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动债权

在新的破产法草案中提出了劳动债权的概念,所谓劳动债权是指因破产宣告前的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等,国务院政策性破产文件中规定的职工安置费用等破产法规定不予以清偿的部分除外。破产法草案将劳动债权列在破产清算第一顺序,即便如此,由于是在担保物权及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受偿,仍可能会出现劳动债权因破产财产不足,或在企业主要财产上均设有担保物权时,无法获得清偿或全部清偿的现象。

动债权于是有人主张,将劳动债权列入破产费用清偿;还有入主张,将劳动债权列在有担保物的债权及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前给予最优先的清偿。笔者认为,对劳动债权要充分保护,但上述主张是不妥的。

第一,不宜将劳动债权列入破产费用。破产费用是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劳动债权的性质与破产费用完全不同,两者不容混淆。依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应当终结破产程序。将劳动债权列入破产费用后必然会导致破产费用大幅增加,会频频出现因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而不得不终结破产程序的现象。这样,劳动债权会因破产程序的终结而无法获得清偿,不受其利,反受其害。

第二,将劳动债权列在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前清偿是不科学的。有人认为,职工劳动债权都得不到清偿,却让破产管理人拿走报酬,让破产宣告后因履行双务合同而新产生的债权人优先获得清偿是不合理的,应当让劳动债权在它们之前获得清偿。这种观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对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在破产程序中的作用以及与劳动债权清偿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为进行破产程序,必然会产生各种费用支出,也可能使破产财产承担一定债务,这些费用与债务必须随时优先拨付,否则破产程序就难以进行。试想,如果管理人的劳动报酬不能得到清偿,谁还会出任管理人?无人担任管理人职务,破产财产无人负责收回、管理、变价和分配,破产程序将无法进行,不仅职工的劳动债权,所有的债权都无法获得清偿。所以虽然管理人的劳动报酬发生在破产案件受理之后,但由于它是为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所产生的,要优先于破产案件受理之前产生的劳动债权清偿。共益债务的优先清偿对保障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也起着重要作用,破产案件受理后,如破产企业还需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经营,或继续履行未履行的合同等,必然会发生部分新的债务即共益债务,这些债务如不能得到优先清偿,将无人与破产企业进行任何经济来往,破产程序也将无法进行,所以要得到优先受偿。

第三,将劳动债权列在有担保物的债权之前优先清偿不妥。有人认为作为一种赎买方式,可考虑将职工劳动债权的一部分列为特别优先权,与有担保物的债权在同一顺序中清偿,也有入主张,在劳动债权不能得到清偿时,从担保物变价价款中拿出一定比例(如10%)予以清偿,公平分担损失。笔者认为,这是可以考虑采取的变通措施。但在没有取消政策性破产的情况下,因其已经对劳动债权规定有特别优先的清偿措施,故不能再作新的规定了。如将劳动债权列为特别优先权,对其范围必须合理界定,原国务院政策性破产中规定的职工安置费用等不合理项目,不能再列入优先清偿的范围。对劳动债权中可优先清偿的部分要加以限定,如仅限于职工工资,而且是破产案件受理前一年内所欠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一定数额。超过此范围的劳动债权应作为破产债权在第一顺序中受偿,不再享有特别优先的受偿地位。当劳动债权特别优先权仍不能从破产企业未设定物权担保的财产中足额支付时,其优先权不应再扩大到担保物上。但出于社会政策考虑,可由担保物变价价款中拿出一定比例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时,应由政府承担等其他渠道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产程序中各类债权清偿顺位问题研究 ——暨对债权范围的厘定之一
准确理解和适用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河南博云天律师事务所
劳动者工资在普通执行程序中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企业破产职工怎么应对?法官详解
重磅文件︱2017江苏省院《破产案件审理指南(修订版)》(下)
企业破产后债务清偿顺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