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唐 元稹《恨妆成》

大家好,我是唐美丽,今天的代班小编~

三彩女立俑 唐 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

昨天,我受到了小编的邀请,她说今天想邀请我做一下代班小编,听着就很有意思的样子~ 来不及梳好漂亮的“倭堕髻”,我连夜乘坐时光机,怀着激动的心情赶赴现场,但现在我才想起来,这个神经大条的小编还没有告诉我要给大家讲点什么就失联了,怎么办呢?

有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发式很多样复杂,(详细了解唐代女子发饰,戳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这不,因着这个,前段时间各种漂亮的梳背发钗就在长安城风靡一时,作为“弄潮儿”的我自然不会落后,我的荷囊里现在就装着几个,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些个流行的物件儿吧~

金梳背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大家看到的这个东西叫做梳背,就是将梳齿插入发髻,露出来装饰头发的那一部分。

梳,古称“栉”,《说文・木部》:“栉,梳、篦之总名也。”梳篦的区别在于,梳齿粗而疏,篦齿细而密。梳篦是古人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一般来说,清理头发用梳,清理发垢用篦,而用其作为装饰头发的饰品,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数件石梳和玉梳,其位置全在人骨头部,有的还紧贴头部。虽不能确定完全是为装饰还是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开端。殷商以后,各时代插梳的实例偶有发现,魏晋以后,插梳现象才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唐代,插梳更成了妇女的一种时尚。

其实除了上面那些金制的,我还有玉梳背哦,就是她们~

唐代发梳的材质一般因用途而别,实用梳子一般用竹、木制成,而装饰用的插梳,制作则比较考究,材料也异常丰富,一般用金、银、玉、牙等珍贵材料制成。“斜插银篦慢裹头”、“镂玉梳斜云鬓腻”、“独把象牙梳插鬓”等诗句,不但体现了唐代妇女插梳的风尚,也说明了插梳材质的丰富。

除了梳背之外,我还会用很多别的发饰哦

比如簪和钗,其中单股的为簪,双股的为钗

今天主要来介绍介绍我带来的发钗~

鎏金蔓草蝴蝶纹银钗 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

发钗是女性固定发髻的饰物。一般作成双股似树的枝丫,故而得名。三国以前的发钗形制比较简单,通常以金银丝为之,形成并列的双股。魏晋南北朝时,钗的式样呈马蹄形。隋唐时期,发钗不仅由金、银、玉、珠多种材料制成,而且钗首被制成花朵状,称为花钗。通常一副两件,图案相同,朝向相反,使用时,左右对称地插在发髻上,同时还缀饰金梳之类的其他饰物。发钗安插的多少,一般视发髻的高低而定,发越高安插就越多。从與服制度上看,这种使用方法也是一种等级观念的反映。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花银是命妇之服的一项,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一品花钗九树;二品花银八树;三品花钗七树;四品花钗六树;五品花钗五树。花钗越多代表等级越高。

我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不知道爱美的你们想不想用起来呢?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

接下来是互动时间~

在这几个梳背中,聪明的你能找到几种动物的形象呢?

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答案哦~

参考资料:《神韵与辉煌》

《华夏衣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孙机

校阅 审核:曹琳娜 

文案 声音 编辑 :刘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百科】唐代女子首饰——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生活探秘:“金钗玉镯”为何会风靡于唐朝?有何历史渊源?
金饰耀眼,银装素裹,看前辈们的金银首饰各有千秋
品花
“满冠”与梳
中式球形钮扣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