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林桂岩书院
华林桂岩书院

发布时间: 2008-6-14

 

考古发现

我国最早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桂岩书院旧址近日在高安市华林垦殖场被发现。该院为华林垦殖场洪城村与上游水库交接处。这座千年“学府”,初创于唐朝中期,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由唐代教育家、国子监祭酒幸南容创办。

经江西省有关专家考证发现,书院总面积近百亩,规模宏大,学生不仅习文,而且习武。《江西教育志》中记叙,桂岩书院是江西最早的书院。又据1996年版《江西省情与战略》载:“江西是古代书院文化的发祥地。据目前已有资料佐证,我国最早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坐落于今高安市桂岩书院”。

创始人介绍

幸南容(公元746——819),又名幸显,字惕微,高安华林乡洪城村人,历官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兼太子宾客。元和9年(公元81468岁的幸氏告老还乡,在洪城“筑书院以授业”首建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桂岩书院,讲学授徒,“颇获士望”,是一位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唐代教育家。死后,唐宪宗封他为渤海郡开国子文贞公。

 据有关史料介绍,幸南容在贞元9年与柳宗元同举进士,此时,幸氏已47岁,比柳宗元大26岁。柳宗元在给幸氏撰写的墓志铭中曾说:“公居胶痒时,以能文著,宗元甫龄,闻公盛名,每致翘慕,比应京试,得接公颜,宇量汪汪,问学渊源,质之素闻,若合左券,倾盖之顷,即不忍释去,遂为故交,相与讲论不置。阅数年,赖君淬砺,乃幸叨未荐,既而君果联名穆寂,宗元亦获附骥。”由此可见,在中举之前,幸氏因为学问渊博,文章出名,曾在京都或地方的学校任教。中举后,幸氏居官21年,元和4年他受任国子监祭酒兼太子宾客,“一时礼教为之重新,始复太宗旧制,且师道庄严”。“太子诸生,咸沐作育之化。”幸氏在办学育人上充分显露出卓越之才华,也积累了一套成功之经验,在当时影响很大。唐宪宗曾称誉其曰:“在翰林有论恩之益,兼僚有辅导之功,掌教成均,师道惟严。”

元和9年,幸南容68岁高龄告老还乡回高安洪城,仍潜心教育,不改初衷,创办了历史上名重一时的桂岩书院。一时之间,远近文人字者蜂拥而来,幸氏洪城“应桥车马驱逐,长途游客如织”,此举也为幸家累世累代兴办家族教育开创了新风。桂岩书院在历史上几经废兴,幸氏子孙却一直坚持器重诗书,兴办教育。

 幸南容可谓是历史上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杰出人才,无论是中举前的学校任教生涯,还是中举后担任国子监祭酒,主管全国教育的辉煌岁月,抑或是退休回家创办桂岩书院的历史遗迹,均以大量事实说明,幸南容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终生潜心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之一。难怪幸氏死后皇帝追谥他为渤海开国子爵,浙东名人徐文华有挽诗曰:“遍野愁云锁帝乡,九天奎壁失光芒。儒林不见儒冠主,翰苑惟存翰墨香。丹桂几株悲夜雨,芳兰深径泣寒霜。可怜桃李思春冷,挥泪扪墙欲断肠。”诗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当时一代名人学者对幸南容去世的痛惜和勉怀,肯定了其在历史上教育家的地位和作用。

名字由来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赶走了少帝李重茂,杀了掌管大权的皇后韦氏,继承父亲李旦的皇位后,不想公元713年,太平公主欲再次政变,已是经过风浪的李隆基先发制人,赐其死,诛其党,唐代由此进入了开元至天宝长达40余年的鼎盛阶段。

因政权稳定,唐玄宗便在长安城内设官办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校刊、收藏经籍。这一举动,刺激了中国的文人骚客,由此天下文风、学风更盛。从当时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便可以管窥出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唐朝文化的空前繁荣。

 就在“开元盛世”间,素有人文之乡美誉的江西,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从唐玄宗晚年,太监高力士握了大权后,一面挑拨离间为非作歹,一面用美女香体疏离玄宗和书本、书生间的关系,以免老皇帝读了书忧心国事,使太监们失去权力。后来,昏庸到让人以打球来赌西川节度使、斗鹅赌资高达五十万钱的唐僖宗继位,便闹出京城地区发生蝗灾,深信地方官报告说“这些蝗虫不吃皇家庄稼,都吓得抱着荆棘自尽了”的笑话。在这个背景下,黄巢领着农民军大败唐军,在长安建“大齐”,此时农民出身的安徽人朱温已是大齐功臣,朱温经过降唐又灭唐的反复后,使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此时,由于战争连绵,朝中国子监终日无所事事,官学几乎废弃,但是江西人私人办学的风气,虽经颠沛,却依然存在。直到铁马金戈下,不息的烽火烧完宋、元、明、清,江西的书院也如中国历史巨浪下的一堵磐石,时而破浪而出,激起千堆白雪,时而又隐入浩瀚大洋,默默无语。

江西的书院跨越千年,无论官办、民办,无不引来名师巨儒,洋洋洒洒激荡着整个中国。书院研究史专家们认为,从“开元盛世”开始,书院遍布江西,并数度“独领风骚”。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有学者根据其他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除白鹿洞书院、象山书院外,各朝代都有书院名闻四海,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814年高安创建全国第一座私家书院
国华书院讲书预告第69期:《甲骨时光》
江西高安:变迁风月赣高安,华林书院历沧桑
咬文嚼字话“教师”
末代帝师,把馆阁体写到极致
帝师陆润庠《钱母帖》欣赏陆润庠(18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