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天一2018春拍 宫廷陈设玉器珍赏


清代流行一类圆雕陈设玉器,盛行于乾隆时期,多是以山水人物及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场景。器形有玉屏风、玉山子、玉盘、玉如意、玉瓶等等。这类玉器选料讲究,题材明确,很多具有吉祥的寓意,且雕工细致,富有装饰美感,有的集陈设与实用为一体,代表着清代制玉的高超水平。


清康熙

白玉九鱼八吉祥纹碗

H6cm;D18cm

RMB:400,000

白玉碗,口沿微微外撇,下起四足,碗内高浮雕九鱼纹,碗外壁浮雕八吉祥纹。八吉祥纹常见于清代的青花官窑瓷器中,是宫廷指定的装饰纹饰,含有宗教吉祥意义。此玉碗题材祥瑞,除“有余”之意,还反映出清代帝王的宗教信仰。八吉祥纹又称“八宝纹”,被藏传佛教视为吉祥象征。

玉碗以和田白玉籽料为材,整挖而成,高浮雕技法精湛,内碗壁等细节打磨一丝不苟,整体纹饰精细,九鱼姿态各异,波涛之中夹杂着各种水草,鱼儿翻滚于惊涛骇浪之中,营造了一幅颇有气势的鱼游景象。


清代

玉贡碗一套(铁错金盖托)

H5cm;D12cm

RMB:50,000

这组玉贡碗整体来说,碗的年份高于托与盖。玉贡碗,白玉质,为整料琢制,难能可贵。玉碗口沿外撇,腹部渐敛,圈足。此碗通体光素无饰,抛磨精良。玉贡碗受到藏族贵族的珍视与细心呵护,后人特意配上底托与盖,并装饰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为藏传佛教象征吉祥的八宝纹饰。托与盖的工艺为铁錽金,更远胜于银鎏金,这类藏品传世极少,可多加关注。


清乾隆

白玉夔龙纹方斗形小水盂

H3.8cm

RMB:80,000

水盂为供磨墨的盛水器。宋龙大渊《古玉图谱》:“水丞贮砚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文献记载要早于砚滴,但目前所见实物以魏晋时为最早。其形状多为圆口,鼓腹,亦有塑成象生形。与砚滴的最大区别是有注水口而无出水口。以玉、瓷、紫砂等常见。此品白玉材质,莹润光亮,致密莹泽,并伴有红褐或黑色长短牛毛沁。方斗形,倭角,上窄下宽,方形开口,打磨圆润精细,给人大器小作精巧之感。四面开光,内减地浮雕变形夔龙纹。置于案头,古意盎然。


清乾隆

白玉饕餮纹香盘

11.5×7.5cm

RMB:80,000

白玉香盘,满工,中心雕有花形插孔,花瓣饱满,均匀下翻分布。盘内浅刻两组饕餮纹,呈对称布局。饕餮纹刻画得清晰细致,双眼中间鼻与眉相连,具有威严神秘之感。玉香盘口沿整琢回纹,无论形制、雕工都具有宫廷特征。清宫旧藏有陶瓷香插、玉香插,形制与之相同,中间开孔处便是线香插置之处。焚香为古代四大雅事之一,从这件做工精细的香盘可以看出清代宫廷对用香的重视与讲究。


清代

玉雕人物花卉纹海棠形罐

H5.3cm

RMB:110,000

青白玉质,作海棠形罐,罐内壁掏膛匀净,薄面细致,打磨光洁。口沿及底略带有褐色沁斑,外壁开光,内饰人物故事,雕工细致精美。此罐形制独特,开光呈对称布局,各开光内纹饰及花卉的雕饰规整细致。


清代

白玉狮子鸟形钮盖瓶

H8.2cm

RMB:120,000

此瓶造型精巧独特,呈左右两部分,彼此相连构成整体。玉瓶直立,束颈,镂空花卉纹双耳,相互对称,配有鸟钮盖。玉瓶旁侧镂雕山石,山石上圆雕狮子,正仰首向上张望,似与玉瓶上的小鸟嬉戏,刻工利用合理的空间布局构造了一幅活泼俏皮的场景。玉狮子及玉鸟均雕刻得十分写实,雕工细腻。此器选材精良,玉质白润致密,特别是刻工对动物的刻画,使本来静止的场景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实属匠心独运。配有原装木制底座。


清代

玉雕松竹梅花插

H18cm

RMB:80,000

此玉花插以高浮雕、镂雕等工艺琢成,以松竹梅为表现题材。两根不同高度的竹子横切形成花插的口,其下雕饰山石、松树、梅花等,竹叶片片凌厉,梅枝遒劲,花朵或绽放,或含苞待放,松树老道苍劲。整体意象以写实手法刻画,既丰富又准确,充满勃勃生机,体现出刻工对植物题材良好的把控能力。玉质致密,具有留有褐黄皮色,自然讨巧。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清代

描金松树纹碧玉赏盘

D31cm

RMB:180,000

清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回部后,供入朝廷的玉材以青玉、碧玉居多,玉器产量渐增。这件碧玉大盘尺寸大,直径达到三十厘米,以碧玉整料挖制而成。大盘中央描金松树纹,描金色泽至今仍保存完好,发色鲜艳。松树挺拔巍峨,枝干遒劲,松针郁郁葱葱,造型极具文人风骨,整体生机盎然,底部另饰有兰草等植物衬托。盘底同样以描金装饰,松树纹饰与盘内一致。

松遇霜雪而不凋,遇干旱仍能生机盎然,犹如文士坚毅不屈的风骨,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所称颂,古人视松为坚贞之引喻,并不断被作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从整体来看,此碧玉大盘中松树的描金坚毅刚正不露俗气,蕴藏着浓浓的文人品味于其中。

此盘选材、做工、造型、装饰风格具有清代宫廷琢玉特征,整体华美恢弘,而又兼具文人雅趣。相较于清宫众多吉祥题材的玉雕作品,此盘显得尤为特殊。


清代

和田玉雕喇乎拉尊者

H17cm

RMB:280,000

清代自雍正帝以后,宫廷礼佛日盛,佛事频繁。随着藏传佛教对清宫影响的不断深入,它已然成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佛教绘画、造像等均得以大力发展,造办处并设有玉作,专门承制御用或供佛的玉件。

喇乎拉尊者以和田白玉雕刻,形象特征与丁观鹏奉乾隆谕旨摹杭州圣因寺贯休所作《十六罗汉》中的第十位尊者喇乎拉罗汉一脉相承(参见《中华瑰宝——台北故宫博物院珍品》,页405,图144),身着百衲衣,双手持王冠,表情肃穆,似有所悟,形貌生动。

尊者背靠山石,刻“喇乎拉尊者。如来转物众生物转,谁识此者顶门巨眼,持七宝冠将供如来,有能所乎不言己该”文字。整体布局疏朗有致,极具清宫藏传佛教风格的装饰意味。


清代

青白玉一品青莲如意

L36cm

RMB:120,000

清代流传的如意颇多,但以玉雕如意最受世人的青睐,惟玉如意多以白玉或碧玉琢之,且造型多做工整的云叶式。是件玉如意既以青白玉雕成,同时造型取材自具有浓郁文人气韵的灵芝式。淡玉色质,局部有沁色。器呈灵芝形,表面以深浮雕刻画出莲花缠枝纹,莲枝盘绕于柄身,延至背部,寓意一品清廉。


清代

白玉锦荔枝

H10cm

RMB:80,000-100,000

白玉质,圆雕锦荔枝,整体雕琢手法极为写实。刻工通过对瓜果的准确认知,将锦荔枝的肌理刻画得十分形象,两根苦瓜彼此相连,一端连接着藤蔓,充满生机。原配木质底座。此器选材优秀,玉质细腻温润,色泽白润,无绺裂杂色,属于和田玉中的上乘品种。


清中期

白玉高士观泉山子

H6.5cm

RMB:150,000-180,000

此件山子选用白玉雕琢而成,白玉油润,洁白无瑕。一面雕刻“高士观泉图”,山石、松树之间,一条石阶小路通向山顶,二人立于山下,似观赏、品评瀑布。选料优良,雕刻精致,人物刻画逼真,道法洗练。

山子作为小摆件,放于案头,可用以摆设形成小景致,同事可以作为搁笔之物,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颇为明清时期文人雅士所喜爱,此件白玉山子画意悠远,高山流水间充分现实了文人的喜好,是清中期白玉山子的绝佳代表。


清中期

白玉夔龙水注

H5.5cm;L11.5cm

RMB:850,000-950,000

白玉质,质地绝佳。平底微足,外壁通体光素,提耳处则浮雕龙,呈半圆状。以龙首作柄,龙首尾相触杯身。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最高等级的神兽,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此件器物,庄严光美,在极简中呈现盎然雅趣,且无论是从质地、造型,还是工艺上,都体现着清代中期的高水准的创作。其出处不难想见,非宫廷莫属。整体润泽缠绵,细腻遍体,色泽夺目,如月之流光。种种细节显示其绝美;传达着游云惊鸿般的梦幻感觉,实非凡品。


清代

碧玉随形水仙盘

H5cm;L31cm

无底价

原配木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博物院(013)清乾隆玉雕
2019古天一秋拍:『金和轩玉器』专场抢先看!(高清图)
西泠秋拍:文房杂件部分精赏
深圳精品拍卖丨凝沚——诸家雅蓄中国古董珍玩之清代宫廷玉雕选萃
【嘉德春拍】宫廷玉器集珍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