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德德山山有德
常德德山山有德
   

                    德山夕照

    相传在尧舜时代,枉山(今德山)脚下住有一位名叫善卷的先生,他很有德行,农闲时,在德山孤峰岭开设学堂,教育农家弟子,农忙时,自己耕田种地。平时,对方圆几里内老的少的,都肯行善积德,对隔壁乡邻就更是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尧帝得知,便拜访善卷先生。这时,善卷正用牛耕田,尧帝问道:“先生,耕田不是用水牛好些吗,为什么要用黄牛?”善卷先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耕田,等一犁耕到头,他才将黄牛叫住,停止耕田,并把黄牛放到山上吃草去了。这时,善卷先生便过来对尧帝说:“刚才先生问我为什么不甩水牛而用黄牛,这叫我怎么说呢?耕田是水牛好,力气又大,黄牛当然要差些。但当时黄牛正在为我耕田,我不忍讲它的坏话。”尧帝听后对善卷先生的为人更加了解了。心想,他对牲畜都这样讲道德,对人们积的德那就不用说了。果真是难得的人才。于是尧帝便对善卷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还说明了来意,想以天下“禅让”给他。善卷先生谢绝了尧帝的好意,并说:“我自力更生,养活自己,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亦乐乎。”尧帝不好勉强,与善卷先生告辞。从此善卷先生的德名便传遍天下,成为天下人的典范。后来,善卷先生患病死了,就葬在沅水河畔的花船庙(亦叫永庆宫),这里的百姓为了永远不忘记他,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善卷垸。隋朝时,朗州刺史樊子盖钦慕善卷先生高尚的品德,将善卷先生居住过的枉山改名为善德山,即今常德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的谚语便源出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卷归隐大酉山
✎ 善卷——德之源、德之祖、帝者师
德山脚下汤汤枉水
乡恋赋一一常德
共筑书院之:一本书,拥有一座书院
家乡常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