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写如逢吴道子 好贤曾识平原君

工写如逢吴道子
好贤曾识平原君

       时下人心不古,赝品充斥各大拍卖会。今天我们就“工写如逢吴道子;好贤曾识平原君”一联开展分析。


       书艺公社微信公众号载文——


       这副对联,某拍卖会上称“谭泽闿作品”,则完全错认。图虽小,却不难辨。“工写如逢吴道子,好贤曾识平原君”,谁写的?前文记有称“谭泽闿作品”者,也有文章说是萧蜕集石鼓字七言联,题款:丁巳重九书于秋影楼。退闇缉石鼓。称“谭泽闿作品”所误大抵缘于“退”字出以别体,“闇”字行书形近“闿”字。



       书艺公社微信公众号进一步说——


       退字本小篆字形。从彳小步也,从日,从止反也。三者合成“向后走、后退”之意。闇同“暗”。《说文》:“闇,闭门也。”《梁书·乐蔼传》:“见蔼闇阁读书。”萧蜕原名麟,字中孚,一作盅孚,号蜕盦,别号蜕黯、蜕安、蜕闇、退庵、蜕公等,江苏常熟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和南社。辛亥革命后,退居不仕,寓沪执教,曾继蔡元培后代理爱国女中校长。兼行医,术甚精,曾被推为上海中医公会副会长。性耿直,重志节,抗战时苏州沦陷,僧服蓄须,不应奸伪。建国年后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退闇先生书精四体,尤工篆书,又以融合二篆为长。


       如果读者读到这里,以为已经回答了本文开头“这幅对联是谁写的”问题,外行看来以为真伪的问题已水落石出。我怀疑这是制假售假者做的局中局。


       赝品


       在本博客中多次介绍过篆书大家萧退闇。在民国时期,萧是名噪一时有书法大家,门生众多。而萧的篆书以紧凑见长,他认为“篆书写得方才算是真功夫”,现代书法大家中继承他衣钵的有其弟子邓散木。

 

       此字既不是谭泽闿的,更不是萧退闇的。从字形上看,完全是临摹吴昌硕的。恰恰吴昌硕的字,是萧退闇最为看不上的那种“耸肩”形状。所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怪,两种水火不容的东西他就是给你捏到一起。正是因为临摹作假,此幅伪作行笔迟滞,也毫无吴昌硕的率意天真。如果署吴昌硕的名,恐怕也会被人一眼就认出,所以署了一个比吴昌硕名气要小的书家名字。



           萧退闇作品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谭泽闿。


       谭泽闿,湖南茶陵人。谭延闿之弟。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 取法颜真卿,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民国时南京“国民政府”牌匾即为其所书。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即其所书,至今沿用。



        谭泽闿少孤,早年就读于长沙明德学堂,曾书明德中学“乐诚堂”额。清末授巡守道,分发湖北,刚刚上任,即逢武昌起义爆发,遂折返长沙。从此绝意仕进。以书法为乐,渐自成一家,风格近翁同和,雄浑腴美,尤工“擘窠书”,较其兄谭延闿更加伟劲开张。后迁居上海,一直以卖字谋生。泽闿作书,取润低廉,求者甚众,但仍不订高润例;有求书市招,亦不自高身价,乐意应之,为艺林所推重。


       谭泽闿平生以诗酒、书画、收藏自娱,淡于仕进,以书法为长。喜集藏,搜集清代书家真迹甚丰,尤以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四家书法最富,曾影印行世。其他金石墨本之属,亦收藏至富。平素以诗书会友,不与权贵交,与其兄谭延闿热衷政事形成鲜明对照。搜集前贤真迹不遗余力,曾专力购藏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四家法书。数十年间,收集各家法书千余轴,为海内收藏四家墨迹最富者。


       拍卖市场处处是坑。用一句股市中常用的话来说,就是:市场有风险,投资要小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退庵篆书古拙朴茂
篆书,74岁以后的吴昌硕才够味!
吴昌硕篆书部首一百法
吴昌硕篆书《心经》,晚年得意之作
吴昌硕临汉篆面世,高清佳品,文末剧透吴昌硕写篆书前的神秘动作
江苏书法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