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调秦腔不应绝—— 沅澧音韵系列·澧州荆河戏
□本报记者 李雪芹 王敏 通讯员 李凌云 文/图

  关于荆河戏的记忆大多数人是模糊不清的,因为它淡出人们的视线实在太久太久。

  打开一段1982年录制的荆河戏视频,发现30年光阴并没有给它蒙上灰尘,而是将它酿成了一杯香醇的酒。那夹杂着锣鼓唢呐声或粗犷高亢、或优柔婉转的唱腔传入耳里,余音在心头萦绕,回味无穷。

  这个曾经红极一方的大剧种,如今却只能孤独地绽放在澧县——这块孕育了它的沃土上。一花独秀固然不是春天,但我们宁愿相信这是一支报春花,将带来春的喜讯。

  澧州发源  绚烂荆河

  澧州没有荆河,却是荆河戏生根发芽的温床。艺术从来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荆河戏的前世今生,全凭老百姓的喜好和智慧来决定和书写。

  在诸多资料、文献面前,荆河戏的衍生脉络非常清晰。明初永乐年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随行带来几十个乐手和1700多本词曲剧本。宫廷艺人们在华阳府(现澧县一中)夜夜笙歌,并逐渐与本土民间艺术相融合。到明末清初,当初单一的曲艺表演已发展成融汇歌舞、故事情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荆河戏在此时基本形成。清朝后,朝廷禁止私蓄戏班,大量艺人流落民间,荆河戏就此在民间生根发芽,广为流传。

  荆河戏的种子播到了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的五个省的30多个县(市),尤其在湘西北以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最为盛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澧州,更是成了有名的“戏窝子”,出现了戏班子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有史料记载,从清朝以来到1949年,澧县先后兴办了20个科班、20个戏班。解放前后,荆河戏在澧县更是遍地开花,几乎每个乡镇都办有科班。科班是由地方上有名望或有钱的人凑钱建立,是学、演结合的戏班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戏剧速成班”。初学者在科班经过100天的训练,一般能够参与演一台戏。

  荆河戏曾被称为“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因流行于长江荆河段,1954年被湖南省文化局定名为荆河戏。同年,全国实行一县一团制,不少剧团撤销或合并。澧县荆河剧团由澧县王家厂剧团改建而成,澧县境内的澧阳剧团、松秀剧团、新洲新华剧团分别被调入石门、津市、石首,改为石门荆河剧团、津市荆河剧团、石首县荆河剧团。此时,全国共有澧县、临澧、石门、津市、湖北石首等五地有荆河戏专业剧团。“除临澧剧团外其它剧团都是澧县过去的班子。”说起这段辉煌的历史,澧县人对“戏窝子”这个称呼更有底气。

  说不好澧州官话  唱不了荆河戏

  语言是戏剧的根,音乐是戏剧的藤,两者相互结合,构成戏剧鲜明的地域特色。说到不同的地方剧种,人们首先会以戏剧的语言来区分。

  澧州荆河戏念白说的是澧州官话,不说澧州官话就不叫荆河戏,这让荆河戏从内到外注满了澧水元素。澧州官话接近于普通话,易学好懂,所以澧州荆河戏的流传没有语言障碍,得以在全国5个大省唱响。

  演员学不好澧州官话,就不能唱荆河戏,有不少活生生的例子。据说曾经有个演小生的荆河戏演员,一口浓郁的石门方言难改,怎么也学不会地道的澧州官话,无奈只得离开荆河戏的舞台,改学其他剧种。

  澧州荆河戏和京剧一样,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只是“唱、做、念、打”以及音乐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唱腔高亢、粗犷,这种特有的唱腔从简谱上是学不到的,只能靠师傅一句句地教。这也就是全国数百种地方戏剧的魅力所在,尽管几乎所有剧种的记谱是完全一样的,但唱法却不尽相同,唱出的韵味也不同。一百个剧种,就有一百个唱法,这话毫不夸张。

  “五六人千军万马,四五步走遍天下”,这句话说的是澧州荆河戏的做工,做工是一种行动性的语言,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舞台环境转换等。如表演将帅出征,往往台上不过三五个人,却要表现出统领着千军万马的气势,明明在巴掌大的舞台上转悠,却要将观众带入千里之外。这就是做工的魅力,一种极其专业的戏剧语言。

  1956年,梅兰芳先生率团在长沙演出,适逢荆河戏名旦瞿翠菊在唱《百花亭》、名丑胡醉趣唱《黄通盗宝》,梅先生看完演出后走进后台,对瞿说:“荆河剧是个古老剧种,《百花亭》的唱腔比我们的《醉酒》要好听。”对胡深有感触地说:“你的100多句道白口齿清晰,在地方剧种中能有这样的丑角真不简单。”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历史上曾有整本戏、连台戏、折子戏542个,其中昆腔剧目15个,高腔剧目11个,小调剧目16个,弹腔剧目500个。剧目的来源,少数出于元、明杂剧、传奇和民间传说、故事,大多数题材与历史演义、章回小说相似。还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研究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毛主席爱听荆河戏

  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澧州荆河戏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

  成立于1954年的澧州荆河剧团,前身是澧县王家厂的永乐剧团,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个(有演出实体的)职业剧团,它的成长经历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澧州荆河戏兴衰荣辱的侧影。

  14岁入团的澧州荆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澧县荆河剧团导演张又君,将大半辈子生命献给了自己喜欢的戏剧事业,现在的他已年逾古稀。在临澧,还有一位澧州荆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萧耀庭,出生于1935年的萧老曾是临澧县荆河剧团的专职音乐设计,对荆河戏音乐颇有贡献。

  “澧县荆河剧团演员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可以同时分成三个团在不同的地方演出。”张又君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火,文革后恢复剧种又开始红火,1975年前后,我们每排一个新戏起码要在当时的人民剧院连续演50多场。”

  有一年,张又君牵头排练了荆河戏《小刀会》,反映一位民族英雄的事迹,一时间澧县一票难求。排着长龙买票的人群中,有从农村里赶来看戏的农民,有从省、市里远道而来要(票)的客人,票很快就一抢而光。人们很难买到当天的票,一般要提前几天买票,那时剧团负责人的办公室里常常堆着一大叠订单,演员们都要排队买票。

  剧团经常外出进行巡回演出,每到一个县城,下面乡镇来接洽演戏的络绎不绝,一下乡镇演出就是半个月。有一次,剧团到湖北公安县一天连续演了四场《春草闯堂》,每场戏都接近3个小时。演员凌晨5点多就爬起来化妆,上午演一场,下午演两场,晚上演一场,到深更半夜才能卸妆,连饭都是炊事员给送到舞台上吃的。

  剧团初到益阳演出时,担心这里说湘方言的老百姓听不懂澧州官话,不喜欢听荆河戏。结果没想到受欢迎得不得了,仅《杨门女将》这一场戏就在益阳市连演了50场。

  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经费问题,澧州荆河戏《郑宫恩怨》放弃了进京演出的机会。“2个多小时的大戏,舞台布景复杂,服装道具起码得2辆大卡车拉进北京。还有演职人员70多人,上趟北京起码得40万。”张又君回忆起这件事情,有说不出的遗憾。

  后来,澧州荆河戏《法场拜相》在中央3台和湖南省电视台相继播出,为此省里还给剧团的全体演职人员晋一级工资、参演的演员晋两级工资以资奖励。1992年,湖南电台录制的《夫人令》及《郑宫恩怨》选段《还凤钗》在该电台播出,后又在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播出。

  坊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石首荆河剧团曾排演了大戏《三元会》,又录制成唱片。在毛主席逝世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清理遗物时发现了这张唱片。毛主席爱听荆河戏,艺人们以此为豪。

  传家宝绝境逢生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来文化入侵,各种戏剧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生存下去,澧县荆河剧团不断适应市场,流行歌舞时做过“半台歌舞半台戏”,后来干脆办起了歌舞厅、录像厅。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戏剧就这样一点点丢失了疆土,最后甚至退出城市舞台,只在下乡演出时登场。

  剧团是不是没有了,怎么没看到演戏了?总有上了年纪的人这样问剧团的演员,叫他们不知如何作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湘鄂两省(曾有)40余个(荆河戏)剧团(其中专业荆河戏剧团5支),如今仅剩下澧县荆河剧团这个具有演出实体的专业荆河戏剧团,在职演职员60余人。仅存的业余荆河戏剧团不到3支,均经营惨淡,靠演歌舞节目支撑。澧县荆河剧团能走出困境生存下来,已经是个不小的胜利。

  2002年10月,湖南省文化厅专函致澧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呼请对荆河戏进行抢救与保护”。2004年8月,澧县荆河戏剧团正式招收20名小演员集中培训。2006年,澧州荆河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澧州荆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澧县荆河剧团现有的荆河戏道具、服装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留下的,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基本上不能使用。剧团现在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编剧、导演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急需培养新生力量。

  希望和困难并存。经验告诉我们,时光既然锤炼了它,就不会轻易将它抛弃。历史关口,澧州荆河戏将绝境逢生,破茧化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俗澧州‖荆河戏旧称“上河戏”“大台戏”,发源于澧州,明中期传至湖北沙市,经锤炼又南移湘北澧水流域各县,是两湖的地方性剧种
孝鼓
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近100万,名字非文化人不会认
彭山景区——《彭山禅韵》
澧州十大名菜
“澧”'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城—澧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