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峨焕崇宏的
 
资料图片

  余家牌坊

  □于乾松  赵云卿

  余家牌坊,坐落在距澧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的车溪乡牌楼村。

  它兴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历时十二载,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得以建成。牌坊全部选用祁阳白石建造,高12.7米,东西长6.06米,南北宽3.04米,四面均呈“八”字形,共分6柱3层、9楼9脊、3个重檐亭式方宝顶。上层两侧饰立体蟠龙浮雕,所有柱、坊及博风板上都遍饰立体浮雕和龙、凤、花鸟、人物图案,其中部刻有“圣旨”二字;中层为“湖南省抚部院请旨准建旌表”全文,并特意注明“不能动用国库民款”;下层石坊两侧刻有“龙翔”、“凤翥”及双狮图案;6根立柱礅脚石下侧雕有4狮、4象、4麒麟。

  该坊全部为镂空雕刻,造型生动别致,工艺十分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在湖南省内极为罕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收入由国家文物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辞典》。

  余家牌坊工程并不繁复浩大,从开工到竣工却历时十二载,其间却曾两次惊动宣宗(道光)皇帝颁旨下诏;也曾引来各路匠人一争高低,尽展才艺;也曾惹出了余罗氏守节的艰辛和一段难言之隐。

  一、报母恩  上书请奏求封赠

  话说清朝道光年间,澧州车溪乡余姓家族中出了个名叫余继泰的当朝贡生,一时间声名鹊起。余继泰娶妻罗氏,这罗氏虽不是大户人家出身,却也知情达理,勤劳能干,贤慧善良。这夫妻俩不仅相处如胶似漆,而且婆媳姑嫂关系也是亲亲热热,乡邻们都羡慕余贡生慧眼挑来了一个好媳妇。几年之中,夫妇俩连连添喜,生下了两个乖巧的儿子。

  不幸的是,二儿子余曰澶刚满周岁时,余继泰却阳寿已尽,将一对儿子交给了年纪轻轻、尚不满24岁的妻子罗氏。从此,罗氏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含辛茹苦,忠贞守节。儿子余曰澶也把一门心思用在了孔孟之道上,20多岁便考中进士,官至五品同知。

  一天闲来无事,余曰澶想到母亲拉扯自己的种种艰辛,想起母亲善对祖父母的尽孝之举,尤其是姑母病重期间,母亲一连数月精心呵护,从无怨言。他便情不自禁地伏案提笔,把母亲的仁孝贤慧一一写了出来,然后决定上奏朝廷,为母亲求得封赠。

  奏章经宣宗皇帝御览后,皇上感念余罗氏守节且教子有方、善待公婆病姑可嘉,立即颁下圣旨,册封罗氏为“安人”,并准予为其修造“贞节坊”,以示后人。

  二、皇上旌表,引来各路高匠尽显才艺

  澧州府接到圣旨后,连忙出榜召示,要挑选手艺高超的石匠来主墨掌做,建造余家贞节牌坊。没想到召示一出,竟引来各路石匠,他们纷纷前来应试,尽显手中绝活。可知府大人挑来挑去,一个也没有看中。

  有一天,府前来了一位后生,他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只是他肩上扛着一个石锤,锤把上挂着一个鸟笼,府前衙役和来来往往的看客对此惊叹不已,叫好不休。原来鸟笼是用一整块石头雕成,里头还有一个石刻的小鸟,伸手去逗时,它还摇翅点头,仿若真的一般,知府看了十分满意,想把建坊的工程交给后生去做。话未出口,又见一位中年汉子手托一把算盘来到知府面前,先只听得算盘珠子摇得嘀溜溜的山响,再仔细一看,算盘也是用一块石头精雕而成,且算盘框框无榫、柱柱无节,珠珠无缝,拿在手上,算盘整体重若千斤,但拨打内珠,感觉轻灵飘逸,端的是仙界极品,不同凡响,围观百姓无不叫绝。后生与中年人的绝技可难为了知府大人,到底要谁来担纲建坊的大任呢?知府一下子还真的难以定夺。

  又过了半月,石头都采买齐了,择好的动工吉日也已临近,知府大人与众幕僚商议着由谁来当掌做的师傅,突然有人来报,说是有位年已七旬的老石匠前来求见。知府喜出望外,请老人上堂,只见那老汉两手空空,肩背包袱,嘴里还衔着一支两尺多长的旱烟杆。知府大人以为这老汉的旱烟杆也是石头雕的,上前一看,只是一根枯竹杆,便又朝他的人打量了半天,也没发现老汉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免有些失望。知府坐上大堂,慢声细语地问道:“不知老人前来有何见教?”老人答道:“听说大人奉旨建坊,老汉我想来混几天饭吃。”知府大人见老人年事已高,不便得罪,便说:“吃饭倒是没问题,恐怕这活你老人家吃不消,既然来了,我也不好打发你就此转身,把你的手艺拿出来让大家瞧瞧,也好给你安排个合适的事情干干。”老石匠听罢,微微一笑说:“大人请跟我来。”说罢,只见老人从包袱里拿出钻子和锤子,来到堂外,撩起衣襟,往腰里一扎,口衔烟杆,从门前第一块石头开始,一块上面钻一下,一溜小跑,一口气钻完了三百六十块,气不喘,面不红,嘴里还是衔着那杆烟袋,捋着银白胡须直微笑。但见几个跟着跑的小伙子却累得气喘吁吁,心跳不已。人们直夸老人身板好,却并没有发现老人有什么绝招。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先前那两个石匠拿出墨线,从老人钻的第一个眼开始,一直拉到最后一个眼,发现老人打出的眼个个都在一条墨线上,一点不偏。这两个石匠急忙走到老人面前,“卟通”一声跪在地下,连声喊师傅。知府见了直乐得嘴也合不拢,便当场宣布请老人作了主墨掌作师傅,那两个石匠也就心甘情愿做了老人的帮手。

  三、罗氏道真隐 皇上再颁旨

  余家牌坊的建造经过老人带领的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和艰苦劳动,进展倒也顺利。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后拢架上梁,把“贞节坊”这根大石梁镶砌上去的时候,麻烦的事儿便出来了,任凭石匠们拿出浑身的解数,这根大梁就是上不去。这一下,人们就议论开了,议来议去,人们把议论的焦点却集中到了罗氏到底贞节不贞节上。

  无奈之际,余曰澶和族人们来到祠堂,焚香燃烛,请出罗氏,余曰澶跪在母亲面前,把这不便启口的猜疑向母亲讲明,求她道出真情。

  罗氏听了儿子的话,很觉委屈,说:“自从你父亲去世以后,我虽然孤单寂寞,还是一直铁着心肠守节,并没有半点非分之想,也并没有做过有违妇道的事情。每到夜半更深,凄苦难熬,我就数摸铜钱,打发时间,那些铜钱都被我千遍抚,万遍摸,一个个都光溜溜照得见人影了。”罗氏说着,跑回房去,端来一个小木盒,哗啦啦倒出五十枚光溜圆滑的铜钱,族人们见了无不感叹。

  第二天,余曰澶坚定信心,准备再次上梁,以了却自己的心愿,洗刷母亲的无辜。一清早,他就净手焚香,虔诚地跪在坊柱下,向上苍祷告说:“苍天在上明鉴,如果这一次石梁还是上不去,就算我为母亲尽孝没有诚意,请上天惩罚我,让石梁照着我的脑壳坠下,将我砸成肉桨……”罗氏见儿子发下毒誓,赶紧跪在地上拜过说:“老天在上,我余罗氏坚守贞节并无虚假。昨夜我反复回想,是否是有一次我在屋前看见鸡公踩雄,暗地抿嘴笑了一下,神灵怪罪,怨我不贞。如果真是这样,请苍天降罪于我,任其处罚,请大人们奏明皇上,废弃这个牌坊。”

  官员们见情况原来如此,只好下令暂时停工,待另拟奏章,上报朝廷。不久,圣旨又下来了。皇上念余罗氏守节是真,自省心诚,又念余曰澶孝心可嘉,于是下旨将“贞节坊”改为“节孝坊”,以表彰余氏母子。

  说来也神,最后拢架上梁的那天,知府带着一行人谢过圣恩,拜过上苍之后,那根雕刻了“节孝坊”三个字的石梁便轻而易举地上好了架,合上了榫。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余家牌坊历尽了风雨沧桑,还完好地耸立在澧阳平原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峰的贞节牌坊(中)
赤峰的贞节牌坊        孙国辉
民间故事:女人毒死丈夫后的最后结局
走进澧州 ‖ 人文澧州:余家牌坊凝节孝
《贞节牌坊就要倒塌了》原创散文诗/金家书生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