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是个经济学问题

学习是个经济学问题

作者:郭梓聪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1日 14版)

  三年前,我和很多怀揣着梦想的幸运儿一样,满怀憧憬地走进北大的大门。

  北大素有四大疯人院及四大养老院的说法,而四大疯人院,全部都是理工科院系,原因自然是课程既多又难。诚然,理工科课程之多之难能让我们学习辛苦之余,一不留神就毁掉了四年的GPA(平均绩点)。即便这样,理工科学习也有迹可循。

  首先,就是学会取舍。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学会区分重要性和紧急性。学习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只有合理安排有限的预算时间,才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此外,理工科不同于文科,理工科的知识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理解,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对于一些艰深的公式,我们可以只进行记忆并结合实际运用,而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则需要深入地去挖掘它们背后的本质,只有这样,才是理工科学习的正道。

  初入北大,懵懵懂懂,以为大学老师和高中并无二致,字斟句酌,习题漫天。然而却是大错特错。无专门复习,无额外习题,无定期测验的“三无”教学方式,竟才是大学学习的主旋律。

  “三无”教学方式又如何?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比起知识传授者的高中老师,大学老师更像是知识引导者。无专门复习,就自主复习,积累点点滴滴,甚至可自行整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无额外习题,就吃透作业,力图举一反三,也可挑战老师未布置之习题,提升自我;无定期测验,就随时回顾,运筹帷幄之中,更可与寒窗挚友互相取经,共同提高。不肯平时下苦功,只想临时抱佛脚,终归不是正途。十年磨一剑,丰收的果实,背后总有辛勤的汗水。

  课程复杂繁多又如何?繁多的课程,总有轻重缓急之分,给课程按其轻重缓急排个序,安排个时间,便可一目了然。复杂的课程,总有基础进阶之分,基础原理,深入钻研,透彻理解其本质;进阶内容,略其起源,熟练掌握其用法。而不是对所有知识一概硬啃,浪费脑力体力精力;也不是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剥其本质,识其外围,方可将这片知识的海洋,充分地汲取。

  (作者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直叫嚷着打压奥赛的人,你知道为啥清华北大还是喜欢竞赛生?
感受北大(一)光华管理学院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只给你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大学学什么
简单聊聊高考志愿的填报
严济慈:谈谈读书、教学和做科学研究 | 展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