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小县城 ,出土上百件西周美玉!

济阳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目前,我县境内已发现刘台遗址、玉皇冢遗址等40余处古文物遗址。这些遗址既是我县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展现济阳文化的重要窗口。

西周玉雀

西周玉戚

西周玉勾

西周龙纹玉觿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刘台遗址(又称逄氏墓地),经过1979年、1982年和1985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对于研究周初齐国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方国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遗址于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全部都是西周玉戈哦)

(下图全部都是西周玉管哦

(下图全部都是西周玉鱼哦

玉鱼鹰 西周昭穆时期 长5.1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

西周玉鱼鹰呈淡黄色。体扁薄,呈空中飞翔状。正面微鼓,背面较平,两面纹饰相同。仰首,转身,两腿微缩,垂尾,口衔小鱼。眼凸刻,颈部有阴刻弧形线,翅膀阴刻云纹,尾部饰三道阴刻线。小鱼,深赭色,呈挣扎状,眼凸刻,鳍由阴线刻出。鸬鹚头有小孔,可与鹅、兔、蝉等组成串饰。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制作精巧。

从济阳博物馆馆藏玉鱼鹰可以了解到西周时期动物形玉佩饰制作工艺相当精美,在中国玉文化中,动物形佩饰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题材,龙、凤、虎、鹰、蚕等动物在古人心中是吉兆、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神奇功能。

玉龙 西周昭穆时期 长4.0厘米、宽3.0厘米、厚0.4厘米

西周玉龙呈淡绿色。体近椭圆形,全身线刻。两面抛光,各饰有一个龙纹。龙纹一面顺时针方向内卷,另一面逆时针。龙呈盘卷状,尾勾屈于器正中央。龙首贴于龙尾上,闭口圆鼻。臣字眼,眼珠钻孔,为一面钻,上刻云状纹眉。眼后上方为耳或角,上有一穿孔。龙首相对另一侧为龙的大小腿,小腿末端刻双弯钩爪。龙身内卷,身饰四组鳞纹。

西周玉鸳鸯 西周昭穆时期 长3.8厘米、宽2.6厘米、厚0.2厘米

西周玉鸳鸯呈青白色,有黄斑。全身线刻,线条流畅。勾啄圆眼,曲颈高胸。羽毛丰满,屈肢。胸前有一钻孔,两面钻。

西周玉兔 西周昭穆时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0.3厘米

此器双面片雕,属于图形配饰,扁平体,兔蹲伏在地,腿前伸,长耳后伏,尾尖上翘,硕臀,圆眼,吻部穿一透孔,后肢钻一圆孔,可供佩带。西周玉兔虽用扁平玉材,但造型比例匀称,仅夸张了耳朵特征,就显得异常生动。同商代玉兔比较,西周玉兔尾部均特别短,商代玉兔尾巴则稍长。

刘台遗址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骨器等。其中6号墓出土器物为最丰富,组合为6鼎5簋,符合诸侯墓级别。出土的器物上大多带有“逄”字,已引起国内考古专家的注广泛意。其中出土的玉器多达百余件,有玉戈、玉鱼、玉琮、玉鸟、玉蚕等,为研究山东地区商周时代的玉器加工及蚕桑、丝织业发展提供了一手资料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阳博物馆馆藏西周玉器赏析!
鱼群(1)商代鱼形玉器
馆藏圆雕动物赏析
山西陶寺玉器:玉璜组佩、多孔玉钺和多璜联璧
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商周玉器欣赏
大汶口文化玉器的普遍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