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学让草根变精英? 你会为孩子出国卖房吗?

留学让草根变精英 你会为孩子出国卖房吗

2012年12月18日16:43  《钱经》杂志    

  留学草根变精英?

  名校文凭的含金量、对孩子视野的良好塑造,以及未来发展的诱人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对留学动了心。同时,近年来留学的开放化、留学流程的系统化、留学信息的专业化等原因,都掀起了中产及以上家庭这一共同选择的浪潮。中国留学人数急剧上升,规模空前。从曾经的精英教育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从曾经的公派生到现在的自费大军,从曾经的成人游戏到现在的“儿童剧”,留学已成为一场全民的投资狂欢。

  你会为孩子出国卖房吗?

  近日,一则“孩子执意出国逼父母卖房”的新闻受到关注,也引起了网友对“投资留学”的热烈讨论。

  韩明是咸阳市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今年秋季开学以来,他的成绩下降到了全班倒数几名,他提出让父母卖房供他出国留学,他说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一时冲动。“在新加坡读完大学后,我会申请国外更好的大学攻读硕士,我的理想是硕士毕业后进入西门子工作。我不是为了贪图享乐,我就是想让自己未来的天地能更广阔一些,这有什么错?”

  在网易对“是否支持卖房留学”的调查中,支持者和反对者势均力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许多人都把出国留学当作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中国留学人数急剧增加。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预计可超过40万,其中,90%以上属自费。专家预测,中国的留学热将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不会在短期内降温。

  平民PK贵族的胜利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而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通常为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紧密伴随的关键词是“公派”、“科研人才读博”以及“隐形贵族”,这些人不是其自身优秀,就是其家庭富裕,有能力支付出国费用。如今,留学逐渐从精英教育演变成大众化教育,最典型的体现是自费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和工薪阶层留学人数的增加。自2009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就不曾低于90%,且仍在逐年上涨。

  自费留学中的工薪家庭比例日益增加。从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来看,2009年下半年,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2%,而在2010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激增为34%,出国留学越来越平民化。

  只有47人的高考

  随着留学热潮不断发烧,留学生群体也被裹挟着向低龄化趋势发展。在中国每年增长20%的留学大军里,势头最猛的要数每年激增70%以上的赴美国读本科的人群了。

  在10年前,全国知道怎样申请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集中在一线城市的不超过20所重点中学里。10年后的今天,预计共有20万中国高中生即将在2012年11~12月向美国上千所大学递交申请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把申请美国大学作为高考之外的“第二条路”,并把留学预备花费列为整个家庭理财的重要规划。

  留学已经在一、二线城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里,与高考、自主招生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在2012年高考,更是出现了上海某重点高中应届生参加高考人数仅47人的奇闻。

  在10月份北京的一场留学教育巡展会场,不仅有家长在咨询关于自己正读初二的孩子留学美国高中的事宜,更有稚气未脱的高中生游移在各家高校展台前的情形。

  海外游学也因此在一、二线城市形成“气候”,一到寒暑假,大批中小学生被中介送出国去,参观、了解海外名校,提前为留学做准备。家长们唯恐自己晚了一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移民,也经常是这些低龄化留学生的家长,在这条路上的终点。

  从北、上、广到县城

  最初的留学人群主要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还比较少见,后来逐渐向东北三省、西安、四川、湖南等地区快速扩散,到现在几乎已经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城市,并越来越开始朝着县级城市发展。

  要学问,更要名和利

  是什么样的动机,让如此多的人跻身留学大潮?

  国民收入水平增加,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更多的人不再需要奖学金,自己也可以上得起学;自费留学在专业、留学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这一切,都让留学这个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变得触手可摸。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这种 “贵族 ”方式,改变自己的 “平凡 ”人生。

  留学大军中,一种人是单纯地想出国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他们有各学校的尖子生,有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希望被国内僵化的教育体制所累的孩子,更主要的是“富二代”。出于财富传承的需要,大部分中国富豪,都选择了将孩子送到国外名校,学成后回来“接班”。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中拥有海外资产的已经达到1/3,子女教育是其海外投资的最主要目的,一半的高净值人群因为子女教育而进行海外投资。

  还有一种留学生,移民才是其终极目标,留学只是跳板。他们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国外工作,取得 “绿卡 ”,实现曲线移民。

  而一人成功办理移民,全家(直系亲属)都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移民成功之后,多数移民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的教育资源相当丰厚,从幼儿园至硕士甚至博士院校都要比国内有更好的选择机会,1~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小学到高中)均免费。以留学生身份和绿卡身份上学、申请世界知名大学,他们毕业后的发展前景、福利待遇情况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镀金”是人数最多也最常见的留学动机,这类人希望依靠国外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及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能在毕业回国后更有“钱途”。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出国留学成了很多人规避风险的一条出路。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后两种都是投机行为,风险很高。

  美国西东大学北京办事处主人刘品海:

  1. 留学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目的,对留学要有一个现实的预期,留学关注的是长期,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从草根到精英的捷径。

  2. 留学和投资一样,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投资不应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要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留学生中至少有一半是不成功的。

  TIPS

  美国的商学院,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重理论型的(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第二种是重实践型的(哥伦比亚商学院);第三种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斯坦福商学院)。商学院对自己学员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及这种差异化竞争会令其竞争力更强。比如哈佛商学院重在培养大型企业管理人才,因此课程设置重视传统的经营管理培训;斯坦福商学院则重在培养科技等新领域内的小企业家。

  美国的商学院里,优秀的科研力量也会同时从事教学,而不是更多的行政职务,商学院也直接从企业招聘成功的企业家来授课。正因为有这种积极的互动与分享,几个诺贝尔奖得主都出自商学院,各家商学院对自己的学员录取也很严格,沃顿商学院的录取率只有44%。

  算算账 留学要花多少钱

  策划/本刊编辑 张艳馥

  文/本刊记者 姬小梅

  出国留学对那些初次接触的家长来说,真可谓是一门复杂的生意,家长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既有对孩子未来的投注,也有对资产配置的考虑,甚或是,有着移民他乡的步步为营。但不论是怀揣着什么样的动机,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你要理清这个复杂的账本,打好自己的算盘。

  出国留学费用常年位列留学家庭关心话题排行榜的前列。留学教育投资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就像是他们曾经做过的很多其他平常的投资项目一样,费用从来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但是对于那些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要想实现留学梦,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说伤筋动骨,至少也得“扒层皮”。

  以2012年的消费水平计算,在国内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平均学费为3.6万元人民币,不到美国4年制私立大学的1/50。因此,孩子选择出国留学与否,除了前途上的考虑,更是重要的“钱途”问题。我们来算一算,留学到底需要多少钱?

  不死也要扒你一层皮

  小莫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家庭年收入约10万元人民币。凭借在上海市重点高中的优秀成绩和出彩的个人履历,小莫成功申请到美国杜克大学的学习资格。

  杜克大学一年的学费有4万美元,4年共约100万元人民币,小莫拿到奖学金减免后,父母仍需承担50万元。这对常年保持约10万元存款的小莫家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家庭财产证明,小莫的爸爸向爷爷奶奶和其他亲属借了一部分钱,并用自己在市区的房产去银行办了抵押贷款。小莫的父母对于小莫留学的前景充满希望,他们相信这几年的辛苦和省吃俭用,一定可以给小莫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进入跨国公司或者金融界,那么50万元的学费支出很快就可以收回。何况,用他们的算法,小莫已经用自己的出色成绩,帮他们“赚”了50万元的学费出来,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赴美留学所需的资金主要分为申请费用和入学费用。每个学生的申请数量一般在10所高校左右,以此数量为例,申请直接相关费用的预算一般在3万~6万元人民币,如果考虑使用中介和VIP英语培训服务,则总计费用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不等,并且需要从学生高二开始逐渐备齐。按照美国目前的本科申请流程来看,留学的准备工作最晚在高二就必须启动。

  入学阶段的费用,根据学校的情况不同和获得奖学金的数额不同有所减免。以普通私立大学为例,第一年的学习费用在4万~5万美元,并预计有每年5%~10%的增长。

  申请费用,是美国的3倍

  单从申请出国所必需的英语考试及其周边培训、大学申请费、材料邮寄费等,一个孩子在准备报名申请阶段需要家庭的支出就在3万~20万元人民币不等。一旦被录取,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4年学费高达150万元人民币左右(尽管部分学校有助学金),这还不包括孩子在国外的生活费、西方高昂的课本费等(表1)。因此对于大多数送孩子出国读大学的中国家庭,这都是一个影响整个家庭长期理财的重大决定,因此在孩子留学与否的问题上,还是要先打好算盘。

美国大学申请和入学费用示意表

  对于在高中时期就打算出去的学生来说,留学生源通常只出现在一小部分中国高中学校,去年有135个重点生源学校包揽了美国大学中接近70%的中国入学新生。比较中美两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成本之后,我们大概也能够体谅中国父母和学生的不易。不仅申请前期的准备费用高出美国申请者很多,在读的中国高中生还要疲于应付高考和各种语言考试的夹击。

  根据收费标准(表2),若不找商业中介,中国申请者的平均费用是4182美元,而相同的程序,美国申请者只需花费1437美元,这意味着一个中国家庭送一个孩子去美国上大学的费用,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送三个孩子去上大学的费用。

中、美两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费用对比

  去国外参加SAT考试所花的费用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内陆为数不多的SAT考试中心并不对内陆学生开放;造成费用不同的其他原因还有ETS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对本国和外国学生不同的收费政策。如果申请者选择使用一些商业中介服务,那么预计总成本将上升至大约14182美元。

  除了高昂的费用,中国申请者还需克服其他美国申请者不会遇见的障碍,这些困难有些是明的,有些则是隐形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单、推荐信、申请短文、时间、精力等,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让中国学生感到中美申请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些是因为语言文化,有些则是客观条件所限。

  美国大学的申请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使得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在准备高考和准备美国大学申请之间面临着选择,而前者每天需花费14个小时。有些人选择同时兼顾这两者,但有些人选择完全放弃他们的高考相关课程,不再参加国内的任何考试,并且长时间地缺席高中课程。

  虽然申请美国大学在中国很流行,但对中国绝大多数申请者来说,申请过程中所花的金钱和精力远远不够“经济”。高中的支持不足和美国考试机构的帮助不够是申请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如果申请的过程能够简化,那么潜在的申请人数还会上升,但这还需要不同参与者之间足够的沟通和合作。

  TIPS

  哪些费用可以节省,又不影响最终结果?

  除了尽量减少重复考试的次数之外,中介的费用,在学生自身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其实可以避免发生。

  所有的辅助材料如果没有明确要求,不需要提供公证处的翻译译本,奖状等资料也不需要邮寄正本到学校,更不需要提供回邮信封,招生办很少直接阅读此类未经认可、中国直接出具的文件。

  其实当学生完成VeriApp认证的时候,申请材料已经视为第三方认证完毕,该报告不仅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同时也成为申请者的诚信档案,长期供高校备查。

  海归,你“贵族”了吗?

  “我们一般不愿意用海归了。现在的海归都还没有国内的硕士好用。”从早些年的留学归国精英到现在越来越趋普及的大众化教育,海归的形象也变得多面起来,甚而变成了“海藻”、“海带”。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近几年,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在20万以上,同时有十多万留学生回国,回国人数年增长率达30%左右。2011年,留学生回国人数接近19万人,比2010年增长37.7%,预计今后的留学回国人员还将不断增加。如此多的海归,他们是成功晋级为“贵族”了,还是变成了“海带”、“海藻”?

  职员:被裁员的同事90%是海归

  已经工作两年的黄帆正筹备着出国读MBA的事情。她是投资银行的金融分析师,才25岁,月薪已达到2万元。她对目前的工作待遇和空间都比较满意,但是她希望能够学一些其他综合管理类的职业技能,目标主要是美国。

  黄帆所在的投行,今年裁员10%,被裁的90%都是海归,包括常春藤学校毕业的。她说海归在公司里属于弱势,北大、清华都有自己的势力团。在业务考核评估时,海归不擅长中国的做人之道,所以在考评时成绩都会不好。

  在黄帆眼里,公司里的海归都比较踏实,他们的学生心态更重一些。由于都在国外念过书,一般也都比较优秀,缺点就是有时会忽略人际关系的经营。比如开会,有客户在时,国内的毕业生都比较会说话,“海归一根筋,老板就不喜欢你”。

  黄帆的感觉是:“海归对自我要求会比较高,怕自己丢出去的活不好,给自己的学校丢脸。国内的大学生有些就会比较极品,曾经有个国内的毕业生,因为要裁员,跑去办公室哭了两个小时,老板最后就没有裁他。海归就不会这样,说好听点就是海归自尊心强,不好听就是海归更要脸面。”

  “有些海归也有不好的毛病,例如娇生惯养、自由主义,在上班时间溜去看电影,但是整体来看会更卖命。”

  企业:海归没国内生好用

  “我们一般不愿意用海归了。现在的海归还没有国内的硕士好用,尤其是从英国回来的,特别不爱用。从美国回来的一些海归还可以。”FESCO网络公司的人力资源资深专家葛晓非态度鲜明。

  “现在很多海归,张嘴闭嘴都是老外的那些东西。在外面读一年,花个几十万元,学的专业和内容有的也不对口,企业特别不爱用。”葛晓非说自己接触过的海归职员中,很多出国前学习就不好,在国外的实习经历又平平,出国只为镀金、混学历,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回来之后又很浮躁,眼高手低,还动不动就看不上国内毕业生。

  随着国内教育体系的日臻成熟,企业认为,国内学校的毕业生更能够适应企业的经营理念,不需要招聘从国外回来的毕业生,一是他们的学识未必有想象中那么优秀;二是他们有国外教育经历,对职业规划的期望值会比较高。

  葛晓非说在她们公司比较受认可的是一个在国内学习生物专业的硕士,无论是做 PPT还是带项目都表现非常好,而国外有些学工商的硕士回来还没有国内的同学能力强。

  大家都会讲投入产出比,海归认为自己去国外学了那么多年,理应有一个相对高的收入,但企业最终还是要看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相比国内毕业生和海归,企业很可能会用国内毕业生,因为企业会选择一个平衡点,两个都能用的人,海归在国外待了几年,行为方式、态度都有些西化,你用西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面对中国的老板和同事、下属,就会面临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这也是现在企业用人的一个态度。

  猎头:放低身段才是硬道理

  “现在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知度都很清晰了,知道什么样的学校是OK的,什么是不OK的,比如英国,硕士就1年,本科+硕士3年就可以了,企业对这样的海归学历就会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从事多年猎头工作的科睿思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辛欣谈到自己的感受。

  辛欣建议海归找工作时一定要放低自己的身段,很多海归只想到体面的公司,做体面的工作,甚至更喜欢进国企、央企。“曾有个小姑娘想进中石油、中石化,如果银行就必须是中国银行,商业银行都不考虑。”辛欣说:“这些企业,如果没有工作经验,进去就是个小职员,月薪只有三四千元。”在这些地方,要想收回成本,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钻营升职,难度可想而知。“那为何不去做咨询工作?两三年就能够收回留学成本!”

  另外,很多家里不缺钱的父母对海归也很宽容,这也是很多海归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

  留学值不值?

  葛晓非 FESCO网络公司人力资源资深专家

  辛欣 科睿思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正方 辛欣:金子镀对地方就值钱

  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不甚明朗,从就业角度看,中国目前越来越国际化,中国需要从国际上回来的人,但必须是有用的人,“所以你要让自己成为那类人”,辛欣强调。

  “学习工商企业管理,是不是回来就能去做管理呢?除非你是中高层,才会涉及真正的管理,其他更多的就是市场和销售基础工作。”辛欣说,找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能够放下心态,摆正自己的心理。像旅游咨询顾问对海归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不要总是期望自己找工作必须要坐在5A级的办公室里,有着别人眼里体面的好工作。

  有很多人说出国留学是为了镀金,但要看镀在哪里。这个东西一定要是能增加自己的竞争能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职业技能的,所以修学一定要照着这个方向去修。

  辛欣有一个朋友,在国内修建筑设计,后来去美国进修,她希望能在美国定居。美国的女性也有做建筑设计行业的,但是成功的并不多,如果想在美国职业有所发展,继续做建筑设计她显然不占优势,于是她选择了会计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了四大。“她的思路就很清晰:什么是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如何能够利用优势、特长为未来做基础?从建筑设计转到会计,都是理科的范畴,并不算放弃专业,但是她很务实地为未来选择了自己的方向。我们要让每一步选择和学习都是为未来做准备的。”

  反方 葛晓非:钱不一定能买到成功

  在留学教育愈来愈大众化的趋势下,很多对国内教育体系缺乏信心的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国镀金。“但那些单纯为了混个洋文凭的学生,回来也没什么意义。作为企业,会考虑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现在企业对海归认识越来越理性、冷静。这是一个互相认定的过程。”葛晓非说,很多海归带着侥幸心理、浮躁、不想付出努力,只想用更容易的方法来得到更多的回报。世界是公平的,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拿钱买到。

  葛晓非觉得现在出国留学并不值,学真东西当然要到好学校,但如果只为买面子,还不如留在国内踏踏实实学习、工作。有些海归确实很聪明,但就是不好用。她曾用过一个利物浦大学毕业的姑娘做前台,说不出英文,收发快件也要教,最后来个大专学历的姑娘做得都比她好。

  在经历过这些形形色色让她有些无奈的海归后,她说企业现在更喜欢招有工作经历的员工,“因为这些人知道工作是怎么一回事了,会比较务实,对这个社会也有了一些了解,又不像应届生,很多新人的忠诚度都不够”。如今,但凡公司进新人,葛晓非都要求必须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应届生不会考虑,因为他们只会抱怨。

  企业用人都会喜欢踏实、忠诚的员工,海归对自己有一定期望也无可厚非,只要你踏实做事,就会快速成长。那些自认为聪明、开口就讲条件的人都干不长久。越是做得好的海归,越不拿之前的经历摆谱,即使毕业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是不是海归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状态,你开过眼界,自我生活的能力很高,又有语言优势,如果这些都运用得好,那就是最好的了。”

  “海归的光环不是自己戴上的。”

  想留学?看这里!

  什么样的海归好找工作?

  ☆ 黄帆(投行金融分析师)

  海归过得好不好,跟整体经济环境、行业选择有关,年薪10万到100万元的都有。

  学习成绩优秀、所在学校、专业都很好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能拿到高薪offer的大有人在,相比之下,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学校和专业都平平的海归就不一定了。

  ☆ 刘园(新加坡留学生)

  很多新加坡留学生因为有中文语言优势,被新加坡企业录用后,往往会派回中国,成为其开拓中国市场的“先锋”。如果能在新加坡工作几年,然后被派回中国工作,工资肯定比国内的工资水平高。一般月起薪都在1万元以上。

  ☆ 葛晓非(人力资源专家)

  企业对待不同的海归,薪酬也是不一样的,好的学校自然就多。有个耶鲁大学的学生还在大二实习时,月薪就有6万元,还有高级公寓,更别说成为正式员工了,10万元一个月的也都有。但归根结底,名校不等于高薪酬,企业看重的还是能力和态度,所以海归在这两方面最好注重一些。另外,现在的海归回来后“太得瑟,能力也不行”,比较不接地气,一点儿都不朴实和踏实。

  ☆ 辛欣(猎头)

  英文很关键。一个企业选择海归,英文能力肯定是第一个考核点。一个海归的先天优势,就是英文,加之又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解。

  成绩比较一般的海归,旅游行业和咨询行业是比较好的选择。最近几年旅游市场需求火爆,中国的有钱人都愿意花钱去国外旅游,学生可以辅修酒店管理、高端旅游咨询这类专业,作为旅游公司的高端旅游顾问,销售出的是打包的旅游文化产品。海归要敢于尝试别人没有做的,或者做别人很少做的行业。

  另外,很多留学咨询公司也会需要这样的海归。一般有两个方向,国内的留学咨询公司去到国外做跨国交流,或做国外留学公司驻中国的留学咨询顾问。

  哪些国家的海归受欢迎?

  ☆ 葛晓非(人力资源专家)

  企业比较认可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在日本留学的海归去日企会发展更好;去韩国留学没什么意义,韩国对留韩的学生也有歧视。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海归,虽然有些大学在世界排名上也算可以,但在国内企业里认可度并不高。一般去新加坡、澳大利亚留学的海归,除非留在当地,否则没什么实际意义。

  对海归认可度方面,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

  ☆ 辛欣(猎头)

  相对而言,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会比较容易就业一些,一方面是美国考学制度的控制相对严格,即使自费留学也不是全靠钱就能毕业的。除了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等一些小语种国家的海归也比较吃香。德国人一直以严谨著称,西班牙最近有一定泛滥的趋势,做奢侈品、时尚设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的企业比较青睐法国留学生。

  TIPS

  过得好的海归都啥样?

  他们学的是真正的“专”业,有比较突出的强项。还有就是那些有国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也很好找工作,有些国内企业,需要国际化的人才来更好地开拓国外市场。简单讲,就是需要有一技之长、个人特色和个人能力,这些人有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容易被企业接受。

  好就业的几个专业

  护理专业、幼儿教育。很多学校的幼儿教育,与幼儿园都有协议,可以提供就业的通道。

  环境工程师。至少是工程类的专业,在国内市场的缺口还是很大的。而且学校招生时,对一些工程类学生的要求要低于商科或文科类。

  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类的专业。这是相对较小的群体,每年留在英国或去其他国家工作比例都非常高。“学完这个专业只要你想留下,就可以留下的。”这类学校可以考虑华威大学、约克大学等综合排名较高、世界声誉比较好的老牌学校。约克大学可以重点考虑,在中国排名很高,录取标准又不苛刻。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这个专业非常好找工作,适合留学目标清晰,明确为好找工作就业的同学考虑。毕业后在瑞士、荷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都会比较好找工作。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专业,中国在会展领域发展迅速,专业人才非常缺乏。这个专业不太严格要求专业背景,但更偏好文科类、艺术类的学生,商科的行政和管理类专业同学也可以考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学新选择:瑞典留学7大好处
在美读硕学费这么高,省钱真的很有必要了!
机密!你不知道的金融留学择校'潜规则'
加拿大留学VS美国留学,怎么选?
美国大学的分期付费方式
美国研究生留学一年需要多少费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