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发现 | 湖北枣阳九连墩M1乐器清理简报

九连墩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之间,处于一条长3公里的南北走向低岗上,因其上分布有九个大的封土堆而得名。

2002年9~12月,为配合(武)汉十(堰)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对九连墩最南部的一号墩(俗名“鹰子包”)进行了勘探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2座(分别编号M1、M2)及其各自祔葬车马坑2座(对应编号CHMK1、CHMK2),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两座墓葬所出数量多、种类较全的乐器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又一次先秦乐器的集中发现。

一、乐器出土情况

M1椁室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室,按古代“八音”即乐器质地划分,共出土金(铜)、石、革、丝、匏、竹、木七类乐器24件(套),其中金(铜)器有编钟1套,石器有编磬1架,均出土于北室(钟、鼓槌在西室);革器有建鼓、单柄鼓各1 件,出土于北室;丝器有瑟10件(附7件瑟座)、十弦琴2件、五弦琴(轸)1件,6件瑟(附6件瑟座) 出土于北室,其余出土于西室;竹器有舂牍1件,出土于西室;匏器有笙2件,出土于西室;木器有雅3 件、不明乐器架1件,前者出土于南室,后者出土于北室。

二、乐器形制

(一)金(铜)器

编钟  1套。标本M1∶893,有木质编钟架1副,铜钟34件、钟钩12件、钟辖22件,木质钟棒2件、钟槌1 件。(图一)

图一: 铜编钟(M1:893)

编钟架(簨簴)  标本M1∶893-1,单面双层。由立柱、横梁和钟座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

下层立柱2根,分居两侧;上层立柱4根,存两侧2 根。横梁1根,架于立柱上。立柱凹腰方体,四面自两端往中间略凹弧,下层立柱两端和上层立柱下端出方榫,上层立柱上端为凹口卡放横梁。下、上层立柱分别高66.4厘米、39.4厘米,两端、中间边长分别为12.4厘米、10厘米。两层横梁均长方体,顶面两端略突起。下、上层横梁两端分别凿卯口、“凸”榫与对应立柱扣接。

 34件。青铜铸造。有甬钟、钮钟两种,分2层3 组,下层1组甬钟12件,上层2 组钮钟各11件。

甬钟  12件(M1∶893-2a-13a)。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局部纹饰略异。合瓦体,上窄下宽,于部向上收成弧形,舞平。钟体上以断面呈半圆形凸棱在钲部两侧自上而下相间分隔出枚带3条、篆带2条,每条枚带内各横列3枚,单面18枚,双面36枚。枚呈短柱状,下粗上细,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凸”字形,顶端中部尖突。舞上有长甬,上细下粗,衡平,旋上、下分别呈七或八棱柱体、圆柱体,斡兽或鸟首长方钮。钟壁厚薄不均,近口部渐厚。腔内两面正鼓与左、右侧鼓部之间各有一条凸带状音梁自钟口纵向延伸到枚下部位。标本M1 ∶893-13a,为次小甬钟。通高49.8厘米,甬长25厘米,舞修15.6厘米,舞广12.6厘米,铣长25.3厘米,铣间17.3厘米,鼓间14.3厘米,重6.92千克。(图二)

图二:铜甬钟(M1∶893-13a)

钮钟  22件。分东西2组,各有11件,西组钟(M1∶893-14a-24a)整体小于东组钟(M1∶893-25a-35a),基本自一侧(西)向另一侧(东)为由大到小排列。钮钟合瓦体,上窄下宽,于部向上收成弧形,舞平。钟体上以断面半圆形凸棱在钲部两侧自上而下相间分隔出枚带3条、篆带2条,每条枚带内各横列3枚,单面18枚,双面36枚。枚呈圆锥体乳丁状。舞上有长方形钮,上部略窄,下部略宽。钟壁厚薄不均。腔内两面正鼓与左、右侧鼓部之间各有一条凸带状音梁自钟口纵向延伸到枚下部位。西组11件钟正鼓部饰斜线、乳点、云雷纹地勾连云纹兽面纹,篆、枚带外侧四周除正鼓部外的部位及篆带内饰左右对称的勾连云雷纹地卷云纹组合成的象征性兽面纹。

钟钩  12件(M1∶893-2b-13b)。双股“U”形钩杆,鸟首形钩头,上宽下窄。钩杆中上部横断面呈圆形,上端后弯成尖钩状;下端钩杆连接处的钩头上部成“凹”形,“凹”形一上角突出呈曲尺形挂住甬钟斡孔。(图三)

图三:铜挂钩(M1 ∶ 893-12b)

钟辖  22件。长方体接兽面铺首。铺首面浅浮雕云雷纹地勾连云纹。西组11件钟辖(M1∶893-14b-24b)铺首形体小,辖体接于铺首背面中部,铺首勾鼻,两角外卷翘,无目。通长8.5厘米,体长7.4厘米,铺首最宽处4.1厘米。东组11件钟辖(M1∶893-25b-35b)铺首形体较大,辖体接于铺首背面中或下部,仅个别铺首勾鼻,两角内圆卷或外翘,鼓目。

钟棒  2件。1件残,1件出土时断为几节,均收缩变形。形制、大小、纹饰相同。长木棒形,除中部把握部分为圆形外,其余部分为八棱柱体。把握部分略内收。

(二)石器

编磬  1套。标本M1:911,计木质磬架1副,磬块9 小块,磬槌2件。磬架出土时压在编钟架下,断裂成多节,残损、变形严重。

磬架(簨簴)  标本M1:911-1,单面双层,由立柱、横梁和磬座以榫卯组合而成。双层共用2根立柱,横梁2根,1根架于立柱上端,1根横穿于两根立柱中部偏上。

磬块  标本M1∶911-2,石灰石质,浅灰色,仅残存9小块。形状多不规则,较薄。现存最大者长5.8厘米,宽2.2厘米,厚1厘米;最小者长1.3厘米,宽0.9厘米,厚0.6厘米。(图四)

图四:石编磬块(M1:911-2)

磬槌  2件,1件槌体一端残。整体呈“T”形,槌体一端较大,一端较小,较大一端的四边斜抹,横断面呈长方形,纵断面呈梯形。标本M1∶911-3,后部横断面呈扁圆形。通长53.6厘米,槌体长10厘米,宽3~4.7厘米,厚2.3~2.65厘米,柄长径2.55厘米,柄短径2.35厘米。(图五)

图五:漆木磬槌(M1∶911-3)

(三)革器

2件。建鼓、单柄鼓各1件。均残,收缩严重。鼓体木质,鼓框中部弧凸,两端渐收,鼓面皮质。

建鼓  1件。标本M1∶901,由鼓体、支柱、鼓座组合而成。鼓体由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呈圆桶状,两端收中间鼓。两端蒙鼓皮处各有7行方锥体竹钉。鼓皮不存。鼓体外壁中部于支柱两侧各挖5个圆形浅槽,呈“Ⅹ”形对称排列,槽内各卡放1个圆形帽状铜扣饰,共10个。扣饰外弧壁面浮雕三分云雷、乳点、绹索纹地卷龙纹。鼓体除蒙皮、嵌铜扣的浅槽部分外满髹红漆。鼓座部分残缺,整木雕成。半圆球体,底面平,弧面雕满相互缠绕的蛇。建鼓通过木支柱纵贯鼓腔,其下端插于鼓座中心的孔内直立组合而成。(图六)

图六:革建鼓(M1:901)

(四)丝器

共13件(套)。器类有瑟、十弦琴、五弦琴。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器体均为木质。

 10件(套),包括10件瑟和7件瑟座。

瑟10件。木质长方体,由面板、底板、侧板、挡板拼接而成,尾部略弧收。面板由两侧向中部略弧突,首端刻一横向浅槽嵌首岳,外侧并列弦孔。尾岳外侧面板上依次穿4个小方孔,孔内分别插入4个蘑菇状瑟枘。枘帽圆形,浮雕六瓣莲花纹;枘身方柱状,下部略细,上部略粗,个别残存缠绕的丝质瑟弦。标本M1∶915-1,24弦孔。通长188.5厘米,宽40.4厘米,瑟面最高12厘米。(图七:1)

瑟座7件,分平雕、透雕长方体座两种。

平雕长方体瑟座6件。基本完整,略收缩,两端局部略残缺。整木刻制。长方体,双面各由外向内浅浮雕四龙轮廓,踞伏状,张嘴,短角短尾。标本M1∶915-2,长52厘米,高12厘米,厚5厘米。(图七:2)

图七:漆木瑟、瑟座(M1:915-1、2)

十弦琴  2件。均残存琴身,底板缺失。琴身由音箱和尾板构成,整木雕制,1件尾板残。标本M1∶851,音箱尾端上半部向外伸出尾板,实体,平面近长方形,两侧中部略弧凸,顶面由两侧往中间弧凸。音箱尾端与尾板结合处横断面近倒“凸”字形,上部略突出并浅浮雕成圆饼状,侧面中间各有1 条浅槽,下部曲收成窄长方体。尾板末端侧面中部出1 长方形榫头,套入帽对应卯孔内。音箱长43.4厘米,最宽20.5厘米,尾板通长28.9厘米,最宽12厘米。(图八)

图八:漆木十弦琴(M1:851)

五弦琴轸  1件。标本M1∶912,仅存骨轸。完整。长方体拱桥状,内空。顶部横挖3道较宽的长方形凹槽,形成四条突棱,棱上各对应纵刻4道小倒“T”形浅槽,两端及倒“T”形槽间有5条承弦槽。轸宽5.93厘米,高3.05厘米,厚2.9厘米。(图九)

图九:骨五弦琴轸(M1:912)

三、几点认识

根据初步研究,九连墩M1、M2为夫妻异穴合葬墓,其下葬时代在战国中期;墓主人为上大夫级别的楚国高级贵族。两座墓葬出土的乐器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但共同反映了当时楚国高级贵族墓的乐器制度。

1.九连墩两座墓葬各有东、南、西、北、中五室,从下葬位置看,乐器均主要葬于北室;而两墓其他室下葬的器类中,东室主要随葬祭器,西室主要随葬燕器、工具;M1 南室主要随葬兵器、车马器,M2 南室主要随葬燕器。

2.两座墓随葬的乐器种类较全。九连墩两座楚墓出土的“八音”乐器除“土”音外均有发现,即使是目前出土先秦乐器数量最多的曾侯乙墓也只有金、石、革、丝、匏、竹,缺少“木”“土”类;且就同类乐器的数量而言,除钟的数量曾侯乙更多、磬的数量因九连墩M1石磬腐蚀严重不好对比外,其他乐器如鼓、瑟、琴、笙、排箫、篪等,九连墩M1、M2 或与曾侯乙墓相同,或前者更多。故称九连墩M1、M2是迄今出土乐器类别最齐全、数量最的先秦时期墓葬也不为过。

3.如上所述,两座墓葬的乐器主要下葬于北室,特别是核心乐器的钟磬都在北室,可知北室下葬的乐器组合应是当时宫廷宴飨或祭祀乐器体系的反映。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侯乙
探秘音乐天堂—曾侯乙墓
国宝导游第三站:青铜大铙
皖南西周青铜乐器钲
奇异的曾侯乙编钟-音乐趣话
铜铙一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