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胤澧州“囊萤照读”
车胤澧州“囊萤照读”
 

     “囊萤胜事,照耀古今,而武子勋名灿然,卓然为一代名臣。”这是《澧州志》“晋吏部尚书车胤萤读书之故里”碑引文的记载。
     车胤,又名允,字武子(约330—404),东晋南平郡(澧县境地晋时半属南平,隋“废南平入澧阳郡”,后改澧州)人,相传澧州新城(即澧县原新州镇车渚村)“囊萤台”就是车胤“囊萤照读”遗址,并有“武子宅基”、“武子墓”遗迹。
     车胤曾祖车浚,系三国吴会稽太守,清廉、有政绩,因郡旱、饥、表求赈灾,被吴主孙皓误认循私而遣使枭杀。其父车育,在成帝(司马衍)咸康中(335—342)任南平郡主簿。南平太守王胡之善知卜,育上任之初,见胤童幼,聪颖好学,就对育说:“此儿将大兴车家门第,可使专学。”育专请塾师,辅胤学字,传授经要。车胤少时笃学不倦,但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胤在每年夏季盛暑天,就天天捕捉数十只萤火虫装在纱囊里,借着闪烁的萤光照书,从黑夜读到天明,学识与日俱增。进入青年,胤身姿丰美,机警敏悟,博学多才,与吴陷之俱以寒素博学而闻名荆澧。
     东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桓温于永和元年(345)任荆州刺史,握长江中游兵权驻守荆州,闻车胤寒素博学,便征召车胤为从事,甚为器重,相继提升他为主簿、别驾、征西长史,在朝廷渐有名望。桓温每次举行大的活动,必邀车胤出席,胤或不与,皆云:“坐无车公不乐。”谢安(东亚政治家,孝武帝时位至宰相)游集之日,也常厚待他。宁康初年(373),车胤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关内侯。武帝太元年间(376—395),朝廷增置太学士百人,帝尝讲孝经,谢安侍坐,陆纳侍讲,卞耽执读,袁宏执经,车胤与王混摘句,时论荣之,累升侍中,国子监博士等职。帝商议郊庙明堂之事,车胤发表“明堂的制度难以详尽,况且音乐表达平和,礼仪表示敬意,因此内质和文采不同,声音和器具也不同,既然茅舍和广厦不能统一规格,又何必死守它的形式规范,而不能顺应时代大势,请俟九服咸宁,四野无尘,然后俱修”的见解,得到朝臣和太学士的一致赞同,帝从其议。相继提胤为骠骑长史、太常,时爵临湘侯,后因病去职。朝廷又调胤为吴兴太守。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397),王国宝任左仆射,威震朝廷内外。王嫉恨司马道子,便扰乱朝政。帝命胤为护军将军,举兵征讨,国宝恐慌,其堂北王绪将军劝他说:“不如杀掉车胤,除去众人之望,挟持安帝和丞相讨伐诸侯。”车胤到后,国宝终不敢杀,反而向他求教计谋。于是国宝依胤之策,上书皇上,自解官职,等待降罪。
     隆安四年(400)车胤被擢升为吏部尚书。在任职期间,胤察觉皇亲会稽王司马道子之子,时任中书令、尚书令的元显骄矜放纵,“搜刮不已,富过帝室”,便与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江绩将元显之过告诉道子,劝道子遏制其子,道子教育元显无效。胤拟启奏皇上,但事泄,元显获悉大怒,抢先奏本,以“车胤、江绩离间我父子”,逼胤“自裁”而死。朝臣极为悲愤,将遗体归葬故里。胤虽死,但“囊萤照读”的典故流传古今,车胤刻苦攻读的精神流芳千古,为历代名人、后世学子所赞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胤(东晋大臣,家境贫寒,自幼聪颖好学,官至史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享年69岁)
《南北朝系列》多国纷争之七:谢晦之死
中华勤学故事:车胤囊萤照读
司马元显诛车胤(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之二五)
司马道子《异暑帖》
司马道子《异暑帖》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