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臂鞲见证契丹人狩猎文化

    2010年亮相在湖南省博物馆114件(套)契丹文物精华。在这其中,一件名为玉臂鞲的文物,就是契丹人“驾鹰”捕猎的见证。驾鹰玉臂鞲等114件(套)出土于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三大墓葬的契丹文物将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为长沙市民还原遥远而真实的契丹文化。

玉臂鞲

  契丹人原本是马背上的民族,长期以游牧和狩猎为其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为了能够捕到更多的猎物,契丹人将飞翔的雄鹰作为自己的伙伴,驾驭它们,迅速捕捉猎物。

  即将来长展出的玉臂鞲长9厘米、宽3.4厘米,1986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玉臂鞲系有两条金链,链两端各用双股金丝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玉臂鞲出土时正置于驸马的左臂之上。据此,专家认为,北方草原民族素有“架鹰”的传统。他们手戴护臂,将驯服后的鹰置于护臂之上,策马奔腾于原野,一旦发现飞禽走兽,即抛出猎鹰,凶猛的猎鹰如离弦之箭,能迅速敏捷地捕获猎物。不过,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郑曙斌认为,此次展出的玉臂鞲可能为契丹贵族的珍贵饰物,应用于重要仪式而非日常穿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国有种宝贝名叫“锦臂鞲”,由于一个原因,已不知道长啥模样了
【意想不到的精美】辽国公主墓出土古瓷与琉璃器!
这种玉器,很多人读不出名字
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文物欣赏
内蒙发现战国匈奴墓,出土目前唯一“胡冠”,专家:堪称镇国之宝
辽代臂鞲考----从新州博物馆所藏三件辽代擎鹰用具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