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聆听长安丨 节气·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0°,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1月19日至21日之间。大寒时节,天气寒冷,积雪不化。过了大寒,我们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此时,虽然大部分植物凋零,但皑皑白雪中隐现出冬小麦青青的小脑袋。当雪地里的这一抹绿色出现在眼前时,春天还会远吗?

01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在古代,这个时候大家需要吃一些炖煮的食物来御寒。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众多精美的馆藏文物中,就有商周时期人们用来烹煮、盛放食物的青铜器。
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朱马嘴商代遗址的饕餮纹鼎就是其中之一。饕餮纹又被称为“兽面纹”,是商周青铜礼器上最重要的纹饰之一。饕餮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展开的兽面图案,中线对称,尽管各个时期特征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会给人留下凶猛、狰狞的感觉。关于其内涵,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戒贪”、“符号”、“祭神”等几个方面。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将饕餮纹这种对称式图案,与青铜器严谨、工整、对称的造型融为一体,可以增加器物造型的庄重感,而对于纹饰本身来说,那种威严的、神秘的力量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装饰着饕餮纹的青铜器,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饕餮纹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这件饕餮纹鼎,是一种圆形的柱足大鼎。口微敛,折沿,立耳,腹略垂,柱足中空。立耳外侧呈凹槽状中空。纹饰以细阳线勾勒,腹上部饰饕餮纹一周,足上部亦饰饕餮纹。鼎的腹、足及底部范线明显,显然是铸造完成后未予打磨。这件铜鼎体量较大,属于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鼎中比较大的一件。器物上装饰的饕餮纹,与那种展开式的、以粗线条勾勒的饕餮纹尽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以细线勾勒的纹饰,一方面仍不失饕餮纹面目狰狞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使饕餮纹神秘、诡异的一面得到了增强。

02

大寒临近春节,人们喜爱腌制菜、肉。在西周时期就有专门用来盛放腌渍食物的器物——豆。

周生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最早的豆原为陶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开始有青铜豆,且逐渐演变成一种礼器,用以祭祀和宴享,专备盛放腌菜和肉酱等调味品。豆的使用常以偶数组合,使用的多寡表示贵族身份等级的高低,故有“鼎俎奇而笾(biān)豆偶”的说法。此器自名为“豆”,为我们提供了西周中晚期豆的标准形象。

文 案 & 剪 辑 :李珏雯

声音&本期编辑:史杨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物馆近距离】从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看中国的青铜时代
我的图书馆
你家有的话,几代人都是富翁(转载)
山西博物院 金胜赵卿
器物的演变:从夏商周青铜豆到清代洋彩高足盘(图文详解!)
上海博物馆藏品青铜器(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