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玉 | 艺术镂雕

玉者

石之美也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探讨研究古玉文化




两汉时期,社会安定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长达400年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给玉器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汉代玉器工艺风格承继战国时期,但在器型品类、制作工艺与纹饰风格方面,均有所提高和创新,艺术达到空前高度,体现出汉人高超的审美情趣。


湖南省博物馆藏 心形玉佩

春秋以后,镂空技术被大量的应用于玉器雕刻之中,战国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的镂雕工艺主要用于片状器物,但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立体镂雕作品,其工艺风格对汉代玉器的镂空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咸阳市博物馆藏 螭虎纹玉璧

汉代玉器的镂空,其加工工具与制作步骤与战国时期大致相同,但管具打孔与线具拉切技术更为纯熟。此期玉器的镂空通常是在已切割造形轮廓的玉料表面,以断续相接的钉线纹勾勒透空部位,利用小型管具于线稿勾转处钻孔定位,再依规划由金属线具拉切去料而成。金属线状工具使用时,需将线锯固定在弓形把手的两端,以手握弓把来回拉动,故常在切割面上留下细密的直线痕迹。

长沙市博物馆藏 龙纹玉牌饰

汉代玉器的镂空不打多余的孔。玉工将圆形的打孔融入造型之中,这与战国镂雕有所区别。战国有一部分打孔于镂空边缘,至汉代则不再出现,因此学者们将汉代玉器镂雕的特征概括为“镂空边缘无直线,钻孔融入造型中”。由于此时的镂空在艺术美感表现方面尤为突出,因此也称为“艺术镂空”。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双龙玉佩

平面立体化艺术镂空

汉代玉器皆由凹弧面、多角度取像及艺术镂空等手法来突显整体造形的平面立体性。其中,艺术镂空因弯转形态的大量出现以及管具钻孔的频繁使用,使得此期的镂雕玉器产生出一种兼具力量与温婉的特殊美感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玉牌

如1974年出土于西汉王室墓、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的龙凤纹玉环,这件玉器是该墓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玉器。这件玉环直径8.5厘米,厚0.3厘米,双面透雕曲盘缠绕的变体飞龙,环周饰以流动飞卷的云气纹和凤鸟纹饰,与整器混若一体,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凤舞之动感。该玉环雕琢刀法娴熟,线条舒展流畅,构思十分巧妙。

長沙市博物館藏 龍鳳紋玉環

總體上看,它是一個較為規整的玉環形狀,但卻不似漢代一般玉環的紋飾那樣呈對稱或重複式佈局。它以連續的橫 “S” 形組成一個圓圈,作為主體架構,再在其上添加龍紋、鳳紋和雲氣紋,富有動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龙凤纹玉环细节

从工艺上来讲,这只透雕龙凤玉环主要采用的是阴刻和透雕的手法,使得此器虽为平面雕,却呈现出立体的效果。玉环的透雕工艺,更加突出了玉环的轻盈、纹饰的飘逸,其设计新颖,构图变幻莫测。龙凤纹和云气纹多抽象模糊,有的甚至只有一个龙头或凤头的侧影,龙凤出没于云霭之中,或隐或现,神秘玄妙。

湖南省博物馆藏 龙凤纹玉环细节

复合式艺术镂空

汉代的玉器镂空已不再止于一种“工”的技术,除拥有“美”的效果之外,部分还兼具“用”的功能,成为工、艺、用三者结合的复合式艺术镂空。

五莲县张家仲崮汉墓出土 玉觹

如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131号墓出土的双龙玉珩,玉质受沁多呈白色,上有褐色、黑色点沁。器呈下弦月式,作珩形薄片状,透雕而成。两端透雕成龙首形,龙作吐云状,龙体卷曲,龙首瘦长,脑后有一长角。龙身饰有鱼鳞纹和阴线纹,珩体上下以卷云纹装饰。镂空造型在强化造形美感的同时,又具有系带孔的实用功能。

杨家山131号墓出土 双龙玉珩

汉代玉器的镂空制作,在促成平面造形立体化的同时,精熟的技术所营造出的特殊美感,亦使其由技入艺,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设计。精巧的镂雕技艺为汉玉增光添彩,使其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象征意义的三代玉器艺术(下)
汉代:辉煌的玉器艺术鉴赏
玉器的镂空方法
镂空雕
春秋战国玉器如何鉴别
战国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