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幻之名窑:宋高宗赵构与南宋官窑琮式瓶 - the Cong Vase of Emperor Gaozong.

society for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Guan Special

SACA学会是一个多元开放性的学术实践平台,致力于古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美学的融合实践与研究成果交流。

* 南宋官窑诞生于南宋初期的皇城临安(现杭州)凤凰山麓,目前发现的窑址有凤凰山上的老虎洞窑址(被学者广泛认为接近修内司)和郊坛下两个窑址。

宋高宗赵构为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而历史的进程还是选择了赵构。由于金兵在北宋末年俘虏了徽、钦二帝,赵构转都临安以宋高宗的身份开启了南宋时代,于临安城复制一整套东京汴梁礼仪制度:包括祭天的制度、狩猎的玉津园以及致敬汝窑的南宋官窑。

南宋琮式瓶是南宋官窑独立于汝窑的新创作,用于代替本为青铜器的祭祀礼器。南宋官窑礼器的诞生,也标志着宋徽宗美意识的延续。宋高宗在汝窑的基础上探索南宋官窑,不仅满足了宫廷的需求,同时也开启了南宋厚釉青瓷的探索。龙泉窑在南宋官窑的引领下,顺势而为,一蹴而就。

世界仅存的4件南宋官窑琮瓶,虽外观类似,但从技术、造型、设计上各有千秋,每一件都蕴含着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仿佛可以窥见南宋官窑早期为了制作合适礼器的整个设计和实践过程。

承上启下、跨越千年,凝固徽宗、高宗父子之精神世界,连接南北宋美意识桥梁,延续绚烂宋瓷帝国的幻之名窑于12世纪在中华文明宇宙中如超新星爆发,闪耀传世。


幻之名窑

宋高宗赵构与南宋官窑琮式瓶

The Southern Song Guan:
 the Cong Vase of Emperor Gaozong.
written by Allen Wang
presented by SACA

关注学会
把SACA学会添加至星号收藏,获得最新学术资讯


前言
南宋官窑诞生于南宋初期的皇城临安(现杭州)凤凰山麓,目前发现的窑址有凤凰山上的老虎洞窑址(被学者广泛认为接近修内司)和郊坛下两个窑址。

▲ 仇焱之为安宅英一购买的南宋官窑八方瓶,曾为东方陶瓷学会藏家藏品,1903年12月属于Mr. F. C. Harrison,借展于牛津Ashmolean Museum,编号31。根据米内山庸夫的瓷片资料与日本学界的推断,南宋修内司的制品有一类是不开片(或者开大片),粉青质量,这类与一般认知的开「冰片」,或称「二重贯入」的南宋官窑品类不同。

宋高宗赵构为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而历史的进程还是选择了赵构。由于金兵在北宋末年俘虏了徽、钦二帝,赵构转都临安以宋高宗的身份开启了南宋时代,于临安城复制一整套东京汴梁礼仪制度:包括祭天的制度、狩猎的玉津园以及致敬汝窑的南宋官窑。

南宋琮式瓶是南宋官窑基于汝窑再创作的精神延续,用于代替本为青铜器的祭祀礼器。南宋官窑礼器的诞生,也标志着宋徽宗美意识的延续。

▲ 2008年苏富比拍品,坂本五郎旧藏,这类南宋官窑作品与上一件八方瓶类似,属于南宋官窑修内司的巅峰作品。

宋高宗在汝窑的基础上探索南宋官窑,不仅满足了宫廷的需求,同时也开启了南宋厚釉青瓷的探索。龙泉窑在南宋官窑的引领下,顺势而为,一蹴而就。

世界仅存的4件南宋官窑琮瓶,虽外观类似,但从技术、造型、设计上各有千秋,每一件都蕴含着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仿佛可以窥见南宋官窑早期为了制作合适礼器的整个设计和实践过程。

▲ 南宋官窑琮瓶,瀚海、嘉德拍卖,龙美术馆藏。

▲ 南宋官窑琮瓶,大维德爵士藏,清宫旧藏,现展出于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

▲ 南宋官窑琮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 南宋官窑琮瓶 / 青瓷花瓶,德川义直 — 德川家光 — 广田松繁(不孤斋)—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 杭州市考古所藏,老虎洞窑出土琮瓶残件(外方内圆结构)

承上启下、跨越千年,凝固徽宗、高宗父子之精神世界,连接南北宋美意识桥梁,延续绚烂宋瓷帝国的幻之名窑于12世纪在中华文明宇宙中如超新星爆发,闪耀传世。

 

四件南宋官窑琮
1. 故宫博物院(台北)

故宫博物院介绍:琮式瓶有不同的造型,以及銅、石、青瓷等不同質材的製品。學者根據宋書家杜良臣〈勤顧帖〉上的琮式瓶圖像,提出南宋琮式瓶有作為文房花器的使用功能。

这件南宋官窑琮式瓶为清宫旧藏,即为乾隆皇帝搜集的藏品之一。宋瓷,从严格意义上并没有真正能追溯到宋代清晰的传承脉络,哪怕是在日本,也无法直接追溯到宋代的清晰传承记录,目前能明确追溯的是到珠光(1423-1502)、绍鸥的脉络。

这件器物是乾隆旧藏,特点是底部饼底的做法,与其他三件琮瓶的圈足不同。

提高接触相信是为了稳定性的设计,参考唐代玉璧足到后期圈足的演化,可以推测此类做法应该是比同类中圈足做法相对更早的烧造尝试。

2. 大英博物馆 PDF(大维德爵士)

20世纪初以前,中国皇家品位并不为西方所熟悉。清末局势动荡之后西方才发现中国皇宫里备受珍惜的审美不仅有青花瓷,也包括了不为西方熟悉的宋瓷。

1920年代,英国人大维德爵士开始探索并收藏中国古代艺术高古审美,或如英国广播电视公司纪录片说“中国人为自己制作的瓷器”(相对于外销瓷)。

大维德爵士这一举动引起了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收藏热,也成为了中国艺术在海外绽放的基础,宋瓷也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使者,誉满全球。

大英博物馆介绍:宋代,文人熱衷於古物和金石學,關於青銅與玉器的著作頗豐。這一時期的工匠們也將這些古物的造型應用於不同材質的器物上,以滿足當時富裕階層的需求。新的使用者改變了古物原有的功用。考古學家在一些南宋窖藏中都發掘出用不同材質製作的仿古琮式器,如在四川彭州窖藏出土的青銅琮式器,以及四川遂寧金魚村窖藏中發掘出的石刻以及青釉琮式器。

这件作品的归属为南宋官窑这个事实并没有任何争议,其窑口应有可能是年代较早的老虎洞。这件琮瓶的底部设计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平切底、饼底”不同,采用了细圈足的做法。

▲ 杭州市 老虎洞窑遗址

南宋官窑的圈足浑圆规整,从存世的作品、窑址、米内山陶片的样本上看,几乎没有出现变形的状况。从平切底(接触面积大)到圈足(接触面积小),应该是烧造技术的进步的体现。

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件作品的年代应该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官窑琮瓶之后。

大维德这件藏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成型方法,也许是独特于其他三件传世南宋官窑作品的特征:其内壁并非常见的圆柱形(外贴四角)烧造,而是方形(也就是外方,内方)。

▲ 大维德爵士藏琮瓶内部方形结构

从更后期的郊坛下出土之瓷片看,南宋官窑也曾经做出模制的琮瓶(外方内方),而后期的龙泉窑的琮式瓶也是这类做法,可以看作是技术的一种延伸。

这件作品制作手法从根本上与其他三件一致,唯独在制作的简化上摒弃了内圆外方的做法,更加简单。从更后期的郊坛下制作出模制的琮瓶的推进来看,我们可以推测这件作品是在设计中逐渐过渡与设计尝试的物证。

▲ 南宋官窑琮瓶标本(外方内方),茧山龙泉堂收藏

▲ 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出琮瓶标本线稿图(外方内方)

大维徳爵士在1920年代第一次踏足中国,决意探索寻找中国人为自己制作的瓷器和皇家的审美意趣。

1929年他在故宫博物院捐款6264.4元修缮了景阳宫,并做了展览。彼时大英博物馆馆长Hobson,东方陶瓷学会创始人乔治·尤摩弗帕勒斯(Eumorfopoulos)也随行学习。

▲ 故宫博物院,北京,景阳宫

经过多番努力,终于从盐业银行的抵押处买下了清宫旧藏数十件,并从其他渠道继续完善其宋瓷收藏。其中也不乏民国大收藏家沈吉甫的旧藏,应该说大维德爵士站在非常适当的时候站在了突如其来的巨人肩膀上,天时地利人和各条件已经完全满足。

孤松望雲:大维德爵士的偶像 - 先驱藏家威廉·亚历山大与沈吉甫 - the Alexander Collection

▲ 民国懋业银行第三任总理、收藏家沈吉甫(右一),卖掉全部收藏离开北平后在天津院子的全家福

▲ 定窑梅瓶北宋晚期,沈吉甫旧藏、亚历山大递藏,1931年5月大维德爵士以140英镑透过著名贵族商号「John Sparks」购自伦敦苏富比亚历山大专场,大维德基金会 藏。

 

▲ 定窑缠枝花卉大洗,北宋,沈吉甫旧藏、亚历山大递藏 PDF 102

钧窑花口,北宋,沈吉甫旧藏 PDF 40

清宫的宋瓷收藏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宋瓷最顶级的精品的一种归纳。

大维德爵士直接购藏清宫的审美品位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收获 — 1. 经济价值:收获藏品本身 ; 2. 审美价值:获得“何为宋瓷精品”的理解;3. 历史价值:得以窥探中国皇家对高古之美的理解角度。

南宋官窑琮瓶从某种角度上也是西方对中国古代帝王品味认知开始的里程碑。大维德爵士也不负使命,在加入了东方陶瓷学会后,积极地带动国际社会对中国艺术的认知和鉴藏。他的主要功绩包括:1. 壮大东方陶瓷学会;2. 团结西方贵族、顶级藏家团体;3. 支持、鼓励本地古董商的发展;4. 撰写越窑秘色、汝窑等具有超前预见性的学术文章;5. 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中国艺术展览……等等。 

松声鹿鸣:九位伟大藏家与伦敦东方陶瓷学会 -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举国之力: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与其背后的传奇 - the Burlington House Exhibition

1935年,大维德爵士与东方陶瓷学会创始人乔治·尤摩弗帕勒斯(George Eumorfopoulos)在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一起组织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国艺术展览。

这次展览的影响对20世纪整个中国古代艺术在国际上的格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原因有:

1. 中国国家层面的努力与支持(军舰运送国宝、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国际共识提升);

2. 北美博物馆的全面参与(自1910年代开始收藏20年后的一次汇报性质整理);

3. 对西方藏家、机构的支持与培养,买下对中国艺术与中华文明敬畏与崇敬的种子,等等。

整个20世纪中国艺术的国际共识,都由这次伟大的展览开始。正如SACA学会多次提到,东方陶瓷学会的一众初创成员都各尽其力,以自身能量为中国艺术发声,为中国艺术传承与认知创造良壤。

经典案例,前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Avery Brundage):天降大任:从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会到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

* 拍卖佣金简史:罗马帝国奧古斯都(Augustus)时期的拍卖买家佣金第一次被人类所采用,当时是收取买家2%的费用;现代拍卖佣金于1975年由佳士得、苏富比实施,收取10%;1993年,苏富比1月、佳士得3月开始收15%;2003年苏富比佳士得收19.5%;2013年开始收25%。在短短50年的历史里,从10%暴涨到25%,是否可持续值得观察。

这种格局随着70年代这批伟大藏家的落幕而落幕。在经历四十余年明清瓷器的大爆发,拍卖行业从70年代的10%买家佣金涨到将近30%的今天,一次重大的调整如荷塘在等待一场骤雨,迫不及待…

21世纪的今天,中国艺术的国际藏家热情仍需继续被引导、激发。中国艺术需要再一次的伟大1935国际大展,一批来自东方的大维德、乔治·尤摩弗帕勒斯、卡尔·坎普、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等豪杰会否诞生?

道德风险频发,收取买卖方合共35-50%落槌价佣金,涉嫌过度透支艺术品剩余价值的艺术品拍卖行业,是否将迎来归趋理性调整;具有国际视野的伟大经销商、老牌商号是否将迎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则毫无疑问将是未来二十年历史进程的重要看点。

3. 龙美术馆(瀚海、嘉德拍卖)

龙美术馆的南宋官窑琮瓶是中国内陆唯一一件南宋官窑琮瓶,由著名收藏家刘益谦于嘉德拍卖购藏。

这件作品的制作方式与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收藏的南宋官窑琮式瓶最为接近,同为圈足底,内为圆筒状,外贴四个角烧造。

但是这件作品是采用内圆外方的传统做法,相信制作的年代应该比大英博物馆的要早一些,或者为同一时期的不同尝试。

SACA学会在资料搜集时发现每日头条一篇文章描述与刘益谦先生讨论如何购买的详细经过。

* 以下文字摘取自每日头条,内容未经证实,不代表学会观点: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aeyoyyg.html

“…… 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人民幣1650萬元成交的南宋官窯琮式瓶,被一位南方買家納入囊中。約兩年之後,入手這件琮式瓶的藏家突然找到嘉德,提出要委託賣掉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
這位藏家失去了對瓷器收藏的興趣,執意要賣掉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2008年春拍,曾拍出1650萬元南宋官窯琮式瓶出現在嘉德拍場上,起拍價1800萬元。
當時內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客人主買明清書畫和官窯瓷器,收藏宋瓷的客人非常少。即便拍前多位有實力的客人都上手過,公認說東西好且少見,但似乎並沒人有決心和魄力花那麼一個大價錢把它拿下。
拍賣前夕,接到一個委託電話,事後知道,那也是本場收到的關於這件拍品的唯一一個委託——電話來自劉益謙先生。

拍賣當日
「先生,這件琮式瓶您是不是準備買?」
「是呀,我準備出5000萬買。」
據我觀察,現場好像沒什麼人買,底價是1800萬,您出2000萬就差不多能買到了。」
而劉非常堅決:「我知道這件是非常好的東西,我一定要買到。」
拍賣師開始叫價,1200萬起價,1200萬……1300萬……1400萬……1600萬……

「要不要出價?」
「出價!」
「其實您不用急於出價,可以再等等,看場上是否還有人出價。」
「沒關係,出價!」
「1800萬!」
此刻場下氣氛似乎瞬間靜止,大概停頓一分鐘之後,落槌。劉益謙以1800萬元競得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

這似乎是市場上流通的被業內所公認的唯一一件南宋官窯的琮式瓶。如今,它收藏在龍美術館劉益謙的私人庫房內。”

* 以上文字未经证实,内容不代表学会观点,摘取自:https://kknews.cc/culture/aeyoyyg.html

4. 东京国立博物馆(德川家光、广田松繁)

这件琮式瓶是四件传世琮瓶中传承记录最清晰的一件。这件作品可以追溯到尾张德川家的初代德川义直,并有17世纪德川家光茶会的使用记录,当时便被用为茶道中的水指。

▲ 德川家光,日本江户幕府第三代将军,乳母是春日局(家光曾用静嘉堂曜变天目喂药给乳母喝)。

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里头,是正室所生的将军,虽说共有初代家康、三代家光以及末代庆喜等三名,但这几位当中,真正由已担任将军的父亲与正室(御台所)所生下的嗣子,只有德川家光一位而已。

倘若家光曾使用这个水指来点茶,令人遐想的是:当时用的茶碗是不是曜变天目?

在日本的命名为「青瓷琮式花生 / 水指」,这件作品是著名古董商壶中居的创始人广田松繁(不孤斋,上图右)的重要收藏,他于上世界70年代过世后捐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业界早期将其定为南宋官窑琮瓶,近期在出光美术馆展览展出介绍中,改为青瓷琮瓶,但其釉色堆积、开片和整体的气势,又指向南宋官窑。因此,是一件非常值得讨论的珍品:
1. 倘若确认为南宋官窑,这件作品将改写历史 — 日本在20世纪初期才初次认识南宋官窑,当时的广田松繁(不孤斋)在北京觅得一件青瓷鼎式香炉,并推荐给三菱集团的掌门人岩崎。

岩崎将其所藏的传世龙泉青瓷(Kinuta Celadon、砧青瓷)悉数摆出,将广田推荐的香炉放置其中,当其发现这件香炉丝毫不输时,立刻决定买下。这便是日本第一件被确认的南宋官窑,现收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倘若本件琮瓶可以确认为南宋官窑,那么日本第一次认识南宋官窑的时间至少要推前至17世纪德川家光时代。

2. 倘若确认为南宋官窑,关于南宋官窑如何东渡到日本的问题值得探讨。南宋时代的官窑,是如何从宋代的皇宫到了德川家?
本件传承历史上,与极为显赫的尾张德川家的联系起来,是其最闪亮的因素。明确记载,这件作品是初代义直的藏品,宽永十三年(1636年),德川家光将其作为水指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个杜良臣尺牍所使用的宋代花笺上插有的水仙琮瓶图像看,宋代的文人墨客,曾将琮瓶用来做花瓶,琮瓶在宋代被当作花瓶使用是有直接证据的。

小结

四件琮瓶的造型都非常接近,与郊坛下出土、龙泉窑的琮瓶的造型、制作方法均有区别。这类作品可以推测为老虎洞窑的作品。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琮瓶传承最为清晰,但学界有窑口争议其是否为龙泉窑所制作。但综合其造型,制作手法,结合龙泉窑目前并没有发现类似瓷片的情况下,其为南宋官窑的可能性较高。但是,不管其是不是南宋官窑制作,这件琮瓶都应该是来自皇家的订单。

四件琮瓶一件为外方内方,是大维德爵士藏品。综合考量四件的制作方法都略有不同,可以推测为同时期的不同设计的探索实践。这与当时南宋时代急切需要一批青瓷礼器的历史大背景吻合。

西方人在二十世纪初期对宋瓷如梦初醒,并掀起了一阵宋瓷、高古热。这一势头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前期伟大藏家的凋零而逐渐散去。上世纪80年代起,亚洲掀起了明清官窑热,经过40载岁月的轮换,一股回归高古的风潮正在悄悄袭来。

一个世纪的轮换,话语权从西方回归东方。而100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处于复苏中,东方藏家是否能带领世界走出审美的迷雾,觉醒的东方巨人是否能再次吹响中华文化的号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的宋代五大名窑珍瓷
古董小知识| 南宋官窑
信手拈来:在跳蚤市场里找汝窑的男人 - Sir Harry Garner
大维德爵士与中国瓷器(下)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鉴赏
馆藏五大名窑瓷欣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