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昔有东西帝 如来初无南北宗

罗马昔有东西帝
如来初无南北宗


        罗振玉、王国维、李叔同这代人是有全球视野的,正是这种全球性的视野,所以在西学、国学上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罗振玉甲骨文七言联《罗马、如来》,拍品见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预展。题款:镇山仁兄雅属,贞松罗振玉。钤印:上虞罗振玉印、岁寒退叟。无年款。对联释文为:“罗马昔有东西帝;如来初无南北宗。”




        何为东西帝? 


        公元395年1月,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在米兰驾崩。
不久,帝国最高当局根据皇帝的遗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帝国版图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治。18岁的长子阿卡狄乌斯统治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年仅10岁的次子霍诺利乌斯则接任西罗马的皇位,以拉韦纳(在今意大利东北部)为首都,但名义上的首都仍是罗马。从此以后,东、西罗马帝国分治的局面便正式固定下来。


       我们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就是说罗马的繁荣。分裂后的罗马帝国,西部逐渐地衰落,而东部却保持了相对的繁荣。于是,帝国重心开始东移。罗马也渐渐失去了昔日政治中心的作用。君士坦丁宣布把首都从罗马迁到黑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并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这里经济文化发达,扼守水陆要冲,战略地位十分优越。


       君士坦丁是个急性子的人,他以几乎疯狂的速度推进新都的建设。从帝国各地赶来的建筑师和工匠都云集在新都,港口停泊着无数货船,船上满载着来自罗马、雅典及各大城市的艺术珍宝。珠宝数目如此之多,以至有人愤愤地批评道:“几乎所有的其他城市都被掏空了。”


        这个状态与中国的某个历史阶段好相似!


        与罗马有涉的谚语中,还有我们也常说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这与“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意思差不多。



        何为南北宗?


        慧能创立南宗禅,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


       南北禅宗根据如来藏佛性学说,一致认为,人人都有妄念、烦恼、清净佛性为烦恼所覆蔽,因而,必须通过修行,去除烦恼尘垢,发现佛性,觉悟成佛。但是,在如何去除烦恼、如何修行的问题上南北禅宗则存在着矛盾和分歧。


        据《坛经》载,神秀和慧能各有一首阐述自己禅学见解的诗偈。神秀的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的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一般认为,这两个偈说明他们之间的分歧所在。神秀认为,佛性人皆具有,但为客尘所障,所以要时时拂拭,不断修习,成佛才有可能,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众生还应当观心,即直观内省,以观照、觉察清净心的存在,来实现心灵自觉,这也就是“看净”。这两方面的禅法就是离念看净,或除妄显净。神秀认为,排除俗欲,离开妄念,克尽染心,显露净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定的程序,需要次第修行,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神秀一系是修持规范化、程式化的禅法,是渐进的觉悟方式。慧能则提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不必经过繁复形式的修习便可进入佛的境界。


        从我等凡人的眼光来看,区别极其细微,而罗振玉的对联反映了其深厚的知识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0)悟和修
关于”镜子”,神秀与慧能如是说~
逼格这种东西,就是给没钱没事业的人准备的
季羡林: 作诗与参禅(三)
人生需要高境界
佛教南宗、北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