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葱岁月:张家界之旅
最近清理老照片,有几张当年游张家界的,不由想起那次难忘的张家界之旅。
那时1990年6月,我所在的湖南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组织员工去张家界旅游。因为局里人多,加上日常检验不能停,所以得分期分批去。我有幸被选为第一批成员。
张家界自70年代后期发现后,名声鹊起。80年代开始开发。我1985 – 87年在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我们出主要是协助外事和外经贸方面的工作。外事方面就涉及旅游,同事老曾就是从湖南旅游局调来的。所以对于张家界的开发,我是比较清楚的。
张家界以前是一个小地名,主要处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庸县和常德地区慈利县交界的山区,加上自治州桑植县的一部分。张家界出名之前当地民众相安无事,三县政府也没有任何冲突。但张家界出名以后,各县政府也好,民众也好,都积极搞开发。原来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县界并不清晰,但双方政府也好,百姓也好,都不在乎。多一点云雾妖娆,根本不能种任何作物的陡峭山地有什么意义呢?除了怪石就是树,而那些树都是长在石头上,又小又弯,根本不成材。就是成材没有路也运不出去。
没有想到,这些怪石弯树在大城市人眼中成为奇景,云雾在脚下飘的大山也变成了仙境。于是,游客来了,投资来了,要发财了。马上这县界就重要了,多一片山就增加赚钱的资本啊。为了界线争吵,多次发生打斗,好像还出了人命。省政府出面调停过多次,老曾也参加过调停会。最后,省里决定把那一片叫做武陵源地区,也就是慈利,大庸,加上桑植县并在一起成立武陵源风景区,直属省政府管辖,与韶山特区待遇一样。
武陵源风景区后来改名为张家界市。
所有的人都知道张家界,但有些人不知道武陵源风景区,或者听说过武陵源风景区,但没有把它与张家界划等号,其实它们就是一个意思。张家界本来只是武陵源的一部分,但它最早被发现,所以人们就这么叫开了,正式的武陵源风景区反而没有人叫了。
当时我们处除了老曾经常参加省旅游局的会议,还有省里的调停会议,我们处还人手一册《武陵源风景区介绍》,是为当时开发武陵源风景区做宣传用的。
言归正传,回到商检局张家界旅游团。
当时张家界已经开发几年了,但仍然还是很初步。武陵源风景区也刚刚成立,更没有后来的大庸市,和现在的张家界市。没有机场,也没有今天长沙到石门的铁路,高速公路更没有。我们租了一辆大巴士,大约去了30人左右。
我们由一个去过张家界多次的人负责联络安排,不记得他是请来的导游,还是商检局的人。只记得他告诉我们,我们武陵源风景区的旅程分三部分:去索溪峪黄龙洞看洞,去张家界/天子山看山,去猛洞河(在永顺县)看水。
听说过张家界,但黄龙洞,猛洞河没有听说过。我才知道张家界还有溶洞。
巴士一路沿着公路从长沙往常德,再到石门进入慈利县的索溪峪附近,折腾整整一天,天黑了才在一家简陋的招待所住下。
第二天,我们先去看黄龙洞。说黄龙洞比桂林的溶洞长很多,而且也更好看。虽然当时大概开发了大约四分之一,我们就走了两个多小时。里面很大,很高,很凉爽,大部分地方有地下河,窄处如溪流,宽处如湖泊。有的地方有钟乳石林,一点不比桂林的逊色。
所谓开发的区域也就是有一天简易走道,边上离地两尺高的地方拉有一条绳子,沿路拉了电线,安了电灯。没有开发的洞口有阻拦物,里面黑洞洞的。解说员说,黄龙洞不会全部开发,耗资太大,也没有必要。
图一:黄龙洞(老太太是同事的家属。因为洞里路滑,怕她摔倒,我便牵着她的手)
走到黄龙洞开发好的尽头,有一个老道模样的人,坐在一个高坎上,边上烧着香,有一个大竹筒,里面放了很多签。大家可以去竹筒抽签,看看命运如何。我记得我抽的签有一句话,里面有“蛟龙入海”。别人觉得是上签,我当时想可能表示我正在联系赴美留学会成功。所有的签没有很差的,但平平淡淡的居多。
在黄龙洞我们玩了半天,出来后就赶去宝峰湖。我对宝峰湖印象不深,如果不是照片后面写的字,我都忘记了,还以为是猛洞河。
图2 宝峰湖(不是猛洞河)
从地图上看,我们是先去的天子山,再去的张家界的天门山,最后去的猛洞河。
不记得是去张家界的路上,还是去猛洞河的路上。因为路很遥远,又是山路,时间很长,大家慢慢纷纷欲睡,东倒西歪。我就提议:大家唱歌吧,唱歌可以提神。
车上一大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马上就有人赞同。于是就开唱,不知道第一首是什么歌,反正不是高亢的红歌,而是比较容易唱的歌,比如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样的。慢慢的,那些打瞌睡的人都醒了,年轻人都加入进来,瞌睡一下都没有了。唱着唱着,我开始带头唱儿歌,大家哄笑起来,但很快也一起唱了。于是,车上儿歌飞扬:
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
我们队里喂了鸡呀,什么鸡,什么鸡,喔喔喔喔大公鸡。。。。。。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小呀嘛小二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卖报,。。。。。。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脑袋,真奇怪。。。。。。。
。。。。。。
大家脑洞大开,把知道的儿歌全部都唱了过遍。很少人能记得全部歌词,但有人记得这个歌,有人记得那个歌,有人记得前面几句,有人记得后面几句。所以大部分歌还是都唱下来了,实在有都不记得词的地方,大家就哼谱子,不唱歌词。这个时候大家会相似一笑。偶然有人会唱错了,或跑调了,大家便哄堂大笑起来。一口气唱了一个多小时,唱得大家精神振奋。那些不唱歌的中老年人也不睡了,听我们唱,有些还合着拍子摇头晃脑,或小声跟唱。
直到会唱的儿歌都唱完了,大家也唱累了,才慢慢停下来。这时候离目的地也不远了,大家这才留意路边美丽的风景。
到了目的地后,吃了饭。住的旅馆有很大的一个厅,里面可以跳舞。结果年轻人就开始在里面跳舞,我会跳一点,也参与进去。大家玩的很尽兴,因为考虑到明天还要爬山,所以很早就结束,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爬天子山。第三天,去张家界的天门山。
找到的只有天子山的照片,没有天门山的照片。应该是搞丢了。
图三,与同事在天子山西海合影。
当年的山,没有索道,连大路都没有,只有荆棘丛生的小山路。大部分地方都很陡,而且路边就是峭壁,但被荆棘遮盖,看不清路边,不然会不敢走。有时候云雾飘过来,能见度变低,更加看不清。如果一脚踏空,就可能掉下去。当然,有荆棘的阻挡,可能不会掉很深,加上手可以抓住荆棘,不至于掉到山底。即使掉不远,爬回来也不容易,要从陡峭的荆棘中解脱很难,所以我们都非常小心。登山即危险也很费体力,年纪大的就没有登山。
我们花了一个多或两小时,登上了山顶。头上的汗与雾水把头发弄的湿漉漉的。往下一望,满目青翠欲滴的山林,蓝天下白云在半山腰快速的漂游,阳光下,不时出现彩虹,变幻莫测,犹如仙境一般。
山顶上除了风景拍照点,和做拍照生意的人。记得没有什么商业店铺,基本上还是原生态。我们在山顶上照相,还有猴子来要吃的。
图四:天子山的云海
下山比上山还难,因为太陡,生怕踩空,所以是战战兢兢下来的,用了比上山更长的时间。
人很累,但很值得。爬这种原生态没有保护的山,现在可能是很难有机会了。
然后赶往张家界。晚上仍然是跳舞,很多人当时学得半会不会,兴致高昂,总想跳。不知道当时我们怎么那好的精力,白天玩了一天,晚上还可以跳舞。
记得张家界的山没有天子山大,大多是平地拔起的奇山,奇石,就像是巨人国里的盆景一样。
碰到一个当地人,聊起来为什么你们城里人大老远跑来这里来?这山有什么看头?觉得不可思议。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城市中”。
我老家在离张家界大概300公里的芷江,也同属于大湘西地貌,有些山和武陵源的相似,但远没有这么奇特,也没有这么集中。对于外地人,尤其是城市或平原长大的人,张家界的山就是最美的山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猛洞河。猛洞河在永顺县,不属于张家界市,在张家界西南边不远。
猛洞河大部分河段大约七八十米宽,宽的地方有一百多米,河水很深。两岸是陡山,郁郁葱葱,覆盖着茂密的植被。
我们坐上一艘大的机动船,在甲板很大,有些座椅,可以看两岸的风景。河上有不少小渔船,是当地捕鱼的渔民。河的有些地段通向地下河,我们的船有时候钻进地下河,里面很大很宽,走一段后又钻出来。
不久船放慢,两艘小渔船靠近,将刚刚捕到的鱼卖给船上的大厨。大厨做了一顿以鲜鱼为主的午餐,非常鲜美。没有污染的河流刚捕的新鲜鱼,怎么做都好吃。
船行到一处停下,说是到了芙蓉镇。其实就是电影《芙蓉镇》的一处拍摄地点,女主人公胡玉英卖米豆腐的地方。这里原来并不叫芙蓉镇,叫做王村,是我大学同学张宏跃的老家。但拍了《芙蓉镇》以后,当地人干脆就改名为芙蓉镇。游客对原来的地名并不感兴趣,但很愿意看看《芙蓉镇》拍摄地点。
古华的《芙蓉镇》写的是湘南发生的故事。所以剧组开始是在湘南找拍摄地点,但找来找去都不满意,最后在湘西猛洞河畔找到了,于是就在湘西拍。
提到古华,说点题外话。
古华在《芙蓉镇》发表后,一下出名了,并且跨过了国界。大概是1986年,古华接到德国的访问邀请,应该是德方出钱。但当年凡是公派出国,不管谁出钱,都必须经过省政府批准。文化交流属于公派出国,因为受邀人代表国家。当时我们处负责公派出国审批工作,老曾是具体经办人。当然他只是收集材料,做初级审核,然后上报给主管副秘书长批,最后是主管副省长批。但如果根本不合格的,他可以挡住。古华受邀出访理由正当,于是老曾就帮他组织申请材料。
那天古华来办公室交材料,正好我不在。等批文下来了,老曾通知他来取。他带了三本有他签名的《芙蓉镇》,送给处里的三位同事。正好我从外面回来,坐到我的办公桌前。古华忙问老曾:“这位是”?老曾说:“是我们处的小商”。古华一下显得有点尴尬,连声对我说:“对不起,我上次来没有看见你,以为你们处就三个人,所以这次只带了三本书。下次来,再带一本给你。非常抱歉!”态度很诚恳,表示歉意的时候还弯下了腰。这么一个知名作家,为这件小事这么谦卑,甚至有点诚惶诚恐,让我记忆深刻。不过,他下一次带书的事后来并没有发生。他拿了批件就不用再来了,可能忘记了。
老曾对古华的创作很好奇,在与古华的闲聊时,他问古华:“你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农村题材,怎么不写点城市题材的作品呢?”。古华回答说:“我就是农民出身,对农村非常熟悉,但对城市不太了解。我只写熟悉的农村题材,这是我擅长的领域”。这说明古华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坚持写熟悉的农村题材。这是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说远了,还是回到猛洞河畔的芙蓉镇。
挂着“胡玉英米豆腐店“的房子就是湘西农村,包括芷江农村常见的木屋,前面有一个小坪,两张小桌子。美中不足是没有米豆腐卖,如果有卖即使价格高都会生意火爆。可能考虑到保护景点,所以不做米豆腐。但可以在不远处开一家米豆腐店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因为米豆腐很多地方没有,很多人没有吃过,尝尝鲜也是游客们的收获。况且米豆腐,配上老干妈辣椒,酱油,生姜末,蒜末,葱花,绝对好吃。
看完胡玉英米豆腐店,回到船上,然后赶回住的旅店,这次的张家界游就基本结束了。
我有幸在武陵源风景区开发初期游了景区,看到了很多原生态的景色。今天再去,就不可能看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家界之旅(武陵源风景区)
世界溶洞全能冠军
人间仙境武陵源
中国最美的十大奇洞
迟来八年的张家界之旅
侯忠——湖南七日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