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美学境界随想录

作为对联艺术创作,如同书画艺术创作者,首要在做人,重视人文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谓“功夫在联外”,即是说,仅仅追求作联技巧是作不出好联的,需要提高人的境界,以及对自然,社会的接触,感悟。在大家眼中,联中情与诗画意的创作有赖于意象的塑造。而意境的追求是联的审美原则,本文从诗画的美学境界来探索对联的美学境界。

老子“道法自然”、“大象无形”论,算是美学境界的早期理论了。

王夫之诗歌审美意象说包含情景交融论和审美直觉的“现量”论。其意象说的审美意义受道家老子的影响。美学家说,美是自由的形式,而自由又不是任性。当然美学境界还有夫子,庄子等人的论点。我仅说说自己对对联美学境界的观点。

一。印象

我所说的印象类似画派的印象派。就是作联时勾勒其要素点,而要素点恰能撑起其美学境界,以一联为例子:

题西湖

烟雨朦胧,常香越伞西施打;

风光旖旎,不老宋船苏轼撑。

楹联鉴赏:-作为题西湖联,此中运用的就是印象手法的运用,西施广泛为佳人,苏轼广泛为才子。是以以其之典故来广代在西湖的烟雨之中游湖所表现出的美感形象。且其富有诗意,读来琅口。印象手法的运用最主要的是能体现出其风景人情。

西方印象派绘画在构图 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是以印象派手法以勾勒线条轮廓为主。对联运用到此,也是基于此道理。

二。朦胧

朦胧类似于中国的古典审美观,以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例子。。“疏影”“水”“暗香”和“月”等意象,组成一幅清淡而鲜明又富有立体空间感的画卷,诉诸读者的视觉、嗅觉,似乎还隐隐地诉诸触觉;再细加咀嚼、追索,“疏影横斜”暗示小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伸展枝柯,“暗香浮动”暗示小梅在最自由的环境中释放精气,体现小梅最佳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本性,体现小梅的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自然融洽,画面里面似乎弹响着“自然”与“和谐”的琴音。此处以疏影,黄昏月为主调颜色处理的方式就是朦胧的意象在做怪。我曾出句“纱笼初画人依旧”,也是类似于此,因为有纱的朦胧遮住,所以给人感觉人物若隐若现。

三。细腻

细腻一词在古代有形容诗人的观察能力,就以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云此句奇特,显示了诗人对意境的追求至细无比。当然我们现在的写联很难作到再比虫吐秋丝更细腻,但细腻的发现还是很美的,以一联写平湖秋月:

双桨划舟捉月影;

一衣带水探荷香。

联中的一衣带水给人的感觉是因为期待荷香不及,是以诗人的衣襟拖着水过去了,此种细腻的观察增加了联的美感与生动的写照。与之细腻成对比的是放大作用,也是对联美学意境的范畴,一联题拙友笑笑老人居:

莲台一片清凉,蛙辈正愁避暑,须借这池水荷风,解诸烦恼

庭院许多欢喜,鸿儒独醉思春,且留些兰花亭竹,放大幽香

楹联鉴赏:联语从蛙辈和鸿儒的戏谑角度出发,勾勒出一副夏水轩的景色。放大幽香,妙语也,把意境放大。鸿儒正在独醉思春过程中----要注意到他已经醉意熏熏然了,完全可以产生幻觉的,所以幽香放大了,所以才有趣。

是以细腻的观察与描写成为对联美学境界的一个特点。

四。抽象

抽象乃至于细腻与印象之间游荡,无论是西方的肖像蒙娜丽沙画像还是东方的丝绸蒙娜丽沙画像,在抽象的背后赋予了画面一些神秘的感觉。抽象更是若有若无的东西,说其不实在,却又存在。故抽象的美感更加吸引人。一联写山居:

生芽老树抽新绿

漏月随园种古黄

联中的种古黄一语即属于抽象作用,给人的感觉是月怎么可以种呢,但确实是存在的景象。

五。自然

自然,这是再普通不过的话题了,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自然之美来塑造对联的美学境界,是最恰当不过的工具之一。以我眼,以我心,以我鼻,以我舌,去看待大自然的一切,所体会的都属于原来的味道。自然的美既是对联美学的原来味道。此就不举例子。

六。刻画

刻画属于人造的美,带着主观因素多些。有作联如画之语。举一例子

灯照花虫扑扇谷

夜窥画虎下屏山

楹联鉴赏:屏风扇,挂在墙上或摆在大堂之内作装饰用,扇骨长六七十厘米,实际上是一种特大型的折扇。在两句七言十四字中,除四动词字,竟然写出灯,花,虫,扇,谷,夜,画,虎,屏,山,十种景物,容量之大,堪为妙笔。联语中字字精当,工对,构思奇特,体现作联如作画,为画中画之佳作。

上联中把外界的花虫以“扑”字,融入画里,是以形动忖虚静。下联更绝,把画中的虎以“下”字,其猛虎下山之神态呼之欲出,是以神动忖虚静。可见整联在灯夜下,挂在墙壁上的屏风扇中的画工精绝,让人在真假景物中,分不清楚哪是虚,哪是实。

以上刻画为有意的主观感觉。是以刻画的好坏全看个人的水平如何。通常这也是对联美学境界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七。禅像

我们说的禅像在对联美学境界中属于教高层次的领悟和折射。以一联为例子:

题第三极西藏风光(云中星君)

入境渐无自我,镜像大千,气宇澄明,浮云过客皆然有幸,皈依其浩渺

出神已化空灵,情天不老,风华洗练,幻海苍山如是交融,超度此沧桑

楹联鉴赏:通常在神奇的自然风光面前常使人有错愕的心态,但此联所产生的效果却不是这样。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使得联显得萧疏清远,又借带西藏密宗与其自然相通灵的悟。联中的景非一时骤见,而是历经劫苦所得。西藏有苦行僧朝拜的习俗。如此仿若得“华严境界”(老康语),达到佛家的空寂之境。全联耐品,耐嚼,尤其是“超度此沧桑”出彩。所谓的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能把对自然的感悟以禅的形式咀嚼于嘴,以禅的形式赋予于画,应是对联美学境界的另一理性认识。

八。音律

想想为啥佛教能在古代直到现在,能风靡中原。其实是其宣传者摩罗鸠什罕在翻译佛经中,从胡文为中原文字时所运用的音律,使得经文读来如音乐般美。我听过金刚经,其中的韵律之美,实在不逊色于音乐。对联何尝不是如此,好的对联作品除其值得欣赏的因素外,韵律,韵脚的安排适当,将为联增色不少。就我题山居“洗竹稿添峰笔画;居山性转石莲花”一联的压韵,也使得联读来快意。

当然,以上我说的都是艺术相通的一些法则。认识到这些,需要人的境界认识美感的存在。心灵需要美,作联如做人的道理,以及精神境界的美远超出了文字之美。抛个砖头。

元宇宙楹联研究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理运用意象来说话
卢禹舜意象山水作品欣赏
【引用】卢禹舜意象山水作品欣赏
意象、意境、境界:艺术审美的三个层次
天观念之下的中国美学特征
美学原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