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产业化先锋胶州市
改革创新催动产业升级腾跃
《 农民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8 版)
向日葵规模种植成特色景观。
青岛胶州市
《 农民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8 版)
□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
近年来,胶州市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把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促出口,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创汇,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向市场化、企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转变,做到产加销环环紧扣,农工商紧密相联,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多次增值,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三产”结合更加紧密。全市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和物流企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1577个。
立足资源:特色优势产业渐成气候
胶州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蔬菜、花生、果品、花卉苗木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种植业生产格局。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通过落实种粮补贴,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搞好高产创建,提高单产水平,全市粮食生产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今年全市收获小麦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386.82公斤,比去年增长1.2%。2008年以来,胶州市连续实施了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41个、面积41万亩,辐射带动全市粮油平均增产10%以上。近几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40多万吨以上。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效益显著提高。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胶莱、里岔、胶西等镇为主的蔬菜种植区;以胶西、九龙、洋河等镇为主的花生种植区;以胶北、铺集等镇为主的果品种植区和以胶西、胶东等镇为主的花卉种植区。全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年产量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8万亩,总产量140万吨左右;大白菜年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胶州大白菜720万棵左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量45万吨,出口量占土豆总产量的36%,并在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建立良种繁殖基地6万余亩,薯种年销量达3000余吨,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马铃薯种源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形成以规模化冬暖式大棚为重点,大拱棚和中小拱棚为补充,节水灌溉等其它设施相配套的设施农业栽培生产体系,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以设施大棚种植西红柿的杜村镇娄敬庵村为例,去年一个大棚的西红柿收入7.2万元,纯收入5万元。目前,娄敬庵村发展成“一村一品”蔬菜种植专业村,“娄敬”牌西红柿远近闻名,还没出棚就被订购一空。
大力发展农业园区,提升农业整体形象。立足本地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功能。目前,通过农业企业创办、合作社领办等形式,全市已规划建设农业园区80处,园区总面积达到16.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0万亩。经营面积最大的是青岛鸿飞生态农业观光园,面积5000亩;辐射效应最大的是胶莱镇特色蔬菜示范园和胶西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园,辐射带动面积均达到3万亩。
科教兴农: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胶州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增”目标,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步伐,促进了全市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近年来,胶州市农业部门不断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与推广,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做大做强种子产业。目前,全市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小麦统一供种实现种植面积全覆盖,玉米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100%,种子引、育、繁、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快新品种引进、繁育和推广,推进农业良种更新换代步伐。每年引进国内外粮油、蔬菜、果品等优良品种50多个,安排各类试验示范面积2万多亩,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二是培育壮大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产业。近年来,加大对种子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着力构建从资源保护、种质创新、品种培育到企业培植、种苗扩繁、转化应用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有效推进了种子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共有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种子企业3家,500万元的3家,200万元的1家。全市建成粮食、蔬菜、花卉、苗木、大椒等10大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达3万亩,年生产、繁育种子近800万斤。其中,全市每年繁育辣椒种子5万斤、大白菜种子100万斤,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0%和15%以上。“出口加工型羊角椒三系杂交种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先于国内研发成功,选育的“红龙11号”、“红龙13号”成为省内外主栽品种。其中“红龙13”号系列羊角椒品种权已成功转让给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公司,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00万亩以上,带动辣椒种子每年繁育、销售额达到1.5亿元。世界500强农业跨国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在胶州市胶莱镇新上种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种业加工中心。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目前,胶州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单位+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新模式。通过积极探索培育涉农企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农技推广、壮大村级技术员队伍,使农技推广力量得到有力补充,全市涉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农技推广服务程度达到60%以上。为零距离服务农民,还在10处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近年来,农业部门完成“玉米双优双增技术”、“夏季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等农业科研推广项目26项。每年有10个以上科技项目获得青岛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或农业丰收计划奖。其中,“胶州大白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出口型羊角椒三系杂交种技术研究与开发”等14个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深化改革:新型经营体系逐步成型
胶州市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不断壮大。充分利用胶州市地方名、优、特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多形式、多层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重点打造了花生、面粉、辣椒、蔬菜、饲料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其中,以清光、品品好等公司为代表的花生加工企业有67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相当于胶州全市12万亩花生产量的14倍;以维良、古船等公司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企业有28家,加工量达到72万吨,相当于180万亩小麦的产量;以福生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有69家,全市60%以上的蔬菜产品进入了加工领域。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2家,其中青岛市级龙头企业30家,省级以上11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50家,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400万吨,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3.1亿美元。
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农业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积极引导各类合作社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和生产经营水平,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10家。同时,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做到特色产业全覆盖,全市已发展订单农业面积60多万亩。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贸易流通加快搞活。依托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发展以批发市场、仓储配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线下推广等为主要形式的有形和无形市场,建立起上联农业经营主体,下联加工企业、社区超市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为大宗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交易平台,对实现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胶州农产品在全国的直销网络达到1600多家,“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胶州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1万亩,家庭农场已发展到210个。
产管并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胶州市建立了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从生产源头上实行监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在市场准入中设置门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产品品质提升、食用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胶州市被评为“青岛市农业标准化先进市”,2012年又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今年正在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胶州市先后制定发布了34项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形成了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把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强化市场监管,严格登记备案,规范经营使用,实现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经营人员持证上岗,并在青岛地区率先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平台;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为青岛市第一家县级综合性农业检测机构;在各镇办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在市场、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检测室103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在所有“三品一标”基地、果茶菜标准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全部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和二维QR码追溯系统,基本实现了农产品源头可控制、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
积极组织引导企业、合作社等开展“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目前全市建成无公害、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29个,面积达23.5万亩。有18个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胶州大白菜、“北梁”蜜桃、“和睦”牌西瓜、“清光”瓜子、“品品好”花生油、“维良”面粉等,全市涌现出30多个农产品品牌,品牌农业已经成为胶州农业的一大亮点。尤其是“胶州大白菜”品牌愈加响亮,全市大白菜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总值达到14.6亿元。
农业概况
《 农民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8 版)
胶州市辖12个镇、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1.3万亩,乡村人口63万人,农户20.2万户。
近年来,胶州市深入贯彻各级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这一主线,以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促进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为目标,本着立足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加快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惠农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农业增收、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201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亿元,农业增加值25.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985元。
特色农产品
《 农民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8 版)
图为胶莱镇王疃现代农业示范园联栋温室内景。
当地辣椒加工企业对辣椒进行分级分拣。
设施农业立体栽培提升农业效益。
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胶菜”,以其品质优良而著称,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
鲜美、纤维细、营养好”等优点,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近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在胶州大白菜的品种提纯改良、产品质量管理、商标注册运用、品牌培育打造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胶州大白菜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胶州大白菜先后注册为青岛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农产品”、“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品牌之首。
里岔黑猪
里岔黑猪是我国的一个优秀地方猪种,因其毛色和产地而得名,素有“南太
湖,北里岔”之称,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鲜嫩等特点,是我国唯一、世界第二个有多肋性状的猪种,被专家誉为“国宝”。近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创新举措,切实加大里岔黑猪保种选育、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宣传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里岔黑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里岔黑猪先后荣获“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山东省十大地方畜禽品种名牌”、“中国农产品品牌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山东胶州三里河小学种一亩白菜收获七项成果
胶州美食攻略,去胶州必吃的十大美食,你吃过几种?
50元/颗,“百菜之王”卖出肉价,抢手得很!附2个爆款品种,现在种正好
【资讯】山东胶州市发展马铃薯特色产业之经验
湛江市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万亩菜篮子遭价格寒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