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荆州花鼓戏和湖南花鼓戏

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多来自民歌和各种民间说唱音乐。其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单篇牌子是一人载歌载舞、抒发情感或叙述故事的腔调。其中的[西腔]、[站花墙]、[十枝梅]等,是从专曲专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板式变化的一曲多用的腔调。特别是其音乐曲调与语言声调的密切结合,使唱、念浑然一体,十分协调,这是荆州花鼓戏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风格的重要因素。专用曲调主要用于小戏,有一戏一曲、单曲变唱、多曲联唱诸调。插曲是剧中作"戏中戏"时插入演唱的时调小曲、地方曲艺及其他剧种的曲调,主要起丰富唱腔色彩的作用。 

荆州花鼓戏的打击乐,系来自当地民间的采莲船、高跷、车水锣鼓等。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锣鼓点,但牌子的打法、击乐的配备等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草钹、乱劈柴、走锤、高腔、悲腔、打锣腔梗子、圻水三起板等锣鼓点子,都有独特打法。早期剧团中的乐队只有武场,使用的打击乐称"家业"或"火爆"。常用乐器有大锣、小锣、海钹、马锣、堂鼓、板、竹兜(代边鼓)等。其中马锣、堂鼓的配合很有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州花鼓戏的唱腔配上了小型民族乐队伴奏,乐器有二胡、京胡、琵琶、唢呐、笛子、大提琴、笙等。后来又增加了西洋木管乐器,有些剧目还使用了铜管乐器。这些乐器的增加,使荆州花鼓戏的表现力得到丰富和提高。 

荆州花鼓戏主要行当有小生、小丑、小旦。到"六根竿"时期,随着剧目变化,行当角色有所发展,出现了小生、生脚、正旦(相当于青衣)、花旦(又称铁扁担)、丑脚五个行当。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有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中的梁山伯;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正旦:主要饰演端庄贤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中的秦香莲、《秦雪梅》中的秦雪梅等。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轻快灵活、动作细腻、道白清脆。所饰角色如《辞店》中的卖膳女、《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丑:此行当戏路较宽,多饰演雇工、书童、教书匠、店家、恶少等。其所饰人物或机智敏锐、诙谐风趣;或奸诈狡猾、刁钻圆滑。如《张先生讨学钱》中的张先生;《阴审》中的判官等。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中的张朝宗、《乌龙院》中的宋江等。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 

四、传承价值 

从荆州花鼓戏的起源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看,它与中国戏曲发展史存在着一根极为"对应"和"吻合"的链环。21世纪前后,荆州花鼓戏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机,发掘、抢救和保护荆州花鼓戏,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民间小戏的总称。湖南各地根据各地语言语音和演唱风格差别分为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衡阳花鼓戏、湘西阳戏(因正月阳春演出而名)等,其中受汉调皮黄影响,具有“汉味”的花鼓戏,主要有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和常德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安徽等花灯戏、花鼓戏的起源发展过程大致相同,即在民间玩灯歌舞的基础上加上说白、情节而来的。过去民间玩灯无论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采莲船都需要音乐渲染气氛。需要鼓锣控制节奏。玩灯者高兴时还要把民歌小调掺杂进去,一唱众和,旋律活泼、跳跃,具有古朴原始的乡音之美。 

最早的花灯音乐源于“傩”。殷商时,荆楚一带就“击鼓载胡,傩舞逐疫”(《荆楚岁时记》)。到战国时期,除鼓锣外,其他乐器像瑟、箫、竽之类也都用于傩仪中。各种乐器组合“应律合节”配合巫之歌舞以迎神驱疫。 

后来民间花灯兴起,除俗音乐,像山歌小调外,主要借用的是傩仪迎神还愿的具有宗教特性的音乐。两者交融在一起,在四川就成了灯中有傩,傩中有灯。有湖南也是如此,如岳阳的神案戏,傩愿戏无不渗透到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中,成为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内容。花灯歌舞自不可免,如果从年初算起,正月闹花灯,二月庆花朝,三月清明祭祖,五月端午,六月迎神,七月盂兰盛会,八月中秋,九月重阳,一直到年末守岁,开年迎春都离不开歌舞音乐。另外,民间礼仪活动,如祭祖、婚礼,丧仪、满月、周岁、做生做寿,新屋上梁、乔迁新居,甚至开镰割谷、新米尝新也离不开歌舞音乐,至于赛灯、赛龙舟就更不用说了。 

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是融歌、舞、剧为一炉,以剧本为主体,以表演为手段,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花灯花鼓歌舞只具有戏曲某些因素,要上到戏曲层次,还需要借鉴外来艺术,如黄梅戏最早借鉴了青阳戏和徽戏,苏剧最早借鉴了昆剧。在湖南花鼓戏成为独立剧种之先,清嘉庆、道光年间汉剧已经在洞庭湖、沅水、澧水一带广为流传,所以后来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长沙花鼓戏都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 

岳阳花鼓戏流行于岳阳、汨罗、临湘及鄂南一些城镇。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 

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等。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琴腔”受汉调影响是很明显的。岳阳花鼓戏有不少剧目也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东南地区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群众很容易接受,很喜欢看,并叫它“提琴戏”。 

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沙、湘潭、株州、宁乡、浏阳、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戏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花鼓戏剧种。早在清代中叶就在这些地方流行开来,盛演不衰。 

长沙花鼓戏主要声腔是“川调”,为大部分剧目所采用。因伴奏用丝竹乐器,民间称它为“弦子腔”。“弦子腔”同样受汉调皮黄影响,逐渐靠近板腔音乐,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类,主要剧目有《盘夫》、《祭塔》、《捉蝴蝶》、《放风筝》、《梁祝哀史》、《白蛇传》、《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等。 

无论“琴腔”还是“川调”弦子,都以大筒等弦乐伴奏,其发音沉郁淳厚。 

岳阳花鼓戏和长沙花鼓戏第二种声腔都叫“锣腔”。“锣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解放前荆州花鼓戏也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50年代才加入文场伴奏。无论是岳阳还是长沙的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第三种声腔叫“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但作为过门、过场音乐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 

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太强的“二小”,即一旦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戏,多用当地小调,后受汉剧和其它剧种影响搬演情节性强,人物较多的剧目。 

因小调戏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与之毗邻且语言、语音又比较接近的汉调音乐,形成后来的“琴腔”或“川调”及某些“打锣腔”。并在长期的舞台演出过程中融入地方音乐,依循旋律特点相对固定的声腔格式。花鼓戏把这称之为“正调”。“正调”的形成弥补了小调之不足,曲牌联缀之不足,使花鼓戏具备演本戏的音乐条件。 

至于常德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日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淫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常德的音乐也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主要剧目有《林英观花》、《跳粉墙》、《拣菌子》、《双下山》以及解放后改编的《尤二姐之死》。新编现代戏《山村兽医》。 

湖南花鼓戏除声腔音乐外,不少传统剧目是从汉剧搬过来的,据说有几百个,如《宋江杀惜》、《梅龙戏凤》、《关王庙烧香》、《槐荫送子》、《清风亭》、《赶潘》等。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由萧重饰胡秀英,赵菊云饰刘海,钟宜淳饰刘母的《刘海砍樵》说的是常德武陵丝瓜井刘家村有位青年樵夫刘海,每天上山砍柴,然后卖柴换回盐米侍奉娘亲。前山有狐狸九姐妹,九妹胡秀英因爱慕刘海勤劳朴实,所以在路上拦住刘海,提出亲事。当刘海知道秀英是真心爱他时,就答应了。于是二人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双双归家。原来刘海娶回家的胡秀英是修炼了500余年,才得半仙之体的狐狸仙女。她有颗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洪兰桂打酒》之宁乡正调
岳阳花鼓戏
戏曲百科|湖南花鼓戏你了解多少?
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小调常演剧目
长沙花鼓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