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派篆刻的兴起与发展



徽派

徽派篆刻是古徽州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兴起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以休宁、何震等篆刻名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徽州印人群体,人称“徽派”,促成徽州篆刻的第一个高潮期。


徽派篆刻地位的确立(15351643 


1.何震的崛起

何震(1535~1604),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休宁县前街人。何震在印坛的崛起,影响和造就了徽州大批篆刻人才。与何震同时的一些篆刻家同何震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也都成为当时印坛上的风云人物。明代万历至崇祯时期,徽州有着一个篆刻群体,他们或有印谱、论著行世,或与名流交往留下印迹,在当时的印坛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其中代表人物为何震、苏宣、朱简、汪关。


何震“柴门深处”印


苏宣 苏氏印略

成交价:RMB 897,000

2016年嘉德春拍


朱简篆刻 米万钟印


朱简篆刻 陈继儒印 



明 汪关 张炳樊印 4.55x4.55x3.2cm 上海博物馆藏



2. .明末印坛徽派的一统天下

明嘉靖以后,当文人篆刻艺术体系逐步确立之时,徽州涌现出一大批篆刻家。他们在超越宋元,直溯秦汉的篆刻艺术实践中,开始取代嘉靖年间以文彭为领袖,以苏州为中心的篆刻主导地位。他们有理论,有实践,以一股强劲的创新之风,席卷整个印坛。以至从万历开始至崇祯末年的长达六七十年的印坛,成为徽州人的一统天下。


据沙孟海的《印学史》讲:“传世文彭篆刻,伪品极多,鱼目混珠,很难鉴别”,甚至只有诗笺押尾的“文彭之印”和“文寿承氏”两方印是真的。就是下面这两方印章:




徽派篆刻的发展(1644 ~1848)


文人篆刻由对篆法的研究,转而对刻法的重视,继又讲究篆刻合一,融笔意于刀法之中。有明一代文人篆刻艺术的发展,就是在这种螺旋式的发展中,不断升华。


从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的三百年间,是徽州商业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徽派篆刻发展最兴盛的阶段。因徽商的富裕,人们追求风雅,人文风气浓厚。商人利用自己手中的金钱,大量收藏各种古玩字画,为艺术家们借鉴古人的创作经验提供了直接观赏临摹的机会。



清代印人同明代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文人气息更浓了。何震、苏宣、朱简、汪关、金光先、江臣纯粹是以印人的身份立足于印坛,但清代的印人或为官,或为商,或从医,或善于诗,或长于画,或从事经史研究,甚至集儒商医于一身,熔诗书画印于一炉,这样一来从事篆刻创作的人也就更多。特别明末清初是中国画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诗文、书法、印章和图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定型阶段,故对文人画家来说不仅画要画得好,诗文、书法功底要厚,最好能自己刻印。



徽派篆刻的后振(18491955 


黄士陵对徽派篆刻的振兴

黄士陵(1849 ~1908),字牧甫、穆父,号黟山人、倦游窠主等。


清·黄士陵刻昌化石章

成交价RMB: 69,000(含佣金)

2015年西泠春拍


清·黄士陵刻青田石等张之洞自用印三方

成交价RMB: 2242500(含佣金)

2015年西泠秋拍



清·黄士陵刻田黄石夔龙薄意闲章

成交价RMB: 1,610,000(含佣金)

2014年西泠秋拍


清朝晚期,黄士陵以其深厚的金石学修养,摒弃几百年来印家以切刀法摹仿烂铜印,追求古拙残破美的传统习惯,自立新意,自成风格,从篆刻艺术界脱颖而出,创立了黟山派,影响了后来的易大厂、乔大壮、王福庵、李尹桑,乃至齐白石等一大批书画印名家,使徽派篆刻走向了第三个高潮期。 


徽派篆刻的崛起,确立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地位,实现了由实用印章向篆刻艺术造型欣赏艺术的转变,同时徽派篆刻始终影响着中国文人篆刻的发展演变,代表中国文人篆刻艺术的主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印章屡屡成交高价,在拍卖中它的魅力何在?
文人篆刻的市场与鉴赏(一) | 小朴
[转] <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印屏欣赏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文人篆刻的兴起
飘逸绝俗吴让之,西泠2016春拍,吴让之六方印篆刻欣赏
近代的赵孟頫——赵叔孺书画金石三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