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胤囊萤车渚延光远行的车渚书院——远行的车渚书院

 囊萤 车渚延光

 ——远行的车渚书院

 

古代澧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光芒四射。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津市嘉山,出了个驰名古今、享誉海外车武子,因他而创建的车渚书院将其囊萤夜读精神光延至今。渚以姓名,院以地名。《洞庭史鉴》说:“车渚书院,位于今津市新洲镇车渚村,相传为晋车武子(车胤)囊萤读书处。先是官修‘车胤祠’,后失修荒废,元大德五年(1301)五月,官办民助重修三间两进书院(又名萤渚书院)。”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在津市临时工作两个月,有幸再游车武子和孟姜女的家乡嘉山,山下的新洲车渚村就是车胤的出生、读书的地方,囊萤台也就是后来的车渚书院遗址,依然默默地昭示着少有的文化游侣。我兴之所至,当即写了《车胤故里是新洲》、《囊萤夜读非作秀》和《光延千秋囊萤台》三篇文章,但对因车胤而成名的车渚书院,我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说清其前世今生。

《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五十三有车胤传: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兒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宁康初,以胤为中书侍郎、关内侯。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阳尹王混擿句,时论荣之。累迁侍中。太元中,增置太学生百人,以胤领国子博士。其后年,议郊庙明堂之事,胤以“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九服咸宁,四野无尘,然后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时从其议。又迁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以疾去职。俄为护军将军。时王国宝谄于会稽王道子,讽八坐启以道子为丞相,加殊礼。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当阳,升成王之地,相王在位,岂得为周公乎!望实二三,并不宜尔,必大忤上意。”乃称疾不署其事。疏奏,帝大怒,而甚嘉胤。

隆安初,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辞疾不拜。加辅国将军、丹阳尹。顷之,迁吏部尚书。元显有过,胤与江绩密言于道子,将奏之,事泄,元显逼令自裁。俄而胤卒,朝廷伤之。

  车胤“囊萤照读”,学有所成,官至尚书,恪尽职守,功成名就,一千六百多年来,盛誉乡里,感动世人,激励后贤。他那“家虽贫,学不辍”的事迹与精神,不仅为澧浦子孙代代相传,更成为整个中华子孙的蒙学典范。晋隆安4年(公元400年)胤逝世,其故里先后建起“车胤祠”和“萤渚读书台”,至唐中叶,初具规模的“萤渚读书台”顺势扩建为“车渚书院”。

   元代大德年间,杨国祯、李慧复建扩建了“车渚书院”,李寓留下《车渚书院记》。当时李寓是澧州的教育局长类的人物,曾主董澧州儒学(文庙)重修工程,其《车渚书院记》写于元大德辛丑(1301)年。《记》曰:

  大德丁酉(1297),肃政恒庄李公廉治鼎、澧,因省亲过之,乃谋于长官杨君:吾亲倦宦,辄敞梅轩,复税驾渚之上。君亦此土之长人者,畴非甘棠,而不一封植之,况庙学耶?杨君即奉命,梅轩公率士人咸相其役,然轮奂仅美。越明年,李公为御史一再至,则殿堂门庑,甓甃邃坚,绘素炳明,弁冕俨穆,虽支郡下州,莫敢雁行齿列。自庚子(1300)冬迄明年夏五月即工。

   监察御史李庭咏新洲省亲时,与州守杨国祯商量修复车渚书院。杨国祯在李庭咏父亲梅轩公李慧的攒襄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修复扩建成了一座连三类小州郡无法与之比媲的车渚书院。书院落成后,父老乡亲既盛赞杨君、梅轩公之功,又“用安乡范文正读书堂故事,扁以“车渚书院”。明正德年间,明代又一次重修了车渚书院。正德十三(1518)年,曾为建始知县的澧州人梁宝的《重修车渚书院记》记录了这一盛举:

  时贰守欧阳公署郡,毅然任为之即其旧所崇台辟址,经始于是岁季冬,明年春乃落成。是役也,凡百所需,非赎罪人,则捐己俸,民不知兴作,财不动公帑,但见崇门揭扁,朵翰惊龙,庙貌深严,肖像俨若。缭垣墙以植松竹,砌砖石以除草莽,严关键以远秽浊。沦已湮之。井辟未广之衢,丹青绚目,榱桷悸心,先圣灵神,乐于是楱。后人崇奉,得于是展猗与休哉。

……书院事峻,咸谓予密迩先生故宅,命书事于石,以垂不朽,更为俚词①,使歌以祀先生墓:
   古道兮洋洋,奋钻研兮精详。
   驹过隙兮昼短,寂沉沉兮宵长。
   四壁立兮乏膏油,流萤来兮聚绣囊。
   德业进兮俊义,推行能修兮声名扬。
   矩度兮重乡闾,辟召兮求贤良。
   捧檄喜兮动颜色,崇阶历兮登庙廊。
   嫉邪兮切齿,直气兮凌霜。
   居位宁知爵禄丰,捐生唯欲邦家昌。
   幼而学兮壮而行,生而顺兮死而康。
   增嘉山之崔嵬兮渚水明,光激后学之志节兮仰止门墙。
   岁时崇顺兮缛礼,仪容俨穆兮高堂。
   牲陈兮豕与羊,乐奏兮官与商。
   涧蘋沼芷荐芬芳,苾香椒馨奠瑶觞。
   灵兮忻忻来故乡,些招何必溪巫阳。

    由此可见,车渚书院“聚生徒以考德问业,时祭祀以崇德象贤”的传统活动是兴盛不断的。而且州人企望学问像生物繁殖那样生生不息,成长壮大不久将车渚书院改建为“学殖书院”。以至于到了清顺治三年(1646),南明的抵抗主力刚刚溃出澧州,州城未全面得手,清政府即委派官员驻跸澹津(今津市),在大量裁并其他官员的同时,却对澧州“州、县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员一如前代”配置。顺治五(1648)年,有“宇内名硕”之称的汤调鼎知澧州,一方面“追剿、恢复澧城”,一方面“捐俸筑延光书院,檄萃多士,课文析义,供给膏火……”,于顺治7年(1650)学殖书院迁津市,全新改建更名为“延光书院”,以示武子精神“后先光映,数千年不绝”。龚之茗的《延光书院记》道出了汤牧对延光书院集贤的热切期盼:

   来尔诸士,吾为尔裁,有花生笔底,绣粲胸次,传同班、马,赋等江、陆者入是院;龙标之句,隽妓下拜,香山之韵,婢子首肯,典奥可奉郊庙,壮丽允当宸翰者入是院;若乃义以制科,青紫是梯,奇文秀句,可惊四筵者入是院;抑能记蟀蟋以自娱,赋闲情而送怀,逍遥寄韵于晴窗,徘徊写影于雪案,其文甚嘉,其志堪励者,亦得入院。   

   延光书院是清初澧州唯一的州级书院。它上承车渚书院运行20多年后,随州署立足澧阳城而搬迁、新建为兰江书院(怀德书院)。澹津的原址的延光书院则降为县邑普通书院,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与新洲小彭山思王庙堂合一,共奉车胤、李元则画像,更名为彭山书堂,并镌“山思唐刺史,渚祀晋尚书”门联,以示对先贤的纪念。乾隆45年(1780),书院又与津市建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澹津书院”合并改造成义学。  

 

 附1:李寓车渚书院记

  故晋吏部尚书车公胤,澧产也。囊萤照书,用博雅,位通显。晋渡江诸贤,得与清流之列。考《图志》,可见其授姓犹有存者,故渚以车得名。又曰萤渚云者,贵之也。异时,澧移治,此地阡陌,署舍略具亡,何复旧所庙学,在车渚者故无恙,犹别曰新州文庙。有年数矣,芜废弗治。

    大德丁酉(1297),肃政恒庄李公廉治鼎、澧,因省亲过之,乃谋于长官杨君:“吾亲倦宦辄敞,梅轩复税驾渚之上,君亦此土之长人者,畴非甘棠,而不一封植之,况庙学耶?”杨君即奉命,梅轩公率士人咸相其役。然轮奂仅美。越明年,李公为御史一再至,则殿堂门庑,甓甏邃坚,绘素炳明,弁冕俨穆,虽支郡下州,莫敢雁行齿列,自庚子(1300)冬迄明年夏五月即工。

   耆老为御史言:相是役者,盖无几人。续用新美,则皆梅轩公之劝做,杨君孤立一意之所就也。郡别驾焦公鹏翼、推官薛公友谅,议以澧既徙旧治,更立学在新州渚,乃以郡称,于义无谓,当用安乡范文正读书堂故事,扁以车渚书院,而奉武子祠于讲堂之西偏。崇德象贤,一时积学好修之士,得于感慨而兴起,此院名之所以始也。

   御史公喜日:吾有以寿,吾亲矣!乃举酒以庆。并落杨公之成而谢之日:为圣贤植名教,为宇宙培人才,子之功甚茂,而子非食其职者,所为磊落,强人意事可缓,而勇于为,与当为而怠焉者,亦少愧矣。于是郡文学李寓,记御史所以谢杨公、耆老所以告兴作之由,以俟方来①。庶几怠者进于勇,而使当为者不敢缓,其不朽庸可冀也。

   杨公,清社人,名国祯;梅轩李公,晋山人,名慧。其长子则御史恒庄庭咏也。 

                                           大德五年辛丑(1301)立石。

 

附2:梁宝 车渚书院记    

    书院崇晋吏部尚书车先生也。渚以姓名,而书院以地名也。按先生讳胤,字武子。幼好学,家贫,不常得油,囊萤照读。长多懿行,官历至冢宰,何莫非苦学中来耶。旧书院在州东三十里,唐李泌所筑新内。毁于兵,遗址仅存,百余年竟无一兴废举坠者,足为太息。近侍御史李国宝内艰家居,刻先生官衔姓字碑表通衢。适御史高公按澧,见之惊日:有是哉!囊萤故事,虽五尺童子犹乐称之,为其处贫窭而向道也。乃故土无祠,不大为缺典乎?咎诹之事急孰甚?此乃以事属有司。时贰守欧阳公署郡,毅然任为之即其旧所崇台辟址,经始于是岁季冬,明年春乃落成,是役也,凡百所需,非赎罪人,则捐己俸,民不知兴作,财不动公帑,但见崇门揭扁,朵翰惊龙,庙貌深严,肖像俨若。缭垣墙以植松竹,砌砖石以除草莽,严关键以远秽浊。沦已湮之。井辟未广之衢③,丹青绚目,榱桷④悸心,先圣灵神,乐于是楱。后人崇奉,得于是展猗与休⑤哉。

     古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礼经》谓以劳定国、以死从事者祀之。夷考先生,不独少焉若节励行,其立乎本朝也,既立拒奸邪加道子以殊礼,孝武嘉其有守。又以时望画计慑王国宝解职待罪。及元显骄恣,欲禁抑之,竞以身殒大节,凛凛犹有生气。崇祀先生于礼,无不宜者。由此聚生徒以考德问业⑥,时祭祀以崇德象贤,吾乡后进.拜瞻盼仰之余,论时尚友,其所以感发兴起,励先生之志节以驯造。夫孔孟醇全亦升高行远之渐,不犹愈于置里閈⑦之先哲而躐等⑨,欲速以为贤也哉。

     夫顽懦廉而立志,固风化之所及,一讴歌哭泣之善,尚能感人动物,孰谓先生高风硕节,不为后学模范,一方具瞻耶?二侍御二守公高识远见,所谓超出人表乃如此。

   书院事峻,咸谓予密迩先生故宅,命书事于石,以垂不朽,更为俚词,使歌以祀先生墓:

   古道兮洋洋,奋钻研兮精详。

   驹过隙兮昼短,寂沉沉兮宵长。

   四壁立兮乏膏油,流萤来兮聚绣囊。

   德业进兮俊义,推行能修兮声名扬。

   矩度兮重乡闾,辟召兮求贤良。

   捧檄喜兮动颜色,崇阶历兮登庙廊。

   嫉邪兮切齿,直气兮凌霜。

   居位宁知爵禄丰,捐生唯欲邦家昌。

   幼而学兮壮而行,生而顺兮死而康。

   增嘉山之崔嵬兮渚水明,光激后学之志节兮仰止门墙。

   岁时崇顺兮缛礼,仪容俨穆兮高堂。

   牲陈兮豕与羊,乐奏兮官与商。

   涧蘋沼芷荐芬芳,苾香椒馨奠瑶觞。

  灵兮忻忻来故乡,些招何必溪巫阳。

 

附3:龚之茗 延光书院记

   澧居洞庭西澨,志称神仙窟宅,柳子厚亦称南州之美莫如澧;则以气节、文章,若屈,若宋,若车武子。代有伟人,后先光映,数千年不斁乃历唐宋至明,不闻有工词赋诗歌追踪屈宋者,鼓吹风雅,倡之无其人。彼沉酣经籍寝食百家者,亦止闭户著述,或啸咏水石、摩娑烟月,名不出于里巷。如文山非上诗三百,亦安得校书郎而授之?后亦安知上诗三百如文山者而诵之,矧能遍化国中,丕变风俗,使人人骚雅?

   今上御极之六年,清河汤钧右先生以宇内名硕来守是邦,刑措政简,明年进诸士试以制科义,又明年檄南北士风以诗古文词,且构书院于澹津。先生之言日:“澧之先屈宋尚已读书博雅,又有武子允其人者,能使千年后澧人士犹称囊萤故事不衰。其光可延也,是宜名延光。”昔公孙宏开延阁,集天下群隽,比黄金之台,后人艳传,计其得人之盛,隆于一时。澧亦旧有车渚、溪东书院,亦仅为昔贤读书游息之所,未闻有如先生抱公孙之意行于厥里者。且澧在今日,无论不如公孙时,承平日久,诸俊响应,森森林立;抑不得如武子、文山两先生时,即无其人,犹能寻佳句于水竹,囊萤光于绣渚。今兵燹迭罹,昔之饱经史娴讽咏者,缥缃之业化为风尘,逸洒之襟夺于衣食。彼素称文献名邦者,且不悉风雅为何事。先生曰:“来尔诸士,吾为尔裁,有花生笔底,绣粲胸次,传同班、马,赋等江、陆者入是院;龙标之句,隽妓下拜,香山之韵,婢子首肯,典奥可奉郊庙,壮丽允当宸翰者入是院;若乃义以制科,青紫是梯,奇文秀句,可惊四筵者入是院;抑能记蟀蟋以自娱,赋闲情而送怀,逍遥寄韵于晴窗,徘徊写影于雪案,其文甚嘉,其志堪励者,亦得入院。”先生笔之,削之,磨之,砺之,清浮彰观之区。宜人人握灵蛇之珠,追踪屈宋,步武车李,不愧称文献名邦,是澧藉先生之光于不朽也。先生行且晋公孙之席,诸士无忧;有三百不得上闻,至自为叩阍,仅仅取校书郎也。若夫记其居址,详其岁月,则有司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胤
我是她的过客
中华名胜对联·湖南(2)
津市老照片一组
津市中武当道观
湖南·常德书院对联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