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篇文章是理论的来源,这是工艺痕迹对比的起点,理解即可,也是方向性的。第二是锉磨工艺的详细解读在张家坡和刘台子里,这两片是锉磨工艺细化的成型文章。第三是东周玉器为主,汉代玉器为辅,这两本书是砣工艺的归纳总结,依据来源是《砣具始用年代试析》。第四是锉磨(刻画)工艺和砣工艺的综合书籍是荆州楚王陵这本书的内容。安徽出土玉器精粹,重要内容是关于每个时期造型,纹饰,工艺特点的归纳,其余作为参考。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有其独立的方向,这些内容又以荆州为综合,这套资料是微痕工艺古玉鉴定的闭环工具书。

这套资料,结合分享的馆藏图,初学者以看图八成,看资料两成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市场经验和收藏经验,看馆藏图五成,看资料五成为主要学习方式。有大量的市场经验,需要提升破题的话,则需要系统的研究这套资料,馆藏图则可以忽略。

   

李老师:@所有人 微信视频号直播回放功能已经恢复了,今天我们继续显微工艺痕迹的第九讲-打孔篇,看孔道也是古玉辨伪存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堂课里的内容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管钻竹管加蘸水解玉砂和铜管加蘸水解玉砂之间的区别,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和明白。对于大家后续在市场上辨伪存真非常重要

史前玉器上面的孔只会有两种方式钻孔:竹管加蘸水解玉砂和石核掏撹(除了一种不经常见到的旋截工艺除外)。尤其是在史前的玉琮和玉璧上面,不会出现金属管钻的痕迹!!

另外,在良渚玉器的神人兽面纹的眼睛的内圈部位,通常都是竹管加蘸水解玉砂做的,现代仿品经常会用金属管加金刚砂管钻出来,会有明显的区别。而从西周晚期之后又不流行用竹管管钻了,开始大量使用金属管加蘸水解玉砂管钻和去料,尤其是西汉中晚期开始的高浮雕的玉剑饰底部地子,都是金属管钻去料加锉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鸿爪雪泥——浅析古玉器的工痕鉴别
古代玉器琢艺技法及演进(15)
【生活常识】微距下的古玉工艺痕迹
古玉学步(136):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古代琢磨工艺
高古玉器上的“谷纹”来历与鉴别
良渚玉器的工艺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