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战国印



论及印章的起源问题时,曾经说到春秋后期印章的应用已由经济上推广到政治上。

进入战国时代,印章更大量使用,全面发展。考古发掘中虽然还不曾发现过确实可靠的春秋时代的玺印,但我们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就文献记载来看,应该说已经有玺印了。

《周礼》、《礼记》记载了玺和玺节的应用。《左传》有季武子用玺书的记载,更可确定春秋时代有玺印的事实。

玺,是当时各阶层通用的东西。传世战国肘代古玺数量不少,其中必有春秋时代的作品,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明确地把它们区别开来,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战国时代印章的应用更多。上面所论印章的用途,其中器物记名、金币专用、标准量器专用,都是战国时代的新风气。

《庄子·胠箧篇》:“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吕氏春秋·适威篇》:“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 (圆)则圜。”

若不是玺印广泛应用,庄子必不出此语,吕氏也不用作比喻。苏秦佩六国相印,更是人人知道的历史故事。宋以来诸家收藏和印谱著录的朱白文官私玺,估计绝大多数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我们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所见到和听到的战国时代的玺印,大致情况是:

三晋地区出土官印有两大类:一是白文有边的,都是官玺,文如‘平阴都司徒’(图1)。一是阳文小印,文如‘乐阴司寇’、‘乐阴司成之玺’(图2)。”

齐国地区出土官印中常有带纪事的,有的文字很长,如阳党官印,有‘易【左“尚”+右刀耳旁】邑圣【“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八个字(图3)。有的简单,如‘齐立邦玺’。有标准量器专用的,如‘陈华右莫禀口毫釜’。”

燕国官印中多作长条形,并加细长柄。如‘单佑都市王【“却”字右部首】【左“全”,右“耑”】’(图4)。”

“战国时期玺印,一类属于‘物勒工名’,是手工业者专门打印在所制器物上的。

齐国出的文字常很长,名氏之外包括籍贯(如‘右【左“白”,右“呚”字右部分】【左“纟”+右刀耳旁】鄙尚华里季【左“员”,右“古”】’),多正方形。燕下都出的文字简单些(如‘匋午’、‘匋攻昌’),多长条形。郑州、洛阳等地出的文字更简单,常只一、二字,方或圆形。”

现在所知道的如此,今后一定还有新的发现。

以上所说战国时期属于“物勒工名”的印章,主要是指陶器。山东临淄出土这类陶器最多,邹县、福山、滕县等处也有发现。

山东省博物馆曾造列《临淄制陶工人姓名住址简表》,这个表同时也是研究陶器记名玺的好资料,现在节录几条如下:

 [原注]当时一般陶工类只用名,间亦加姓。陶工搬到新地方,例在原地名上加“迁”字。

考古发掘资料以外,各地区出土的朱白文古玺,仅《十钟山房印举》举之一所收录的就有五百八十七钮,实际举之三所收录的也有部分是古玺,而陈氏所未收和后来继续出土的古玺更多。

这批古玺,形制变化很多,字体也不一致,虽然有地区的关系,但一定还有时期先后关系,包括战国初期、晚期及战国以前。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方法作细密的分析研究,也只有等待考古发掘资料更丰富时来解决这一问题。

春秋、战国印,大小很不一样,一般私印都小约1—2公分见方。官印通常2—3公分见方,也有大到7公分见方的,如“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它的形式,主要是方的,也有圆的,椭圆的,长方的,扁方的,长条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不胜枚举。

燕国官玺多长方形②。齐国官玺方形上边有小方形突出,世称“上出”形③。这是常见的异形玺。

注释:

①这个记名玺是阳文反文,其余都是阴文正文。

②如“易都【左“木”,右“廿”】王【“却”字右部首】”、“单佑都市王【“却”字右部首】【左“全”,右“耑”】”。 

③如“昜【左“尚”+右刀耳旁】邑圣【“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辶”+“菊”字下部分】盟之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章来源于哪里
篆刻15/“琅邪相印章”
先秦古玺赏析
篆刻讲堂:古玺及其艺术特点
2篆刻的演变
半通印章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