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雕塑中国

雕塑中国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2日   12 版)
漩涡002(不锈钢真空镀) 潘 凯
玫 瑰(铝) 蔡志松
风 景(树脂着色、综合材料) 柳 青

春来了(铸铜) 王济达

蓝色的帆(不锈钢着色) 金廉锈

她的优雅生活(综合材料) 赵 桢

走向世界(青铜) 田金铎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近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开放。此次展览汇聚了该院雕塑专业建立以来师生的代表作品400余件,既是对该院雕塑教育与创作的一次系统回顾,也是对中国近百年雕塑史的一次梳理和展示。

    “雕塑”一词于19世纪末被引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留学归来的“雕塑家”开始了现代雕塑创作,从实践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之路,一直延续至今。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前身“国立北平艺专”的雕塑专业师生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

    20世纪50年代,留学欧洲归来的中央美术学院老一辈雕塑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现实主义雕塑教学系统,并在借鉴吸收欧洲雕塑特点的同时,将欧洲古典写实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民间雕塑的特定技法、方式和语言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雕塑流派,有力推动了雕塑的民族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美术学院新一代雕塑家在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范围内,注入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因素,在深入发掘、培养雕塑各种特有“基因”的基础上,在风格、材质、观念等方面进行了突围,突破了单一化叙事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潜在束缚。在传承基础上进行渐变,使雕塑与多元化的社会潮流更加契合。

    基于几代雕塑家的创作积淀,中央美术学院年轻一代雕塑家积极拓展“雕塑”的外延,丰富“雕塑”的内涵,在以“不立不破”为基点的当代艺术实践中,以多样化的创作营建了当代艺术领域中引人瞩目的视觉景观。

    本次展览将开放至12月31日。 (郭冠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雕塑家萧立的艺术创作「当代雕塑网」
『雕塑头条』致敬中国雕塑家——王临乙
π · 武汉新轴线 开幕倒计时第9天 | 孙伟 在途中
沉痛悼念著名雕塑家、杰出的彩塑艺术家和教育家张錩先生
雕塑家伍明万
雕塑家潘奋:坚持创作,雕塑城市名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