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香天一阁
书香天一阁

发布时间: 2009-8-12

 

走进天一阁,是在仲夏灿烂的阳光里。

    400多年来,天一阁静静地立在宁波城月湖的西北隅。作为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天一阁吸引了众多的追慕者纷至沓来。我国古代多有藏书家,然其收藏大多不过百年即烟消云散,而天一阁藏书墨韵飘香400余载,并成为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考其终究,这与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的善于经营是分不开的。

    面对古老的天一阁,透过岁月厚厚的纱障,我们可以想象出范钦当年藏书的艰辛历程。范钦,浙江宁波人,生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27岁中进士,做过京官,55岁时升为兵部右侍郎。范钦一生爱好藏书,宦游各地悉心搜集各类典籍,尤重地方志、科举录、政书、诗文集等明朝当代典籍,经多年积累,蔚成大观,所藏书籍达7万多卷。

    明嘉靖年间,范钦因藏书而建书楼。他给书楼起名“天一”,取义于汉代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楼的形制也因此而成。范钦建此楼可谓用心良苦,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于楼前凿“天一池”,以蓄水消火。

    范钦逝世后,其长子范大冲继承了父亲的藏书,并立出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规定,为天一阁藏书的完整保存奠定了基础。公元1772年,乾隆诏修《四库全书》,向全国各地征集藏书,范氏后人应诏进呈了天一阁藏书600多种,为《四库全书》的编修作出了贡献,一时传为美谈,天一阁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时期。此后,天一阁便逐步衰落,每一次战乱,都给天一阁带来了灾难。至1933年,危在旦夕的天一阁才由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并扩建了亭台园林,增加了明州碑林和尊经阁。天一阁为范氏私家管理的时期也随之结束。

    朝代更替,世事沧桑,天一阁宝藏着书魂,多少学者文人来到这里,寻的便是这个魂。据说,天一阁在范氏家族管理的数百年间,不是凡夫俗子能进的,获准登楼看书的学者仅有十余名。今天,当目光触到书楼上那些“烟酒切忌登楼”、“手不洁者不能取书”等禁牌时,我们不禁屏息噤声,生怕惊醒那一楼清梦。清风送来几声鸟语,掩映在湖山绿树中的藏书楼显得更加清幽、古朴,那一排排厚实的青砖、黛瓦营造了喧闹都市里难得的一方乐土。

    天一阁,这座范氏家族引以为荣的精神家园,如今已扩建成专题性博物馆,成为中国藏书界一颗耀眼的明珠。天一阁的存在,使宁波这座商业气息浓重的现代城市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宁波民间历来重视读书藏书的传统,如天一阁的书香一样绵延不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输入标题千年藏梦一卷书
书香四溢的书斋与藏书楼
【西散原创】刘存根作品 | 书香
范钦
再续百年书缘
“水”与天一阁——从“水”文化说到天一阁保护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