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中清明

    关于清明的诗词,常看到寒食二字,今天我们读来,很容易误以为寒食在古代是清明的别称。其实清明与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详细记载了寒食节的发源传说: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卢象的《寒食》讲的便是“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起初,春祭都在寒食节,后来人们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在清明时举行。这些习俗在存世的古诗词中都有展现。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广为流传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便以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地传达了古代百姓清明祭奠已故亲人的民俗风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云:“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描写的也是清明扫墓的场景,但情感则显得更深沉,更具启发性。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古人清明春游的快乐场面。唐诗宋诗里关于清明的诗句,存世的达几百首,有基调低沉悲伤的,也有恬淡适然的,可谓风格迥异,再现了古人清明时分的种种生活面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清明节的风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不少身居异乡的游子纷纷于此日遥望故乡、祝福亲人。明朝诗人高启所作的《清明呈馆中诸公》一诗,不仅把当时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再现于纸上,而且将自己的感情变化、内心活动也曲折尽致地表示出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生气勃勃、吉祥如意、情景交融、悠然神远的氛围之中: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
清明习俗诗中寻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抒怀遣兴,咏节日的古诗词
清明节习俗及诗词欣赏 (图诗乐)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487-488首·无名氏七言绝句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