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早期颜色釉瓷器品种大全(二)

     永宣时期,景德镇御窑全方位仿烧历代各种颜色釉品种,创烧了翠青、甜白等名品,并尝试烧造纯正的黑釉瓷,为景德镇色彩斑斓的颜色釉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初也经历了一个颜色釉复兴烧造的过程,其中白釉、青釉、酱釉均由明延续至清。按照《陶成纪事碑记》的记载,清早期御窑烧造的青瓷品种主要有仿龙泉釉、仿东青釉和仿粉青色宋釉。但这些品种有时候很难具体区分。乾隆以后常规官窑仅仅保留了东青釉品种,而民间则将青釉泛称为豆青。清代还有一种所谓的郎窑绿,实际上是铁元素呈色的高温纹片瓷,也属于青釉系。清早期景德镇窑在颜色釉上的一大创新是,康熙时期终于首次烧成了纯正的黑釉瓷器,此为乌金釉。

1.康熙 粉青釉小纸槌瓶

     本品直口,长颈,丰肩,槌腹,胫部外撇,圈足,修足硬朗,足边呈二层台,康熙特征明显。通体施粉青釉,水润淡雅,不可方物。宋瓷中所谓纸槌瓶者多有盘口,少数不带盘口,也不乏一些口沿受损而类似直颈者,本品或即仿自此类器型,在康熙瓷器中并不多见。

     粉青属于青釉中颜色最浅淡者,可能即《陶成纪事碑记》所谓仿粉青色宋釉,但粉青釉绝不是清代御窑烧造后才仿得,明末民窑即不乏质量优异的粉青釉制品传世。

     需要注意的是,景德镇窑所谓的粉青,是一种很浅淡的湖绿色调,龙泉所谓的粉青则是一种较为纯粹的青绿色,两者名同而质异。从本展品更可以理解,优质的粉青釉不仅仅是颜色的浅淡,更需要水润的釉质,方称完美。

2.康熙 豆青釉大口梅瓶 

     本品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通体施豆青釉。此类梅瓶器型较为少见,重心高提,胫部轻灵,给人一种紧张感,体现了康熙造型的稚拙和夸张。类似器型除青釉外,尚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等品种。

3. 康熙 豆青釉青花釉里红三果纹摇铃尊 

     豆青釉由于颜色浅淡,既可以单独装饰,也可以搭配暗刻或釉上、釉下彩,因此衍生出许多品种,豆青釉青花釉里红即是一例。本品唇口,细长颈,圆肩,球腹,腹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腹部三面分别以青花釉里红绘桃、石榴、佛手纹,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外罩豆青釉,呈色淡雅,造型娴静,形似一只静置的佛家手摇铃,故名“摇铃尊”。

     类似青釉青花釉里红三果纹的器物见有若干种器型,形制多精致小巧,应为同一时期制品,总体质量较高,多为各大博物馆收藏。康雍之际另有一种青釉釉里红三果圆罐,总体要粗率许多,数量较大,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4.康熙豆青釉暗刻缠枝花卉纹纸槌瓶

     本品唇口外折,直颈,斜肩,槌腹,腹下略收,圈足,颈部饰弦纹一周,上下各刻变体莲瓣纹、重瓣纹一周,肩部弦纹两周,中刻三角锦纹,腹部刻缠枝牡丹纹,通体施豆青釉,此类装饰一般认为属仿龙泉釉品种。类似直颈、圆腹或柱形腹一类的器型,清宫档案多称为纸槌瓶,这一器型也是康熙的典型造型之一,类似制品见一件洁蕊堂藏品。

5.  乾隆 豆青釉瑞果纹梅瓶 

本品唇口,短颈,圆肩,腹下渐收,胫部略外张,圈足,足端施酱色护胎釉。器身两面分别暗刻大枝桃纹和石榴纹,肩部刻月花纹一周,胫部刻变体莲瓣纹,通体施青釉,微微泛蓝,釉质莹润。

6. 康熙 绿郎窑釉葵口盘

     本品呈八出筋葵口式,酱口平切,弧壁,圈足,通体施绿郎窑釉,颜色青绿,积釉处显苔绿色,开片细密,隐隐有起翘感。

     绿郎窑,现今更习惯于称为郎窑绿,关于其考证前已专门撰文论及,属于康熙时期仿制明代青釉纹片瓷的品种,与郎窑红并称。典型的绿郎窑不但应符合康熙瓷的特征,还应能得到康熙郎窑红相似器型和加绘康熙五彩两个方面的佐证。与本品器型相近的一件绿郎窑五彩制品见藏于故宫博物院,且其五彩具有典型的康熙特征,为这一品种明确了年代。

     绿郎窑虽雍乾以后大量烧制,器型翻新,但釉质与康熙制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颇类似于后制孔雀绿与康熙孔雀绿的关系一般。这也正是康熙民窑独步一朝的细微感受点所在。清末民国时期,国外藏家对郎窑红和绿郎窑青睐有加,商贾之人竟以低温绿哥釉瓷蒙混之,成为一时奇谈。

7. 康熙 绿郎窑釉五彩花蝶纹菊瓣碗

     本品呈菊瓣形,敞口,口施酱釉,弧腹,圈足,通体施绿郎窑釉,釉色淡雅,开片不如上器明显。外壁绘五彩洞石花卉纹,内心绘杂宝纹,康熙晚期特征明显,烧成时间直指郎窑时期。与之相似的郎窑红器型见于故宫博物院藏品。这件制品既有与之相近的郎窑红器型佐证,更绘制了典型的康熙五彩,成为绿郎窑品种认定和断代的重要器物。

8. 顺治 白釉暗刻庭院瑞兽纹大莲子罐

     本品直口露胎,下承小台,圆肩,倒卵形腹,平砂底。器身以通景方式暗刻麒麟飞凤纹,一蹲一飞,顾盼呼应,周边衬以栏杆、洞石、芭蕉、远山等,外罩白釉。纹饰以减地剔刻法刻制而成,以刀代笔,表现精细入微,鳞毛清晰可数,山石层次分明,远、中、近景一目了然,细节则完全不亚于青花制品,而比青花更具立体感。

     与之相同纹饰和刻划手法的制品见有一件花觚,当为同时期制品。麒麟芭蕉纹及莲子罐时代特征均较明显,应是顺治制品无疑。此种以繁复的减地剔刻法表现纹饰的工艺在明末清初之际较为流行,而费尽心思的精细工艺,又偏偏表现在不太凸显图案的白釉器上,稍远看去,纹饰若隐若现,并不清晰直观。哪怕施其他透明色釉,也能通过剔刻处积釉的色差将纹饰反衬得更加清晰,而这类制品偏偏选择白釉来表现,这种“白而不白”的理念,不知是否隐含了当时的订购者或创作者一种特殊的心境?

9.  雍正至乾隆 白釉暗刻云蝠纹太白坛

     本品唇口,短颈,圆肩,倒卵形腹,圈足,通体暗刻云蝠纹,施白釉。此类器型因类似太白醉酒之酒坛,故称太白坛或太白罐,一般认为太白坛流行于雍正、乾隆时期。参阅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雍正器型示意图。

10. 雍正至乾隆 白釉暗刻喜鹊登梅纹小太白坛

     本品器型与上器相仿,惟尺寸更小。器身刻一幅喜鹊登梅纹,构图疏密有致,亦采用了剔刻法,但纹饰周边刀工较为细腻,这也体现了工艺随时代的变迁。

11. 雍正 白釉暗花葵口盘一对

      白釉暗花花口盘碗杯碟类器物在雍正时期较为多见,官、民窑均有生产,既有内销,也有出口。这对白釉暗花盘整体呈花朵形,盘心暗刻一簇团花组成花心,外圈围绕两周类似月华纹的花瓣,并直接形成葵瓣口盘沿,暗刻纹饰与器型合为一体,颇为巧妙。外底青花豆干款,时代特征鲜明。

     该器的设计与景德镇陶瓷馆所藏的一件青釉暗花葵口盘颇为一致,也为这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了参考。

12. 康熙 乌金釉笔海

     这件笔海总体呈圆柱形,直壁略外侈,玉璧底,器内施白釉,外壁施乌金釉,通体乌黑。

     故宫博物院所藏相同形制的乌金釉描金赤壁赋笔海,隐约可见己丑(康熙四十八年)纪年款,为此类器物的准确断代提供了依据。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间郎廷极任江西巡抚,期间烧造了著名的郎窑,由于乌金釉大量出现于康熙晚期,因此将乌金釉归为郎窑的创制当属合理。

13. 康熙 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撇口碗

      该碗撇口,弧腹,圈足,足端平切,外壁施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一周,近处高树屋舍,两高士相遇于江边,远处层峦叠嶂,一片渔舟正在归岸,体现了康熙晚期国泰民安、悠闲自得的民间生活场景。本品纹饰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乌金釉棒槌瓶颇为相似,当为同期制品。

     康熙时期乌金釉、洒蓝釉、酱釉等器物为增加装饰性,多有描金装饰者,纹饰与同时期青花、五彩等均为同一粉本,数百年后描金多已不存,但仍不影响色釉瓷器的独立观赏性。

14. 顺治 酱釉暗花内璎珞外三相观音纹碗

     本品敞口,圆腹,圈足,通体内外施酱釉。此类制品为明末清初较常见的品种,其形制尺寸应与参阅器物相同。与通常制品不同的是,本品内壁暗花装饰璎珞纹一周,外壁饰三组观音纹饰,形态各异,描绘细腻。应是采取了描金手法,后金彩磨损而成暗花样貌,但纹饰保存异常清晰均一,非常奇特,值得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的器型名称—— 笔筒
广东衡益·广东浩宏2021秋拍
明清精品瓷器大赏[96P]
国博:明清单色釉,已臻化境|雍正|黄釉|瓷器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国风:明代瓷器的创新与精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