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德经》的「心灵药方」(一)

作者简介

林安梧,现任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暨所长,玄奘大学中文系所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哲学博士、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识教育学会理事、东方人文基金会董事;曾任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南华大学哲学所所长、《思与言》学刊主编、《鹅湖》主编暨社长。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药方:


遇到了事情,要有沉默而冷静的思考,不必急于表白。只要问心无愧也就可以了。人间事物,原只是自自然然的生长,不必在乎,但也不是不在乎,要懂得自在、自然。「道」的门是为沉默而生长的,喧哗的人们就让他们喧哗吧!不是不去管他,而是要沉静的去管他,管他就要先自在。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药方:


执着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执着,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成功是成就它那个功,不是去占有那个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要老以为「功在自己」。「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能「放下」;不是不去说,而是说了就说了,不用担心,只要心灵明白就可以了。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药方:


不要被表象的名号所迷惑,心要宁静,不要纷乱。心情空空、肚子吃饱;不要老说理想,要踏实,尤其要注意身体。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老为了利害、目的才动作。不要老想去对治,自自然然才是真正的药方。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药方:


不要填满所有的空间,才有生长的可能。言词不要锐利,头脑不要纷杂。不要老求光鲜亮丽,要懂得和着尘世生长。爱护您的左右,要关心他们,大道原在有形的万象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药方:


要学习天地般的无私,对事情不要看得太重,要轻松些!事情要有次序、做了一件,就会带出一件,引不完的!要放松、再用力,愈用会愈有劲!话多了祇会招来困窘,默默地做出成绩来,最重要!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药方


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起死回生谦虚是最好的药方


世间事总有个根源根源就在天地要注意生活世界的安排


事情要绵绵密密的随时都在思考自会有答案


永不停歇但不用急种一棵大树不是那么快的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药方:


要有天地般的心量,不用忍耐,也能长久!「让开」是最重要的药方!别人生长了,你也生长了!成就别人,也就是成就你自己!私心不一定那么不好,但要私得起,也要放得下!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药方:


别人以为你是柔弱,其实这是包容,包容可以免除斗争!事情总有个定准,要抓准它,不要放过,也不用担心;治事要稳健,注意时机的抉择,当断则断,不要犹豫!该做的好好做!做你喜欢的,喜欢你所做的!无怨无悔!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药方:


张扬就要付出代价,不想付出代价,那且先别张扬。功成了、名就了,要懂得回来看看自己,不要被拉着在外闯荡!金玉多了,不只累赘,而且是败乱的起点。大自然之道啊!不是用名号堆栈成的,只是如实而已!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药方:


和谐的意思不是等同为一,而是让不同的有一超越克服的可能。任由自性,玄妙自照,没有什么执着,就能把握到你想把握的。生长比竞争重要,用涵和蕴藉的心情去接受,自然能够生长。不要想占有,不要想依靠,不要想控制,玄玄中自有妙处!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互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药方:


心灵放空,才能容物,记住:没有士兵的大将军,只能当阶下囚。生命不能空度,但却要有留白,留白才能有想象的空间,才能有发展的可能。舍弃,只是舍弃,根本不用问:是否还有可能,因为真正的可能性,就是回到空无的境地。执着必带来痛苦,放下是良方;虚空妙用,才得无穷!


老子道德经地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药方:


眼睛可是灵魂之窗,若一意追逐,灵魂却可能从这窗口跑走。过头的事,不要做;过度的努力,也不要做;过人的才华,更要爱惜;须知:过了头,想回头都困难。可以多些粪土,因为粪土可以肥沃田地;要少些财货,因为财货会引来杀机。停止追逐,你须要的是安静、自得。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药方:


管它是宠是辱,依然故我,只是个平常心,便是了!最大的祸患就是自己,自己太大了,天地就变得小了,知道吗?无我才是真我,无我才得自在,「自在」是克服一切「他在」的良方。忘掉自己的利害,忘掉自己的面子,忘掉己的身段,才能找回自己。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药方:


不要求亮丽,只要不昏暗,就有可能。生命要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无相、无声、无形的时候,就是充满着可能性的时候。甚至,你要懂得去相、去声、去形,回到真切的可能点上来。处在环中,才能因应无穷,不必在前在后、在左在右,彷徨犹豫,浪费心神!不必担心目前的势态如何,要用理念去化解,要以理导势!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药方:


天道难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窥伺;须知:有几分敬畏就有几分福气。生命不是用分别心去认识,而是用无分别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于敬畏。宁静之后,再启动,这样的启动才是强劲而有力的。不避混浊,能让混浊澄清,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虑吧!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药方:


要相信生命自己有一回归与生长的可能,不必造作,不必担心。虚心吧!由他去吧!他会自己好好生长的,只要关怀他,不要控制他。真正的包容是不必忍受、不必包容,让他来去自如,如如生长。「道」是你的道、我的道、他的道,大家的道,它静静地等着你。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药方:


重点是怎样把事情做好,不是谁得了权位、谁去完成,谁享了大名。你给出的是天地、是心情、是可能,不是指导、不是控制、不是督促。控制森严,这是最不好的管理方式,能物各付物,自然而然才好。不要让学生老觉得是你教给他的,不要让儿子老觉得是你传给他的,自然才好。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药方:


强调什么,其实就是失去什么,要懂得安享幸福,不要老追索幸福。大道自然,无情有情,没有强迫,却有道理,不用担心。与其立志成为忠臣孝子,无宁盼望六亲和顺、天下太平。与其一直提醒自己要怎么样,不如让自己就这样、就这样,如如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药方:


不要贪取美名,要懂得务实,真正的务实就是不强求、就是自然!用再多的语言文字去教导,都不如自自然然的生长。让你的天真朗现吧!永远怀抱着真朴的本心吧!这样自然快活!自我降到最低,才能升起真正的我;欲望减到最少,才能升起生命的真实动力。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药方:


不要担心学不好,放下吧!没有了忧愁,没有了烦恼,一切会好!人家所畏惧的,我们也就不可以不畏惧,这是世事之然,就这样!不必老为自己打算,倒是宁可守着自然虚静之道。烜赫显耀、精明能干,不如浑浑无心、默默无名,自在的好。当爸爸就要给人,当儿子却永远有妈妈的支持!又当个儿子吧!


《老子道德经》第廿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药方:


具体的形物要分辨清楚,但要超越它,真实的图象要明白,但要空却它。自然大道是无名、无形、无情、无象的,只是个自然而已!顺从着自然大道,就不必强调自觉的德行,精诚自可以不移,真正的精诚不是勉强,而是自然。回得「自然大道」,一切清楚明白,人间事物,整整齐齐,一个走不了!


《老子道德经》第廿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药方:


理直不一定要气壮,做起来尽管有些曲折,但却可能是较为周全的。要能「藏」,但不是遮掩;而只是让自己在安静的情境下,默运造化,好好生长。不必担心走错路,走错路,就多认得一条路,好好记得这条路,以后可能也有用。法律对了,道理不一定对;道理对了,人情不一定对;人情对了,还是要求道理对,求法律对。真人情,不是世俗,而是人的真情实感。


《老子道德经》第廿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药方:


与其相信话语的确认,不足相信一切会默运造化、自然天成!暴风急雨,就让它过去吧!过去了,天地澄明,平坦太平!即使是错的,包容它,就可能长出对的;即使是对的,强调它,却可能变成错的。内在的确认,相信自然天成,也就会自然天成!大自然有一独特的伟力在焉!


《老子道德经》第廿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药方:


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往前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是个闲逸,可也。忘记自己的功业,忘记自己的欲求,这样才是个真幸福的人,上苍才得帮助你!生长,只是个生长,不必老安在「自己」,自然可也。不要勉强,勉强会造成伤害;宁可顺成天地!


《老子道德经》第廿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药方:


留意发展的向度,用「圆环式的思考」去替代「单线式的思考」,想想恒久的可能。人之为人,是因为天地万有一切都可以在一剎那间被纳到心中,除非你自己看小了自己。具体的生长,普遍的发展,脉络的安排,自自然然地,如如无碍!




(原文标题:《老子道德经》新译暨「心灵药方」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 内容有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我读《道德经》5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道德经》——老子
《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通读 第七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