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拼爹"到"拼房"?16平方米平房叫价450万
2014-04-04  房地产时报
“一间16平方米的平房,叫价竟达到了450万元!”日前,北京市实验二小附近一处每平方米28万元的学区房,在买房的人群中引发热议。
今年以来,北京的学区房价格普遍上涨,以北京市实验二小为例,周边的学区房尽管大多是平房,但每平方米的价格已经涨到25万元至30万元之间,而去年年初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0万元。北京市实验二小临近的北京市奋斗小学的学区房,今年3月也涨到每平方米8万元,比1、2月每平方米涨了7000多元,与去年3月相比,每平方米则上涨了近2万元。
北京学区房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的节点是在今年2月下旬,当时,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官方的文件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这意味着,过去可以通过推优、特长、点招等方法实现的择校将被禁止或减少名额,取而代之的是就近入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区房的概念更加凸显,这就迫使那些想让孩子上名校的家长动起了房子的念头。
受此影响,北京市其他重点小学学区房价格与成交量也都出现上涨。并且相同区域内,学区房价格每平方米要高出非学区房2万元至3万元。因此,当众多购房者期待房价出现拐点而选择驻足观望时,学区房依然是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上的抢手货。
破解学区房高价需推进教育均衡
有人将购买学区房比喻为“拿鸡蛋换鹌鹑蛋”。 在业内专家看来,学区房反映出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而这种不均衡又导致部分热门名校学区房价格疯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家长追求名校的跟风现象,导致了学区房热卖的出现。
他表示,义务教育法里规定了“就近入学”原则,该原则实际上是对政府的要求,即在有人居住的地方,政府就应该设立学校,并且同一区域范围的学校没有差异。现在反之,“就近入学”成了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孩子只能在家附近的地方上学,但又面临学校教育质量有差异的现实,于是家长开始根据好的学校来选择家的位置。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实现就近入学的前提应当是教育公平,对于义务教育来说,首要的目标是均衡,而不是制造重点校、重点班。因此,有媒体评论指出,应当打破教育的不公平分布机制,取消重点学校,让所有的教师流动起来,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均衡了,房价才有可能回归理性价位。
对于《通知》要求的百分之百就近入学原则,北京市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原则是对的,但当前北京市各区县教育资源分布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和硬件都存在差距,通过居住地划分学校,对于在学校资源少的区域居住的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房子在哪儿成了在哪儿上学的唯一条件。
过去,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会培养孩子一技之长,通过特长生的方式上一个好学校,这次《通知》对特长生招生也作出了要求,“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这对于很多想“走特长上好学校”的家庭来说不是好消息。
“学校质量还没有实现均衡的时候,就近入学固化了那些拥有学区房的人的利益,想上好学校只有买高价学区房;高价房同时也拦住了很多想上好学校的学生。”李英说,如果学校做不到都一样,房价又降不下来,从过去的“拼爹”演化到现在“拼房”,只会让教育公平的推进更加无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年新独立屋,好学区,叫价125万
教育部小升初意见引热议 网友:学区房又要涨
教育部提“多校划片” 热点学校将分散至多小区|划片|通知
杭州学区房鄙视链:8万的十三中,5.5万的安吉路,4万的江南
一切为了孩子,学区房花漾倒腾指南
日本为什么没有“坑爹”的天价学区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