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花月秀识日及 大水深涉驾天吴

762

好花月秀识日及

大水深涉驾天吴


                                          刘正平/文


        读懂“好花月秀识日及;大水深涉驾天吴”关键是读懂“日及”和“天吴”两个词。


        “日及”读作rì jí,是木槿的别名。《尔雅·释草》'椴﹐木槿;榇。木槿'晋郭璞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选·陆机》:'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李周翰注:'日及﹐木槿华(花)也﹐朝荣夕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


       “天吴”又名开明兽,出自《山海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吐云雾,司水。”天吴为古代的一个水神、海神,是一个怪物一样的神仙。天吴也是吴人的图腾,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该类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



         在本博客中,曾经讲过“吴”字,认为“吴”与“虞”、“娱”应该是一个意思。“夨”上面一个“口”即“吴”。“吴”字的繁体字写作“吳”。“”与“笑”下面的“夭”在篆书的写法上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的不同。甲骨文、金文及小篆中许多字构形相同、方向不同的现象很普遍。古代吴人非常善于娱乐,所谓“吴宫”,就是极乐之地的代名词。“虞”上面的“”可以认为是面傩,“娱”旁边的“女”也可以认为是歌伎。



        今天在查阅“天吴”一词时,同时看到对“吴”字诠释,其中与本博客以前所讲的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不妨读一读下面的解释:


        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夨”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


        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吴”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吴”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虞”、“䲣”、“敔”等字通假,但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吴”,却从来不与“䲣”、“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吴”“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始已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径渭分明,绝无混淆。


        “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上述对于“吴”字的诠释的文字并不完全具备考据学上的意义,但对我们考察“吴”字的起源也有启发。


        郭祖葆石鼓文七言联好花月秀识日及;大水深涉驾天吴,见于盘古拍卖公司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法专场。题识:时庚子闰中秋下弦,郭祖葆集石鼓古籀。钤印:郭祖葆印(白)、石如(朱)。 

  


    

         “天风楼夜话”在《尤工行楷郭祖葆》一文介绍:朱大可先生在《鬼乘》一文中,谈到他一位无锡的姑丈郭祖葆(号石如):“善诗古文辞,尤工行楷,以余所见近日书家习苏、赵者,殆无一人能出其右。惜年踰三十,遽抱疾卒。”


         郭祖葆所篆对了行笔流畅,可惜英年早逝。郭联中首字“好”字在“女”下有添笔。这种添笔在石鼓文“安”字中出现过。“好”未见此写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句检索
小木槿与木槿,仅一字之差,却大大的不同
木槿花开九月天【音画图文】
那日那时那阳光
古诗配画五 木槿花
日融水深 郭味蕖作品 荣宝斋藏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