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哥窑(传世哥窑)瓷器的生产年代应为元、明时期 ——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牟宝蕾

   作者牟宝蕾(女),1979年10月生,山东莱西人。现为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继而攻读该校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刘毅教授的指导下完成陶瓷专业的学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9月起就职于浙江省博物馆,师从古陶瓷专家李刚研究员潜心学习、研究古陶瓷。多年来,在《东方博物》《文博》《华夏考古》《文物春秋》《大观》等专业期刊上陆续发表了有关古籍各方面内容的学术论文。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牟宝蕾(前排右一):

李刚(牟宝蕾研究员的导师):

李刚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原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浙江大学文博系兼职教授。曾任上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上虞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并被聘为杭州大学历史系兼职副教授。1995年起任职浙江省博物馆,2001年被任命为副馆长。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古陶瓷。曾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讲学,并多次在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为“全国古陶瓷研究鉴定提高班”授课。

发表了古陶瓷及佛教海路传入中国等方面的论文、文章数十篇。出版的专著有:《古瓷新探》、《古瓷发微》、《青瓷风韵》、《古瓷谈荟》。其中,《古瓷谈荟》于2008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青瓷风韵》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牟宝蕾:哥窑(传世哥窑)瓷器的生产年代应为元、明时期

《再论哥窑》—— 牟宝蕾

1977 年安徽安庆元代窖藏出土8件瓷器,有学者将其中的2件花口盏、1件米黄釉盘、1件米黄釉把杯和1件淡青釉盏归入“传世哥窑”瓷器范畴(关于“传世哥窑”瓷器的概念详见后文)。观察可知,这5件瓷器釉色为淡青或米黄,釉面有开片,开片处不着色,尤其米黄釉盘(图三)与江苏南京明汪兴祖墓出土哥窑盘特征相同,姑且将它们归入元末明初哥窑瓷器的范畴似较为合理。

对于2012年浙江湖州长兴明墓出土的1件青瓷贯耳瓶和1件青瓷香鼎,有学者将其归入施月白釉的“传世哥窑”瓷器范畴。然而,二器均为黑胎乳浊釉器物,釉面开片的所谓“金丝铁线”纹是受土沁所致,而非有意为之,与元末哥哥洞窑的产品特征相同(图四)。同时,贯耳瓶两耳紧贴口部,腹部较大,与上海青浦元晚期任氏墓出土贯耳瓶形制相同。故二器年代应为元末明初。从釉色、外观来看,二器与“传世哥窑”器物均相去甚远,应不属于同类窑业制品。


综上,在明确了哥窑的烧造时间为元末明初后,各地出土的不在这一时段的类哥窑瓷器便可排除在哥窑的范畴之外。而初步判断为哥窑的瓷器,还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也许有的并非元末哥哥洞窑或明初哥窑所烧。尽管如此,依据元明时期的纪实性文献和哥哥洞窑窑址出土实物,至少可以将墓葬、窖藏出土的元末明初的黑胎乳浊釉开片瓷器作为判别林林总总的“传世哥窑”瓷器真伪的重要参考。

另有部分“传世哥窑”器造型古朴,做工精致,釉色月白,釉面光润,片纹具“金丝铁线”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哥窑”菊瓣纹盘(图九),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藏“哥窑”贯耳壶(图一〇)、套盘等,显然都属于仿哥器。因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的仿哥瓷器通常都有款识,故无款者当多是景德镇地区民间专门仿制哥窑瓷器的“哥窑户”所烧制的。

作者原文:《文章选登 | 再论哥窑

相关作文链接:哥窑瓷器生产年代最新研究成果 :明代》《《天下收藏》节目鉴定藏品出大错 —— 古陶瓷鉴定大佬估价160万元 “南宋哥窑贯耳樽” 只是一件普通的明清瓷器》《“传世哥窑” 青瓷和元代杭州老虎洞窑青瓷二者都属于民窑 “私烧” 性质 —— 秦大树》《“传世哥窑” 青瓷是元、明时期杭州老虎洞窑仿烧南宋官窑青瓷的作品 ——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邓禾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研究所举办“哥窑学术研讨会”
明弘治正德瓷器大展你看了吗?
陶瓷中的冰裂纹是怎么产生的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钟凤文先生新著《哥哥洞窑与哥窑现象》出版
“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盛大启幕
48---陶瓷馆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