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州窑的断代特征和真伪鉴定方法

很早就想写磁州窑,磁州窑自北宋得名,成为了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白釉釉下黑彩也叫白地黑花

白地黑花”是指在施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以毛笔为工具,蘸“斑花石”颜料(褐彩),绘出各种纹饰图案,在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这也成为了釉下彩的开山鼻祖,为后世的青花瓷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还是先放两张磁州窑的仿品:

上图是最常见的磁州窑仿品,也是最难的一种“白地剔黑花”的工艺,仿品就是这么喜爱挑战高难度。

上图是市场上仿制的比较像的磁州窑仿品,这种彩绘,器型上都做到了6、7成像,但是在釉面老化上、釉料材料上、化妆土的成分和褐彩彩绘笔法上都跟真品有一定的区别,您能看出来吗?

山人在文章最后做更多的真赝对比来把这些讲清楚。

来简单谈谈磁州,宋金时期的磁州窑在今天邯郸市的峰峰矿区,东临东武仕水库,西到太行,南至岳城水库。

这块土体在商初属商纣的王畿之地,西周武王商纣王武庚为殷候,峰峰地区为殷侯所统。春秋时期该区大部分地域属。三国时期叫临水,两晋时期临水县入滏阳县,到了隋唐更是从滏阳县改成慈州,又从改回滏阳再改成襄,直到宋政和三年

'州'为'磁州'。不过到元末磁州和滏阳县俱废。明清复置磁州,属广平府。

可见磁州从古到今多次每个时代都在易名,说明了此地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此地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山人在这里谈一下磁州窑在宋代兴盛来的几点原因:

1、五代大乱,唐代北方最大的民窑系“巩县窑”被废弃

2、五代河北胡汉杂居,对比中原相对稳定,所以一些制瓷匠人开始迁居此地

3、自然条件相对适合,西邻太行,内有煤矿,随着宋代的煤矿全面开采,为制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既然是宋政和三年改'州'为'磁州'。所以就不去讲北齐到五代的磁州窑历史了,在北宋以前,未发现大规模的窑址,山人猜测应该此地水土适合制瓷,因为战乱所以一些匠人聚集于此,制作瓷器,销售磁场周边而已。

先来讲讲这个政和年间,这时候的皇帝是宋徽宗,就是大名鼎鼎“瘦金体”创始人。这个时期是我国绘画腾飞的年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正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随着北宋结束五代北方的乱局,人口和经济开始飞速发展,但是到了宋徽宗时,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梁山起义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

所以山人推测,磁州窑正是因为河北从五代兴起的胡汉混居,到了宋徽宗时,中原不满腐朽统治的匠人,大量的逃到了磁州一代,这时候磁州窑聚集成了北方最大的民窑瓷器生产地,也正是因为纯民窑的关系,所以史书记载相对较少。

民窑当然第一位考虑的就是生存,再乱世更是如此,所以多数磁州窑产品都没有定窑的精制,但是由于受到宋徽宗时期大量精美绘画的影响,开始把五代和北宋早期复杂的剔雕工艺渐渐的改成了褐彩绘画。到此就为后世青花瓷的来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我们来欣赏一下磁州窑最普遍的“白地黑花”

这里把磁州窑系都涵盖过来一起比对欣赏

跟其他窑场五代——北宋早期普及的剔雕工艺一样,北宋早期的磁州窑系也是这个情况,这个时期的剔雕瓷器,虽然没有耀州和越窑那样的规整,但是还是十分精美的。剔雕、刻花和珍珠纹的瓷器也是在这个时期流传开来的。

盘口,直颈,折肩,肩部短流微撇,腹部圆鼓,至足下收,矮直圈足。颈部饰以数道凸棱弦纹,瓶体平衡,韵律感极强。修胎规整,制器严谨,造型端庄敦厚,又不失灵动优美。这个时期还是只有剔雕刻花纹饰,由于胎质过于粗糙,因此开始普及了化妆土技法,先在胚胎涂上一层细白色泥浆,再在白色化妆土上进行划花、剔雕、刻花的技法,制造出白色化妆土和露胎灰色的图案对比,轮廓鲜明,雕刻工艺老辣。

到了宋中期,经济和社会情况支持不了复杂的剔雕工艺生产了,所以出现了这种白地黑花彩绘的瓷器,由于制作更加简单,又不失美感,所以这种低成本的瓷器被快速普及了。

这个时期的装饰图案充分受到的宋代绘画的影响,不仅出现花鸟鱼虫、蹴球、赶鸭、戏鸟、骑马、钓鱼等图也都融合进了瓷器装饰里,上图就是一老者骑驴过独木桥,四角绘牡丹纹,二侧书写对联“古相 非俗”,“张家枕不凡”。

上图磁枕童子身着长衫,手持鱼杆,神情专注地盯着鱼漂。水中几条小鱼围着鱼饵觅食。画面简洁,主题突出,寥寥几笔就把恬静的乡间生活景象和儿童天真可爱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枕壁绘粗犷的卷枝蔓草。瓷枕底部压印'张家枕'戳记

上图是金磁州窑张家造春水图白地黑花瓷枕,是北宋时期磁州窑风格的延续。

磁州窑的提款以瓷枕上最丰富,这些都是制瓷作坊的标记,以张家造、张家枕、张家记等数量最多,这也侧面反映出当时民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了自己的品牌,在消费意识上,更加的接近于现代。

此外磁州窑还有一些其他的高品质产品

就像上图的北宋/金磁州窑绿釉黑剔花牡丹纹瓶。

还有上图的宋磁州窑黑釉铁锈斑碗一组两件

或者上图的北宋磁州窑白釉执壶

还有北宋当阳峪跳刀纹罐

咱们开始拿真赝对比来讲下磁州窑的鉴定:

一、白地剔黑花工艺:

白地剔黑花是磁州窑里难度最大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出来的瓷器是磁州窑的精品,但是传世极少,上图磁州窑梅瓶真品工艺分三步:

1、在瓷器胚胎上施上一层化妆土,再施黑彩

2、待到化妆土半干时候,用竹刀画出花纹轮廓

3、剔雕出去轮廓以外的黑色层,最后再罩透明釉来烧制

上图用真赝对比的方式可以看出,仿品有很多方面的错位:

1、划花工具不对,真品用的是竹刀,图案气象浑穆,线条遒劲有力

2、仿品用了金属刻刀,比葫芦画瓢,刀法生涩

3、真品在提出黑彩的时候是很容易剔到划花痕迹以内的,造成了黑色花纹的缺损,这种是手工的自然痕迹。而仿品过于的拘谨,毫无磁州窑的洒脱之气。

4、仿品气窑烧制,有气窑痕迹,还有在釉彩方面都跟真品有很大的区别。

二、白釉剔花天黑彩工艺

这种工艺是磁州窑第二复杂的工艺,存世量也极少,山人简单介绍下此类磁州真品的工艺:

1、在瓷胎上施满化妆土

2、用竹刀划花人物花纹的轮廓外形,然后剔除轮廓外的化妆土,露出瓷胎

3、在露胎部填入彩,然后通施透明釉进窑烧制

上图仿品不论是在刀工还是图案上,都没有丝毫的生动和对制瓷老辣的控制力,属于很初级的仿品。

上图是白釉划花黑彩罐,简单对比可以看出,花纹图案十分的简洁自然,划花工艺生动活泼,能看出来古代匠人制作时候的胸有成熟之态,聊聊数刀,就勾勒出了花纹的轮廓,然后很快速的填彩,也符合民窑生产压力下的快速制瓷流程。

三、白地黑花工艺

上图仿品才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也仿真度最高,造型比较仿古,彩绘颜料也很仿真,但是在釉面老化痕迹上,黑彩彩绘工艺上,还是跟真品差距较大。

仿品跟上图真品来对比的区别:

1、手工制胚和灌浆制胚的区别

2、天然褐彩和化工原理的区别

3、釉面的老化痕迹和仿品贼光的区别

4、真品的褐彩下笔老辣,这是跟古人从小使用毛笔分不开的

磁州窑系产品很多,宋金时期发展的规模很大,到了金代,河北邢窑、定窑都出现了一些仿制磁州窑的产品,可见磁州窑系的产品在当时是很受消费者喜爱的。

也因为南宋南迁,一些磁州窑的匠人跟随南宋迁到了南方,开始在江西、广东一代继续制瓷,影响深远。这种釉下彩绘的工艺,就逐步的发展成了后世的青花瓷,所以磁州窑的在中国瓷器史朝现代瓷器转化的过程上,是起到转折作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系瓷器的历史演变图示!
(十)广学天下名窑的典范
探秘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如何形成
说说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的那些事,让这些老东西有趣起来,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白与黑的交响 | 建窑与磁州窑的异同
宋代磁州窑的工艺特征和真伪鉴定方法——仿货老板都不知道的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