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梗带来的后果太可怕 想预防一定牢记5点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可致死的严重疾病。发生心梗后,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性,这种情况被称为猝死。
那么,发生心梗后,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发生猝死?是否有预防的方法?
一、心梗后,猝死风险有多大?
20 世纪中期,在发生心梗后的急性期,住院死亡率曾经超过 30%,随着广泛采用监护、开展血运重建治疗(药物溶栓、放支架、搭桥等)后,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有大型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院内死亡率已经从 1994 年的 10.4% 下降至 2006 年的 6.3%[1]。
据国外研究统计,目前心脏病发作后 30 天内的死亡率约为 2%~3%,这里的心脏病发作实际上指的是医学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去除不稳定型心绞痛而仅看心梗的话,心梗后 30 天内的死亡率约为 5%[2]。
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并不相同。据 2010 年法国的数据显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 30 天内的死亡率为 4.4%[3],而另一种类型的心肌梗死即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在发病后短期内的死亡率略低于此。
进一步来看,发生心梗后的 4 年间,有近一半的猝死发生在第 1 年,并且有 1/4 发生在前 3 个月。
如果心梗后的心脏功能较差,超声心动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很低,则出现猝死的风险明显升高[4][5]。
二、心梗后为何可能猝死?
1、出现机械并发症
心肌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心脏局部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心脏破裂、左右心室相通(室间隔穿孔)、负责控制心房与心室间瓣膜开关的乳头肌失灵(乳头肌功能障碍或断裂)等,这些对心脏结构的毁损会导致患者迅速出现心衰、甚至猝死。
2、发生心律失常
心肌的跳动具有严格的节律性。发生心肌缺血时,缺血部位的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心电特性出现了不一致,血流恢复时缺血心肌堆积的一些代谢成分就会冲刷心肌,这些都会引起所谓的心律失常。
心梗后出现的心律失常可以是快速型或者缓慢型,例如早搏、传导阻滞等,严重时会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3、伴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坏死会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供血不足,甚至因此进一步影响心肌供血形成恶性循环。
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时就会出现心力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表现为肺部积液(肺水肿),血液中氧含量下降,患者感觉到憋气、烦躁,甚至意识丧失、猝死。
上述情况的发生不仅与心梗的部位、缺血坏死心肌的面积、从发病到接受治疗血流恢复的时间长短、发病后的心功能状态有关,还与患者本身的基础情况(年龄、基础疾病等)相关。
因此,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者,要接受正规治疗以及监护,以预防猝死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猝死?
预防猝死的首要手段就是,在胸闷、胸痛等心梗的典型症状出现之初,尤其是胸痛严重、不易缓解时,务必尽快就医,以便医生及早实施开通血管的治疗,这样才能把心梗的影响降到最低。
心梗后,无论是否实施了开通血管的治疗(药物溶栓、介入手术、搭桥手术等),医生通常都会建议入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进行监护和救治,时间一般为 1 周。
CCU 通常备有急救专业人员和设备,并且监护设备会对生命体征、血液循环状况进行监护,便于及时发现异常迹象并实施救治。
遵医嘱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他汀类调脂药等,并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接受复查。
听从医生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采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心态平衡等。
伴有心律失常者,有时可能会接受手术放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起搏器,以预防猝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易铁慈医生参与撰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图科普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心肌梗死并发症有哪些?
【心系列68】碎裂 QRS 波群与临床
[CHRS2015]郭继鸿教授主题报告:心律学进展2015
急性心梗后的8大致命并发症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