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人本心理学——让心理学回归哲学怀抱之路

【原创】《后人本心理学——让心理学回归哲学怀抱之路》

 

看到有不少人穿梭于哲学与心理学之间,逐有了写一篇心理学方面文章的心。哲学孕育了所有学科,到后来的一步步分化,这是哲学学科的幸事,也是哲学之不幸。幸运的是各学科的分解精进使得人类视野不断宽广,使得我们的研究可以更加深邃。不幸的是哲学越来越窄,到现在发展到人生哲学、分析哲学甚至沦陷在语言、定义的小圈子里,一些挂着哲学词尾的科技哲学、生命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哲学。。。。也只是划界分明,失去了哲学综合性的天赋。哲学也同时受到这些学科的影响,偏重客观视角,讲求逻辑、辨证、实证、分析、定义,一步步将自身拘束在狭小的空间。

笔者以往一直纳闷为何哲学没有继续“主观个体哲学”深入,后来发现,原来心理学就是关于主观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研究,只是心理学将自己纳入了科学的范畴。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将个体哲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涉及知觉、认识、情绪、人格、行为,后来又从个体发展到群体,涉及人际关系、家庭、健康、教育、社会等方面,同时结合神经科学、医学、生物等,走一条用客观方法探讨主观个体之路。

为何不叫“脑理学”而叫“心理学”?这是因为早期哲学家如帕拉图、亚里斯多德时代,一直认为心脏是个体活动的场所,以至于后来心理学引用了希腊文原意,渐渐使人们习惯了“心理”的说法。直到后来十九世纪,才逐渐认识到人的心理其实是脑部神经的作用。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脑与心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虽然整个学科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却已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

本文所要说的“心理学回归哲学怀抱”就是指最近的“后人本心理学”(又称心理学的第四思潮,或简称第四心理学)。这标志着哲学在困境中迎来了一支解围部队,这只队伍自己从100多年前出走后,又在如今发现其身上的哲学基因,劳师远征之后正回归哲学大本营,并且带回了哲学遗失已久的“主观个体视角”。

最新心理学的回归,为哲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哲学今后的发展重新找回了生机,使我们对日渐衰落的本体、形上、人与自然、永恒等话题可以继续下去,一改拘泥于语言定义的尴尬境地。

心理学的回归,使得曾经深埋我们心中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又重新回到了哲学讨论中,而且还是带着答案回来的。

后人本心理学开创人是肯威尔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他是整体心理学和整体政治学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个佛教徒,评论家称他为在意识进化领域里最重要的思想家美国最为新潮的学院派作家,他是第一个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学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所推崇的一种长青哲学以及梵我一如的境界,这是一种他自己体验到的境界,与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相似,在老庄和佛陀那里,他完成了中西合璧的哲学观。

后人本心理学是长青哲学的发展,二者合二为一成为了心理学回归哲学的桥梁,肯威尔伯对以往偏向神秘主义的超个人心理学进行了扬弃,结合科学知识使得人们对神秘灵修观念得到纠偏,通过对意识的分层、对划界的除蔽,让人们更方便理解人、自我及自然、永恒的本质,为人们理解“天人合一、当下永恒”扫去障碍,为人们认识“道”“空”“上帝”的真相提供了帮助,为人类走入大同共存之路指明了方向。

曾经的心理学从哲学出离后,努力将主观个体的研究转变为客观可度量的科学,现在后人本心理学带着人类心理学精华和宗教思想、心灵修炼、神秘主义中的精髓,回归哲学,用它的心理学优势带动哲学的重生。

由于后人本心理学内容较多,还涉及马斯洛和肯威尔伯等人不同背景、不同时期的众多观点,所以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到《后人本心理吧》继续深入探讨。http://tieba.baidu.com/f?kw=%BA%F3%C8%CB%B1%BE%D0%C4%C0%E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质世界,重视意识的心理学如何以迷人意义博得民心?
科学交响乐心理学乐章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什么是心理学?
奋起立命:从“内化”到“内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