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州风情录-6 潮剧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有《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传统折子戏《扫窗会》、《杨令婆辩十本》、《闹钗》汇聚了传统潮剧的精华,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
潮剧一景  2021.11摄

唐朝

陈政陈元光父子部队将中原音乐、百戏传入泉州潮州漳州。我们可以把开漳圣王陈元光在此治理期间所实施的"乐武治化"的政策,看作是唐代歌舞唐大曲的进入这块区域的主要证据。

宋朝

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潮州早在唐代已经发展为岭南大郡了,宋朝对外联系频繁以及经济繁荣,“岸海介闽,舶通瓯吴及诸蕃国,人物辐集,而又地平土沃,饶鱼盐,以故殷给甲邻郡。”[5]。教育方面上,“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5][注 3]。音乐文化昌盛,“潮之大成乐……他郡所无者。”[5]而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也是很活跃,但历代朝廷官府常以各种名义对其加以干涉,乃至明文禁止。但我们却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戏曲在当时潮州的发展情况。宋代朱熹任职于与潮州同俗同文的漳州时,曾在《劝渝榜》要求:约束城乡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敛掠钱物,装弄傀儡”。其门徒漳州人陈淳(1153-1217年)在其《上傅寺丞论淫戏》提到:“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唱率,号曰'戏头’。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可见当时潮漳地区,演戏蔚然成风。而南戏也已经传到了泉州。

明朝

潮剧在明代嘉靖之前就开始形成。嘉靖十四年(1535年)《广东通志》载:"潮属多以乡音搬演戏文",而嘉靖丙寅年(1566年)用潮州方言写的戏本《荔镜记》,都可以说明用潮州方言演出的戏已占主要地位。潮剧在明代称潮腔、潮调、泉潮腔、泉潮雅调,一名潮音戏,也名白字戏。白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戏谚有:“正字母生白字仔”,是指用潮州话演唱的地方戏,是从中州声韵官话)演唱的正字戏(即正音戏)吸收弋阳腔、地方民间小戏以及小调演变而来,是属于南戏在潮州方言区逐渐衍变的地方化戏曲。在潮安县凤塘出土的宣德七年(1432年)南戏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就是一个正字本渗杂一些潮州方言。

清朝

从清人的笔记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潮剧在清朝盛行的情况。康熙年间潮州“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婆,无日无之”[7]。“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8]。而到了同治年间左右,“潮剧所演传奇,多习南音而操土风,名本地班。观者昼夜忘倦。若唱昆腔,人人厌听,则散去”[9]。可以看出当时在潮州当地人观戏的爱好跟盛况。而到了光绪末年,由于时任潮州总兵的地方权势人物方耀亲属多喜潮剧,在他们的影响下,潮剧的繁荣则到了顶峰时期,时潮州戏班多达200余班。


潮剧一景  2021.11摄

        在潮剧将近500年的发展历史中,截止2007年6月共积累了5000多个剧目。广东潮剧院成立那年(1958年),时并入潮剧院的“源正”、“怡梨”、“三正”、“玉梨”、“赛宝”五个剧团将其所保存的共1280个旧剧本归潮剧院资料室,这些大多是手抄本。到了1962年,潮剧院资料室又聘请了社会人士协助把这些剧本重新整理抄正,去其残本和重复,共得882个,并以此编辑出版了《潮剧剧目纲要》一书。当时上海图书馆音响资料室所保存的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潮剧录音唱片共有232个剧目,其中有110多个是《潮剧剧目纲要》所无的。可以这样说,迄今见到的1949年以前潮剧上演剧目共有1000个左右。

         而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潮汕地区的各类潮剧团演出的剧目当在3000个左右。

潮剧一景  2021.11摄     潮剧在普宁乡村搭建的戏棚演出

潮剧一景  2021.11摄    潮剧里的老生


                      2021.12.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字戏
娱乐视频 | 桃花娘过渡
潮剧
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的白字戏
非遗在身边—潮剧
潮剧全剧《成康登基》潮剧院一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