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光闪耀在都兰热水墓群:首博青海文物特展系列

金光闪耀在都兰热水墓群

首博青海文物特展系列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青海省442组件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精品文物向观众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青海故事。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着大量精美的文物,是历史上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

展览以典型文物为载体,沿着历史时间的脉络,用“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展示了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了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套),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文化特征。每部分还单列出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第四部分    吐蕃东进

公元6世纪,西藏山南地区建立起吐蕃政权。新兴的吐蕃政权向青海方向扩张,最终攻灭了吐谷浑。唐、蕃双方随即在青海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事与政治角逐。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唐军东调平叛之机,占领青海大部。9世纪中叶以后,吐蕃内乱不断,沙州汉人张议潮一度趁机控制了青海东部。唐末,吐蕃全境爆发大规模平民奴隶暴动,青海吐蕃势力也分崩离析,不复统一。唐蕃时期兴起一条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道路,即唐蕃古道。青海成为这条中原与南亚间商贸之道、民族友好之道的必经之路。

都兰热水墓葬

热水墓葬群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热水沟内。墓葬分布在长约7公里的热水河东西两岸台地上,是都兰县境内数量最多、范围最大的墓葬群,大小墓葬在200座以上。1982年-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热水墓地进行了部分试掘,所发掘的大型墓,位在墓群中部,热水河东的东山山根下。热水墓葬群是吐蕃时代的墓葬,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建在大山下一座小山上。从出土遗物看这些墓葬属隋唐时期,但对墓葬的认识有所不同。有的专家、学者从发现藏文木牍及墓葬形制近似文献中《通典》所记吐蕃墓葬,认为属吐蕃墓葬。有的专家、学者则据出土的陶制器形皆近于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内所见陶器残片相同,文献记载吐谷浑地方政权在青海境内统治长达300余年,青海湖周围及巴隆地区是其主要的统治区,认为可能是吐蕃化的吐谷浑墓葬。此墓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草纹金饰片







骑射形金饰片

长13.5厘米,高9.8厘米,厚0.04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此件饰片整体轻薄,周缘有钉孔。武士形象威武,策马飞奔,满弓拉弦,头戴山形冠饰,两根辫子垂于脑后,八字须,大耳坠,窄袖对襟翻领连珠纹图案服饰,革带上佩戴箭箙佩剑,脚着皮靴,马鞍、马镫、马具刻画清晰。都兰郭里木出土的棺板画里即绘有骑射形象。《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宴大宾客,必驱牦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奔鹿纹金饰片

长13厘米,高9.2厘米,厚0.04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饰片轻薄,花纹錾刻而成,周缘有钉孔。鹿的形象雄壮,肌肉突出,策蹄飞奔,枝角硕大,毛发用短线连续錾刻,腹部鱼子为地。器物可能与狩猎人物饰片配合成组,但已失去组合关系。动物细节表现丰富,反映出古人超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身鱼尾金饰片(一套3件)

高4.2厘米,厚0.03厘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


       饰片轻薄,花纹錾刻而成。整体呈长条形,前宽后窄,周缘有钉孔。前端为人物形象,束发额带,后飘绶带,翻领袍服,右持来通,左抓羽尾,身带双翼,下为鸟足,身后为回旋鱼身鱼尾,有鱼鳞纹饰。镂空处原镶嵌有宝石,已脱落。器物可能属于剑鞘的装饰。人身鱼尾形象罕见,带有神话宗教内涵,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直接拷贝到自己公微号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存在的“九层妖楼”,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墓葬?
考古为大唐西域传奇再添新故事
金光闪耀在都兰热水墓群:首博青海文物特展系列下篇
都兰热水墓群
齐东方: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发掘记
九层妖楼:“东方金字塔”血渭一号大墓将揭开神秘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