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夏彭阳发现商周遗址,出土甲骨文填补历史空白,专家:改写历史

众所周知,周朝在灭亡殷商之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按时缴纳贡赋并随从作战等。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数量有上百个,但是到底有多少就没有相关史料记载,而我们熟知的几个实力比较大就是秦、晋、齐、鲁、楚、吴、越等,而许多诸侯国在历史中却神秘地消失,它们的发现往往会改写历史。

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夏彭阳县姚河塬发现了一个62万平方米的都城遗址和50多座墓葬。在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根据清理出土的陶片,考古专家们初步勘查判断,这是一处西周时期的遗址。从墓葬规模专家猜测,墓主应是西周诸侯级别,但是专家比较好奇的是,在大型墓的墓室口部和墓道两侧,存在与大墓旁的中型墓葬相连的通道,这种墓葬形制在国内西周考古史上属于首次发现。互相连通的墓葬,在姚河塬遗址区目前发现了4组,考古人员推测它们可能分属4代国君。

另外考古队员在墓道和墓室中,发现了大量殉人及殉牲,整片墓地现已发掘的墓葬全部有腰坑殉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也让专家们十分不解。因为殉人和殉牲是商代墓葬的主要特征之一,西周之后就基本已经不用殉人殉牲的葬俗,这座墓葬却依然有殉牲的现象,专家怀疑这里埋葬的是西周时期的商朝遗民。专家通过考古发掘勘探发现遗址地区有规模很大的城址,包括壕沟、渠池、墓葬区、居民区、宫殿建筑基址、道路及房屋等遗迹,而这无一不展示着它功能齐全的区域划分。62万平方米的面积,比故宫也就小那么一点,3000年前古城的规模,令人震惊。

考古队员还在姚河塬遗址区发现了铸铜作坊遗迹,整个铸铜作坊的面积大约4000平米,通过发掘的灰坑、道路判断这里的铸铜活动当时比较频繁。根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铸铜作坊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周原、成周等王畿之地,而姚河塬铸铜作坊是已发现最靠西北的。然而最让专家们兴奋的是在姚河塬西周遗址发现了甲骨文,发现的两块甲骨文,一块是牛的肩胛骨,上有两行刻词,35个字;一块是龟的腹甲,上有20多个字。其中龟腹甲骨文,属于微刻甲骨文,20多个刻字全部集中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范围内,不拿放大镜甚至无法看清文字内容。在当时能够刻出这么小的字,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关于姚河塬遗址发现的甲骨文的上内容,仍然尚无定论,同样悬而未决的,还有这个神秘诸侯国突然消失的原因。宁夏是首次发现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墓地,且可以确认为西周早期的贵族墓地,这里可能曾是史料未记载的诸侯国。姚河塬西周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3000多年西周早期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填补了西周历史的空白。而关于这个神秘诸侯国的消失,有专家猜测可能是遭到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犬戎的攻打,被迫迁移到别处;也专家说也许这里曾遭遇无法逃避的瘟疫或灭绝人类的自然灾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探秘彭阳姚河塬丨这个坐拥62万平方米都城的诸侯国,竟然在历史上毫无记载?
宁夏发现甲骨文,揭开一个诸侯国的神秘面纱,没想到早就被盗了!
宁夏姚河塬:西北首次发现的诸侯国都邑城址
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考古:颠覆学界“周人文化未过陇山”论断
2007年山西出土一个古鼎,破解上面的铭文后,发现消失的“霸国”
考古队发现古遗址,挖掘出15万片甲骨,专家:该给纣王清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