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破坏自然生态的茅屋建筑
设计案例 l 不破坏自然生态的茅屋建筑
2014-07-04
福建新农堂沙龙结束,加入了好多新的朋友!
福建人给我的感觉一直是温情脉脉,不浮夸,很实在。做农业或许就是需要这样的敬畏之心。漳州是中国食品名城,大量的产品出口国外,所以有很好的品牌化基础(安全)。既然出口没有问题,说明问题一定不是在生产上。如果能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新农堂帮大家做些事情,是我的荣幸。
明天我会给大家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农业资源,作为七月底的新农堂踩点,回头向大家汇报~
这是微信网友推荐的一个案例,对好多农场应当有借鉴意义!
不破坏自然生态的茅屋建筑
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那些蛮荒、险地再也阻止不了人类,我们的足迹踏遍地球的各个角落,但污染也随之散布。如何在这中间取得平衡?既能居住在这些自然美景地区,又能永续的与自然和谐共处呢?
挪威的建筑师 Outfit Rintala Eggertsson 针对自然生态地区的住宿及聚落,提出了对策。他的重点是杜绝外在的电力,并将排放物、垃圾以生态的方式处理成为能源。
他发展了生态住宿的建筑原型,完全不需电网,屋顶利用太阳能板发电,把厨馀及排放的污水、垃圾做成堆肥,产生的沼气可回收作为能源。
以下介绍的这个案例是他的实验原型,基地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一处自然山脉,此地物种资源丰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指定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
外景图
内部结构
Outfit Rintala Eggertsson所提出的原型建筑,不只考虑生态因素、自然环境保护、能源再利用等因素,更考虑人文社会的因素。建筑师设计了一高一低的两栋建筑做为一单元,当聚落人数越来越多时,可随意组合扩充成为合院、聚落,中间可种植大树、植被变成舒适、阴凉的院子。
一栋住宅基本上可住二到四人,高建筑楼层的二楼是卫浴设施及卧室,楼下是起居室,另一栋可提供厨房、餐厅等使用。
建筑的结构使用当地的木头、茅草,地基采用砖块,并考虑当地的气候,通风因素、蚊虫干扰等,使用类似纱网作为建筑的墙面,当然,建筑师解释这是一个建筑原型,未来还需要因应实际的案例进行更多商业化及技术的调整。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开始,对于自然环境提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方案。
(转载自转转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筑不是恣意发挥的艺术
《信条》世界里会有建筑师吗?那么画风一定是拆拆拆! | 建筑学院
三大美丽乡村振兴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建筑案例 | 那些传统建筑意象的当代演绎
观筑·台湾半亩塘节气建筑分享沙龙
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